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487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随县论坛讯 □屈旌
为惩罚上课嗑瓜子的学生,湖南娄底卫校一班主任自费买一堆瓜子,让他们到走廊上嗑个够。11月29日,事件在网络传开后,“小伙伴们”都表示,被这种霸气的惩罚惊呆了。事发后,娄底卫校展开调查。“瓜子”老师承认自己“方法欠妥,值得商榷”。截至发稿时,因周末学生大多不在学校,还未及向被惩罚的学生致歉。
学生上课吃瓜子,违反了课堂纪律,老师就想了个点子,让他们嗑到烦,免得上课那么馋。这还真的只是件堪称“校园一角”的小事。但是,由于这教育方法比较新颖,加上“自费”、“嗑个够”、“有钱就是任性”之类醒目、流行的字眼,再配一张学生集体低头走廊嗑瓜子的图片,立刻就具备了成为网络热点的条件。而任何事,一旦成为热点,被网友说来道去,就很容易被放大。
就拿这个“瓜子”事件来说,虽然让学生旷课嗑瓜子的确有些不妥,坐在走廊上感觉也有些怪怪的,但被惩罚的学生并无怨言。如果可以警醒学生们,让他们上课能专心、不吃零食,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怎么就到了要启动调查,还要向学生致歉的程度呢?
教育本就是个复杂工程,对于青春期顽劣、敏感的学生,打骂当然是违规的,就算批评两句,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也让“如何教书”成了一门最具争议性的学问。方法太死板,会被说损害学生想象力;点子太创新,又会被质疑不顾应试实际。人们期待着教育变得自由、灵动,但又有更多人谨慎地,甚至苛求地丈量其每一步,不允许丝毫偏差。这种吹毛求疵的矛盾心理,无论是对于教育整体发展,还是对于学生个体的塑造,其实并无益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于“罚嗑瓜子”这样富有创意,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惩戒性教育,不应该一味地挑刺和指责,而应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如果说,老师应该为某些细节上的不妥,向学生道歉的话,学生难道不应该为了违反课堂纪律,不尊重老师的劳动,而先道个歉吗?再说了,真正良好的、能够互相信任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何必搞些道歉来道歉去的形式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