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297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肃反”这两个字喜欢历史的人应该不陌生,但对它的理解估计会有些片面,因为今天大多数媒体报道的“肃反”故事都是反面的,确实,抗日战争之前共产党领导的的红军部队进行了多次,不同规模的“肃反”。同样“肃反”也给部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张国焘毛泽东等人当年发动“肃反”真的像现在好多人理解的那样,是清除异己吗?当然不是了:
1933年在四川旺苍县召开的木门会议讨论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军队内部的“肃反”问题。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川陕根据地的肃反工作包括镇压社会上的反革命分子和机关内部的肃反,这项工作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张国焘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政策,使肃反扩大化,对革命造成了很大损失。红军进入川北后,一些被红军击溃的军阀散兵隐藏在苏区的山林里,同地方反动武装扰乱苏区后方,甚至勾结反动会道门进行叛乱;一些地主分子趁红军初到对地主情况不熟想方设法混入苏维埃政权中,待机进行破坏活动。为了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川陕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从部队抽调老干部组成川陕省保卫局,各县也成立了县保卫局,家里了保卫团、营、连或队,随即开始了肃反工作。川陕省保卫局由曾传六任局长,丁武选任副局长,秘书长寇庆炎,保卫科郑训纲,还设有一团人的保卫队和执行科、看守所、侦察科(特务队)。红军的师政治部有政务科,在政治部主任和政治委员领导之下,专门进行保卫工作。在肃反中,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提出“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政策,发动群众对土匪进行政治瓦解。为了严密防范反革命分子进行活动,根据地内各处设有哨点,五里一岗,十里一哨,各关口、要隘和通衢大道都有赤卫队员或儿童团员检查路条,没有苏维埃政府发的路条,就不放行,有效的防止了反革命分子进行活动和潜逃。经过根据地军民的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到1933年6月,根据地中心区的匪患基本肃清。这也许就是当年“肃反”最大的功绩,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当时进行“肃反”确实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在社会肃反的同时,张国焘又下令在机关和部队进行肃反。关于红四方面军内部的“肃反”有必要追述到鄂豫皖苏区的时候。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新成立的中央政治局决定向各地派遣中央代表、代表机关和领导干部,以“肃清立三路线”,1931 年3月10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在鄂豫皖苏区成立中央分局,代表中央统一领导长江以北苏区和白区党的全部工作,由中央宣传部长沈泽民出任书记。沈泽民、张琴秋夫妇于22日到达皖西苏区,月底抵达金家寨。在沈泽民出发后,张国焘自告奋勇去鄂豫皖工作,得到中央政治局中占多数的王明等人的支持,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派张国焘代替沈泽民,沈泽民则改任即将成立的鄂豫皖省委书记。4月9日,在鄂豫边苏区的南部,时任黄安高桥区委书记兼苏维埃主席的、二十二岁的李先念接待了两个来自中央的“大人物”,他们是几天前由上海经武汉辗转进入苏区,由黄安独立团特务队护送来的张国焘和陈昌浩。张国焘是新来的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军委主席,陈昌浩是中央派任的鄂豫皖苏区少共中央局书记。4月13日,李先念派的人把他们送到了鄂豫皖特委所在地七里坪,与苏区负责人郭述申、王平章、郑位三会面。张国焘带着比“立三路线”还要“左倾”的四中全会路线,带着宁“左”勿右的心态来到鄂豫皖苏区,加上更加“左倾”的沈泽民和陈昌浩两人,以曾中生为代表的、以六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鄂豫皖苏区的大好局面结束了,大别山红色根据地的历史,便与张国焘的历史纠缠在一起,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张国焘、陈昌浩到达鄂豫皖苏区前,由于沈泽民进入皖西后对苏区工作大加批评,首先引起了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和红十二师师长许继慎的不满,4 月下旬,张国焘随红四军东征皖西来到金家寨后,许继慎派人告发沈泽民,张国焘在矛盾双方外处在了非常有利的仲裁人位置上。5月12日,鄂豫皖特委会议在新集召开,张国焘宣布撤销鄂豫皖特委,成立鄂豫皖中央分局,中央分局由张国焘、陈昌浩、沈泽民、曾中生、王平章、蔡申熙、舒传贤、邝继勋等十一名正式委员和十五名候补委员组成,张国焘任书记;改组鄂豫皖特区军委,张国焘、曾中生、邝继勋、徐向前、郑行瑞、沈泽民、陈昌浩七人为委员,张国焘任主席,曾中生、邝继勋任副主席。另设军委皖西分会,许继慎任主席;改组红四军,曾中生任政委,曾在莫斯科反对过王明的原红四军政委余笃三任红十一师政委,军参谋长徐向前调任新组建的红十三师师长,在双桥镇负伤致残的蔡申熙任军委下属的彭杨军政干校校长;成立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陈昌浩任书记。6月28-30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在新集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在会上猛烈指责以曾中生为首的原鄂豫皖特委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指责特区各级苏维埃 “包藏许多富农分子、地主豪绅”,“一切建立改组无从谈起”;指责红四军“无所谓红军的领导”,免去了红四军军长邝继勋,由徐向前接任。会议号召苏区党和红军同“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决定对苏区党政军群领导机关进行全面的“布尔什维克的改造”。会后,全苏区八个中心县委书记被换掉了七个,除曾中生外,苏区初创时期的功臣徐朋人、舒传贤、陈定侯等分别受到批判,徐朋人被开除党籍。分局还决定在原有的十一名委员中组成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周纯全、高敬亭、王平章、郭述申等七人的常委会,实际上剥夺了鄂豫皖特委书记和军委主席曾中生和邝继勋、蔡申熙、舒传贤参与决策的权力。新集会议否定了鄂豫皖苏区过去的土改政策和成果,要求红军采取“坚决进攻策略”,同时为党和红军规定了“十件大事”,其中要求“改造红军的成分”,“淘汰富农和地主豪绅分子”,“加紧肃反工作,消灭改组派、第三党和取消派”,会后张国焘即开始在鄂豫皖苏区大规模“肃反”。7月,《肃反决议案》通过,原苏区政治保卫局被改造和更名为“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总局”,苏区所属各县成立分局,作为专门的“肃反”机构,开始了大规模的肃反。9月16日,陈昌浩在皖西麻埠以中央分局和军委的名义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宣布了撤销曾中生红四军政委职务、由陈昌浩担任职务的命令。10月,张国焘以中央分局名义召开会议对曾中生进行批判。至1932 年1月10日,鄂豫皖省第一次党代会在新集召开,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省委员会,沈泽民担任书记。至此,张国焘按照自己的想法并经中央批准总产量鄂豫皖党政军群机构,,张国焘成了最高的制仲裁者、决策者和监督者,而以曾中生、邝继勋、许继慎为代表的一大批苏区创建者在思想、感情、斗争策略上与张国焘开始了激烈的冲突。(本博客所有内容均经过博主福宁客精心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