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00万开房数据”的文件在互联网上被疯狂下载所引发的隐私危机,如今已经演变成一场信任危机。就在近日,沪上一高校女老师在谈婚论嫁前夕,也下载了该数据库,查询发现未婚夫的多次开房记录,一番纠结后终提出分手。(11月29日新闻晨报) “开房数据库”,确实是我们当下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方面,开房记录本来就涉及个人的隐私。这样的隐私资料,放在网上被人随意查询,总觉得心里很别扭,引起社会争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另一方面,通过“开房数据库”,人们能发现什么呢?恐怕这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对于“开房数据”文件,很多人很赞同。因为这也是了解一个人的信息手段。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闪婚”,如果对对方的人品、性格根本不了解,这种婚姻大多不会持久。而“开房数据”的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他的生活作风,以及对感情的专一程度。对此,笔者不能苟同。 首先,“开房数据”多,并不能说明什么。拿笔者身边的朋友来说,他们有的负责客户拜访工作,经常到外省出差。有时候,凌晨下火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一个钟点房休息几个小时,是很平常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仅仅从开房记录的多少来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和对感情的忠贞,显然有失公平,反而对社会是一种误导。 其次,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一个人。“开房数据”查到的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未来。进一步说,即使没有开房记录,我们也不能说明一个人没有问题。一个网友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她认为,既然你认可了他的现在,也应该接受他的过去,查开房记录这种事情,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自找没趣”。 其实,情侣之间也好,夫妻之间也罢,最重要的是一种信任。有的家庭夫妻结婚之后,妻子管得很严,丈夫的电话,每日的行踪,平时的花销尽在妻子的掌握之下。可是,这样的监控真的“保险(放心保)”吗?恐怕未必。因为一个人精神上的出轨,是任何外界因素也防范不了的。 应该承认,“2000万开房数据”的文件在互联网上被疯狂下载,有很大的炒作成分,过分夸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所以,笔者认为,对于“20000万开房数据”,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维,没有必要盲目追捧。或许,你跟风去做了,反而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烦恼。这,又何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