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2588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在上班和上香之间,他们选择了“上夜校”
曾都区涢水街道 冯雨欣
不是兴趣班上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价比,最近年轻人“下完班上夜校”的夜生活方式在社交平台“出圈”。夜校并非新兴事物,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工人夜校,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掀起了一波夜校的开办热潮,而当下夜校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提供继续教育的学习模式,现在的夜校更像是新型的市民兴趣班。
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呈现着“两头热中间冷”的整体态势,未成年人有少年宫,老年人有老年大学,但介于二者中间的青壮年人却被忽略了,如果想学点什么只能依靠市场上少量的教学机构,夜校的出现,填充了这个社会空白,为年轻人培养兴趣爱好,获得知识与技能提供了理想场所。没了校园时期应试教育的学习压力,不用担心考试,让上夜校成为自己陶冶情操、拓展交友圈、排解工作生活压力的一种新放松选择。正如近来社交媒体上流行“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的说法,年轻人成年后自己做自己的“父母”,好好“养自己一次”。
相比于外面动辄几百块钱一节的培训课程,建立在年轻人喜好基础上的夜校课程价格亲民、内容丰富也是“夜校热”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上海市民夜校为例,12次课仅需500元,课程内容既涵盖非洲鼓、汉服舞、花艺等艺术门类,也涉及PPT制作、iPad插画、手机摄影等实用课程,满足了年轻人多元化需求,如此高性价的课程让夜校成为年轻人首选的学习场所。
夜校给了年轻人新生活方式选择,让大家暂时“逃离”工作生活的压力,在纯粹的学习中重拾兴趣爱好,感受文化的力量和生活的多彩。年轻人掀起的“夜校热”,不论是学习艺术陶冶情操,还是学习技能增强本领,都代表了年轻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发挥了带头作用,有利于在社会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2023年8月30日,教育部印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中提到,各地要以促进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将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度融入城市发展。夜校的出现恰恰响应了这个号召,推动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吸引和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沉浸式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成人夜校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为夜校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企业、民间艺术团、专业院校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保障夜校办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搭建“互联网+夜校”平台,提供数字化教育内容,创设全民学习的环境。多措并举促进夜校提质增效,助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让夜校不仅“出圈”更要“四季常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