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1|回复: 0
收起左侧

——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英勇御敌的抗日将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7 1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英勇御敌的抗日将士
                              
    由殷店镇区向西,行二十四里,改乘船由封江之尾里行十分钟,现一山,山上有一墓,墓前立一碑;其山名为桥头山,其墓为万人坑墓,其碑为“白骨忠魂”碑。
    此碑我早有所闻,但直到2006年的9月,为寻找日军入侵我镇尚存于世的目击者,我开始了细致的走访之旅。万人坑和“白骨忠魂”墓,作为我地保存尚好且众人皆知的“物证”之一,自然成为我走访的首选。
    万人坑墓依山傍水,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深而茂密,是否是因为勇士的尸骨而使这里的土地异常肥沃,还是因为人迹罕至,而使这里保持着原始的生态,我不得而知。整座墓为圆形,直径约五米,高一米,其顶部已是蒿草丛生,墓的正前方,立着一块石碑,“白骨忠魂”四个字隐约可见,由于长期的风雨剥蚀,上面长满了石斑,两边的小字有的已模糊不清,经当地人及我们的仔细辨认,其碑文如下:
    “大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仲夏五月,雪中率领八十九师健儿转战随枣,屡挫敌锋,先以刘家河附近前后姜之役损我官兵之忠勇善战,一时气凌山河声振天地,将敌方水口真雄全部聚而歼之,而我将士亦作壮烈之牺牲成仁于阵地,呜呼诸君之死死得其所,诸君之功功在党国,兹为追念忠烈安奉英灵受晋忠骸于桥头山之阳,并记具事于碑俾与日月同其光辉焉”——陆军第十三军长张雪中 敬立。
    从碑中看出,张雪中部第八十九师在随枣战役中与日军屡次交火,并挫其锋,最后与水口真雄的部队同归于尽。翻开《随州文史资料》及《抗战回忆录》,里面有1939年秋天的随枣战役的记载,也即“民国28年仲夏5月”的战事的记载,但对“刘家河附近前后姜之役”并未提及,对有如此翔实碑文为资料的抗日战争史,史料中未有,这更加激起了我要了解这场战事相关因果的欲望。
    当时的敌我双方死伤多少人?此碑立于战时还是战后?为什么叫“白骨忠魂”?这些问题萦绕在我的脑际。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尚存于世的几位当地老人。
    谢某,1932年生,问到当时的情形,老人唏嘘不已,“那可真是惨啊!听说日本人来了,我们全村的人都逃,逃到狮子口一带躲避,枪炮声响了两天两夜,后来慢慢听不到了,估计仗已打完,便随着大人们往家跑,从九里岗(现人和村至黄土冲村)下来,全部是死难者的尸体,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尸体横七竖八,有的还摞在一起,地上的草和土都让血给染黑了......”
    黄某,当时八岁,据他回忆,他家里住着一个医官和一个首长,在他们将要撤走的时候,医官说,你们赶紧逃吧,前面快抵挡不住了,日本人马上就要过来了。他们于是出去避了三天,回来时尸横遍野,村子里只有零散的国军。一月后,来了一支队伍,听说是张雪中尚存的旧部,他们在村子里找筐子和篓子,捡那些腐烂了的尸骨,因为太多,每个人身上只捡一根。然后在桥头山挖了一个大坑,这坑有一丈多深,一丈多大(直径),将那些骨头像码劈柴一样一直码起来,可见死难之众。老人告诉我,埋尸骨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这些都是他亲眼所见。
    从几位老人的叙述中,可以想像当时的战斗是何等的悲壮,何等之惨烈!一个师,与敌寇激战两天两夜,然后战死疆场!真是惊天地,泣鬼神!我知道了此碑并非立于战时,也非战后,而是在张雪中师长在升任第十三军军长以后,他是以这样一种心情来“追念忠烈安奉英灵”?从而也知道了此碑为什么取名为“白骨忠魂”碑,可我不知道第八十九师究竟受到几路日军的攻击而遭此厄运,回来后我想从互联网或有关资料上查询,可惜没有记载,我更不敢妄加推测。
    但此段历史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记忆是不可磨灭的,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证是任何时候都毁灭不了的!今天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我无意中走进这段厚重的历史并以文字记之,是希望人们能够记住这些人,这块碑,这场战争,也希望随州抗日史中能够有这悲壮而伟大的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