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2588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一河两岸
60年代随州全貌
80年代随州老火车站
随州博物馆
文化公园
国能长源电厂
专汽之都
炎帝故里
编钟乐舞
城市综合体
本版摄影:李文军 徐斌 冯刚 高建新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最能见证75年辉煌成就的,非一座城市的变迁莫属。75年来,随州城历经沧桑,在保护中发展,既彰显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又不失现代都市的秀美。今日,《随州日报》推出3篇随州城市发展变迁观察报道,记录随州75年的“城”长记,以飨读者。
琵琶古城记录千年建城史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冯家园
随州,春秋战国时期的曾(随)国所在地,史称“汉东之国随为大”,立国建都700余年。
3000多年前,随州城在此建立。历朝历代,风雨沧桑,土城、青城、护城河……随州城渐渐形成如今的琵琶形状。
新中国成立后,这座琵琶古城扩大、变高、显美,实现了华丽的蝶变。
市如银杏城如斗,半边山水半边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指引着随州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古城见证历史兴衰
随州何时有的城池?已无从考证。
清同治八年《随州志》记载,随州城在随城山北七里,涢水绕其南,即为魏周以来故址,自是废兴不可考。
但考古发现,公元前1000年左右,周成王分封天下,封功臣南宫括到随州,建立曾国,在此建都立城。
据历史考证,曾(随)国绵延700余年。之后,从秦朝开始,随州建制虽然变迁频繁,但大部分时期或设郡、州,或置专署,城池自然存在。
记载显示,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随州守御镇抚李富在旧土城的基础上建设砖城,城周625丈,约2000多米。
后来,随州城多次重建,城池也越来越大,门楼也越来越多,霖雨门、玉波门、近圣门、聚奎门等沿用至今。
到清同治四年,随州城已形成内青城、外土城的格局,城周已有1400丈,约4600多米。
随着时间的流逝,土城、青城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草店子街中段的土城和神农公园的古城墙,向我们诉说着随州城的兴衰故事。
一年三次解放随县城
历经洗礼,随州迎来它兴盛的起点。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扫清开辟洪山、鄂中地区的障碍,江汉军区决定解放随县城。
1月5日,江汉独立旅在军区司令员张才千、旅长吴世安的率领下,向随县城进发。
当时,国民党湖北省政府派900多人驻守随县城,同时调集随县保警大队等人,总兵力有2000多人。
为了削弱城内兵力,独立旅采取引蛇出洞的办法,吸引一部分国民党兵力到安居镇进行歼灭。
1月7日下午6时,总攻开始了。独立旅三团迅速炸开北门,战士们冲入青城内,与敌展开巷战。
二团掩护爆破组炸塌了东门城楼,二营突击队迅速冲入土城,顺城墙向纵深突进。一营、三营根据安排分兵进行追击,向敌总指挥部逼近。
经过4个小时战斗,攻城部队占领敌军老巢福音堂,并生擒两名国民党少将,共毙、伤、俘敌官兵1400多人。
至此,随县城宣告解放。
然,5月,国民党军队又占领随县城。6月4日,江汉独立旅收复随县城。
10月17日,国民党军整编85师一部占据县城。18日,解放军再次击溃国民党军,第三次解放随县城。
12月底,随县境内国民党军全部肃清,彻底迎来解放的春天。
由县到市引随州蝶变
随县解放,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社会经济随之迎来全新发展。
随县是农业大县,解放前,每年通过水道运往武汉的粮食就有7000万斤。
解放后,随县人民创新求索,克难奋进,推动了“麦稻两熟”高产技术、农田水利建设和吨粮市建设等改革,农业快速发展。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随州组织5个车队,日运大米10万公斤,支援武汉和北京。此举受到党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
上世纪60年代初,随县经济地位在全国、全省都颇具影响。
各乡镇根据自身优势,各显神通,发展特色产业,罐头、蜜枣、香菇等发展成势。
省机械工业厅投资建起了湖北油泵油嘴厂,武汉长江配件厂在北郊建成拖车车间,之后齿轮厂、插秧机厂、气刹厂 、机床厂、避雷器厂等纷纷落地,带动随县从农业县向工业化城市的转变。
当然,县城也快速发展。
随县档案局退休干部程卫国回忆,随县县城以解放路、烈山大道等为中心,向四方拓展。青年路建起了棉纺厂,交通大道有了火车站,西边㵐水一桥、涢水一桥连通了南郊与随南乡镇。
特别是1958年,随州老火车站开工建设。到1966年,汉丹铁路全线通车,提速了随州的发展。
县城扩大,人口增多,县域经济持续增强。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原随县城关镇和北郊公社为基础,设立随州市,与随县并存。随州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
回望历史,特别是随州解放后,随州在人民群众的手中由弱变强,城市由小变大、变美,满路欢歌。
产城融合激发新动能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流
中心城区“九纵十二横”的城市路网逐步完善,拉开了城市“骨架”;
30公里专汽长廊,正聚链成群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挺起了城市“脊梁”;
万达广场、吾悦广场、中心医院文帝院区、白云湖学校、编钟学校等纷纷落地,城市配套趋于平衡,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蓬勃发展的新城,焕新蝶变的老城。地级随州市成立以来,我市坚持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产聚人,形成新城、老城竞相发展的蓬勃状态,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优化空间形态,推动城市布局集中
2000年,地级随州市成立后,在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上,从2000版城市总规的“一城四片,组团布局”,调整为2009版总规的“东拓、西抑、南控、北调”,再到2016版总规的“东进、西优、南拓、北调”。
2022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全局使命。2023年,省委再次为随州发展把脉问诊,要求随州在做实基础、做强品牌上下功夫,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思路清,方向明。随州城市格局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汉十高速建成通车,打开了随州“南大门”。府河大桥连通两岸,政务中心、碧桂园等项目先后落地。
2009年,汉丹铁路东移,新火车站投入使用,随州进入“动车时代”,城市建设翻开新的一页。
2024年,㵐水河东岸至随县生态景观带建设基本成型,“一河两岸”风光带向北延伸15公里,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紧锣密鼓。“半边山水半边城”生态格局逐步显现。
