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3858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图说:吴祖树(左一)与来果园参观的嘉宾合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这话搁在随县华宝山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祖树身上就不灵验了。2006年,35岁的吴祖树一心想创业,他把目光聚焦在了全新且陌生的领域——油桃种植上。9年时间过去了,不仅原本荒芜的华宝山成了一片绿油油的果园,华宝山水果还走出了随县、在全省创出了品牌。在他的带领下,当地村民也走上了致富之路,由他组建的随县华宝山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9000万元。
与桃结缘
而立之年返乡种油桃
1971年出生在随州的吴祖树幼年家贫,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兄妹七人自小相依为命。1988年,吴祖树高中毕业后在外打过工、经营过建材生意,几年时间下来,一家人过上了安稳的小日子。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唐镇已经有了不少油桃种植户,颇具经营头脑的吴祖树成了一名油桃经纪人,做起了油桃销售的生意。“当时唐镇产的油桃主要销往随州本地市场,可本土市场毕竟有限,种桃的人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饱和,价格卖不起来不说,不少桃子卖不出去大批的烂在了田里。”吴祖树就想,既然本地市场趋于饱和,为什么不能把油桃卖到外地去?于是,他背着行囊开始在全国各地四处奔波,这一趟的辛苦没有白费,为果农们跑来了黑龙江、广州等全国各地的客商。
渐渐地,油桃的销路再也不用愁了。后来,看到别人都建起了油桃基地,吴祖树也萌发了修建自己的油桃基地的想法。说干就干,2007年,他承包荒山980亩,对其中的500亩进行开挖改造,在原本荒芜的华宝山上种起了油桃。“刚开始时困难重重,犹豫过,徘徊过,也曾陷入低谷,最困难的时候由于资金链条中断,身上仅剩下5块钱。我庆幸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又站起来回到了我的油桃事业中来。”回忆起创业之初的经历,吴祖树记忆犹新。
连日奔波
抱团闯市场带富众乡亲
2009年,吴祖树成立了随县华宝山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统一品种、技术、农业投入品配送,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短短几年间,吴祖树组建的合作社网络农民会员2000余人。
与此同时,几年从事水果销售生意的经历,让吴祖树深深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为了引进油桃种植技术,吴祖树自费聘请省内外专家给合作社的会员讲授水果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带领当地农民走科技兴果、科技致富之路。他还主动与高端院校接洽,研习早熟水果种植技术,使基地所有脱毒果树抗寒性强、苗壮、枝干粗、长势旺,产量比一般商品果高40%,产品绿色环保。
不仅如此,吴祖树常年聘请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国怀、省农科院教授何华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仵生辉等专家顾问,用信息化的方式为华宝山打造“长梢修剪”“密植栽培、主杆螺旋形修剪”等多种新型栽培模式。这些新技术不仅使华宝山的桃园亩增产千元以上,还在提高桃树抗逆性、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加鲜果着色度、增进果实品质等方面效果显著。
都说“拨开云雾见青天”,历经坎坷、曲折,随县华宝山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渐渐形成以唐镇华宝山、水府庙村为中心,辐射带动随县周边18个乡镇、40多个村的水果产业发展的专业型合作社,并成为鄂北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和产品销售中心。合作社现有水果栽培面积4.5万亩,水果年产量21万吨,年产值9000万元。
变“废”为宝
荒山上种出“绿色银行”
在水果销售的过程中,精品桃越卖越贵,动辄几十元,而低端桃市场空间越来越窄,吴祖树就带领合作社的会员以品牌为核心的区域化专业生产基地,建立了高质量、高效益的栽培模式。“我们还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厅、市县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开展了‘水果新品种区域试验、农药试验、生物菌试验、大棚生产试验、新品种繁育及贮藏试验’等多项30余次试验示范工作,成功总结并推广了‘大冠稀植、长稍修剪、生草沃土’省力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中起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效成果。这项技术不仅是全省首创,居全省领先水平,在随州连续推广四年,累积推广面积5000余亩,为本地果农增收6000余万元。”吴祖树说。
短短几年里,吴祖树头顶上多了不少荣誉和光环,2013年被湖北省农业厅评为“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称号;2014年被省人社厅授予“农村实用拨尖人才”荣誉称号;2015年被随州市政府授予“创业青年”荣誉称号……“油桃不仅是我自己的事业,也是我们华宝人共同的事业,下一步,我想抓好水果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打开更大的市场,走科技兴果、科技致富之路,让油桃产业真正成为我们华宝人致富的‘绿色银行’。”对于合作社的未来,吴祖树信心十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