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7日電(記者 蔡國棟、潘瑩)60年前,十多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祖國西北角鑄劍為犁,譜寫我國歷史上屯墾戍邊新篇章﹔新世紀以來,一批批有為青年和西部計劃志願者,懷揣夢想,“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闊天地裡奮發有為。 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副市長李治國,是生在兵團長在兵團的“兵二代”,1998年大學畢業之后,就來到第一師工作。他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內地支邊青年和年輕人自願來到兵團工作,“至少能吃飽,而且還發工資,待遇水平也較高”。 后來由於歷史原因,新疆兵團經歷過被撤和重建的過程。在重建中,兵團不與民爭利,“開荒造地、豐衣足食”,從荒地發展到綠洲,成為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單位。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在中央支持、內地省市援助和新疆兵團推進“三化”建設(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的歷史機遇下,新疆兵團經濟社會保持較快發展,創造和提供的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到兵團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 在新疆兵團第三師45團,記者見到了團委副書記李慶芳,7年前他告別了河南安陽的家人和朋友,以西部志願者的身份來到新疆兵團。“當時也沒想到自己會留下來。”李慶芳說,“主要是團場能夠為想做事、有闖勁的年輕人提供機會。” 老家在重慶的施子富2003年由第八師147團團場招聘而來。如今,他已擔任團場中學團委書記,並和一名扎根團場的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所住的新樓房享受了2.5萬元補貼。 施子富說,團場對青年人才工作十分重視,專門為引進的大學生志願者建起了宿舍,工作上給年輕人提供平台,生活工作各方面充分照顧,因此很多志願者願意扎根新疆兵團,有所作為。 今年是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在新疆兵團實施第12年,在過去的11年裡已有5499名西部計劃志願者和“三支一扶”大學生到兵團志願服務,在結束服務期的3292名志願者中,有1796人留在新疆就業,有1289名志願者在結束服務期后留在了新疆兵團,從志願者變成了一名軍墾戰士。 年輕人總是不乏理想,到了新疆兵團,青春似乎格外激揚。在新疆兵團第一師11團,幾名剛畢業的大學生與記者聊起了他們的“中國夢”。 22歲的張敏洋溢著“革命浪漫主義”,從湖北跨了大半個中國而來,一腔“好青年志在四方”的豪情,為的是在腳踏實地中磨礪自己,實現人生價值﹔譚建常,繼承父輩衣缽,甘願一手拿槍、一手拿鎬,當好新時代的兵團民兵﹔來自甘肅的張同,話語朴實無華,卻胸懷大志,為發揮所學專業,決心為這片土地貢獻青春年華。 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和志願者來到新疆兵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西部基層一線人才短缺的困難,促進了人才資源在東西部之間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新疆兵團副政委劉向鬆說,隨著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和全國對口支援工作的深入實施,新疆兵團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希望廣大有志青年為推動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青春力量。 一個文明、發展和進步的新疆兵團展現在世人面前,吸引了越來越多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才到兵團基層發揮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