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785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他是一个捕捉蜈蚣的能手!” 说起曹老汉来,在曾都区洛阳镇易家湾村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乡村名人,该村的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
今年60余岁的曹世勤老汉是易家湾二组人,自小在山间长大。十分了解蜈蚣的生活习性,因而熟练掌握了捕捉蜈蚣技巧。每年的春夏之交,上山捕捉蜈蚣为他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让乡亲们羡慕。今年四月以来,曹老汉全家四口人每天白天休息,晚上捕捉蜈蚣,一条蜈蚣2块3角,一个多月全家人齐心协力已挣了万余元,在乡间成为美谈。
蜈蚣俗称“天龙”,又名“百足虫”,是常用的动物类中药材.据史料记载,随州地区,出产的蜈蚣体态肥大,头呈桔红色,故称“金头蜈蚣”.其功能药效可主治 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特别对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效果显著.
洛阳镇地处大洪山北麓,山峻岭奇,谷深林幽,自古以来就盛产金头蜈蚣。每年清明时节,蛰伏于深土层的蜈蚣,就开始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地从地里爬出来,舒活筋骨,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美食,这就给精明的山里人提供了“捡钱”的营生。一个眼疾手快的人,一晚上照几百条是常事儿,照一季收入上万元也不是稀奇。
据初步统计,我市每年有十万人上山捕捉蜈蚣,捕捉量保持在2000万条以上。这么大的捕捉量,会不会让蜈蚣“断子绝孙”呢?熟悉蜈蚣习性的老农们肯定地说,“不会!”村民们为保持蜈蚣的“人丁兴旺”可持续发展,很注重捕捉方式,在捕捉过程中,养成“捕大放小”的习惯,让大量幼小蜈蚣得以幸存,更利于蜈蚣的生长繁衍。并且收购蜈蚣的药商也自发地形成不成文规矩:小于7厘米的坚决拒收,以确保来年可捕可收,维持生态平衡,避免资源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