西优、北调,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产业发展,城西、城北片区建设也各显特色。
近年来,我市优化构建“一主城+三片区”功能及空间格局,统筹推进老城提升微更新、花溪扩容提品质、城南新核提能级、南北联动优布局,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产业集聚功能不断增强。
壮大主导产业,推动城市产业集聚
城无产不兴,产无城不立。城市和产业互促共荣,产业与城市良性互动,是一座城市向上发展的动能所在。
作为“中国专汽之都”,随州拥有30公里的专汽长廊,是全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区域集中度最高的产业基地,专用车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5.2%。
1978年,杨新美教授在三里岗镇杨家棚村播下了人工栽培椴木香菇的星星之火,40多年来,随州香菇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撑起了30多万菇农菇商的勤劳致富梦。
地级随州市成立的20余年间,随州依托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先后建成炎帝神农故里、西游记公园、银杏谷、徐家河等一大批文旅项目,游客人数年年攀升。
随着时代变迁,随州特色优势产业开始全面转型升级——
专汽方面,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紧盯新能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对接“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建设,以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为突破,加快转型升级;
农产品加工方面,从早年零散种植,到基地生产、出口创汇、科技研发、精深加工、三产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不断延“链”强“链”、产业形态不断升级演进的转型之路;
文旅方面,以“神韵随州 一见钟情”为主线,全力打造区域功能完备、消费业态丰富、辐射带动显著的五大“休闲度假区”,“休闲度假到随州”文旅IP越擦越亮。
同时,我市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风光发电、专用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耦合、链接市场资源,推动风电、光电、锂电、氢能等“多头并进”,构建起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相关装备组件为“四梁八柱”的新能产业格局。
园区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当前,我市正推动重点产业向园区集聚,各地产业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青春化工工业园、氢能产业示范园、软体新材料产业园等正快速成型。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在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随州正蓄势起飞,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无限潜力。
加快功能集成,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初秋时分,风和日丽,点缀在闹市区的数十个口袋公园吸引不少市民休闲健身,乐享“慢生活”。
产城融合之路充满活力,人的就业与居住相得益彰。
路网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骨骼”。地级随州市成立之后,汉十、随岳、麻竹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汉丹铁路改造东移、新建汉十高铁及随州南站,构筑起对外交通的“大跑道”。城市内部路网也更加丰富多元,“九纵十二横”骨架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当下,随信高速正抓紧建设,随信高铁等交通要道正在谋划,未来,北外环、中环路等将启动,裕民大道、汉东东路延伸段等城市“断头路”也将打通,城区“30分钟通勤圈”指日可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短板弱项。我市着力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持续加大教育基建投入,改造扩建提升原有学校,推进新校区建设,城东新区季梁学校、城南新区白云湖学校、随州市鹿鹤学校等先后投入使用;不断完善医疗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心医院文帝院区、中医医院涢水院区等投入使用;产业园区,人才公寓、实训基地、科创平台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多年来,我市不断加紧城市更新改造,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惠及10余万群众;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生态宜居,先后建成了神农公园、文化公园、回龙寺公园、滨湖体育公园等近20个城市公园广场;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建6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3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产业兴、环境美、人民乐,多年的厚积薄发,正在随州描绘出一幅产城融合发展的未来画卷。
以文塑城彰显城市特质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琴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如此赞美随州。
南北交汇,山川形胜,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让多元文化在此汇聚融合,孕育出炎帝文化、曾随文化、编钟文化、礼乐文化等特质文化,成为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厚重、最绚烂的底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州城市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史,文化资源挖掘不断深入、文化名片持续张扬、文化基因愈加彰显。以文塑城,让“神韵随州 一见钟情”深入人心。
深入挖掘特质文化
“炎帝文化作为长江文明的源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基点,奠定了中华内陆文化发展的大致走向;曾侯乙编钟是中国先秦礼乐文明的实证,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巅峰之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在炎帝神农、曾随文化高端论坛上如是说。
在随州,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走过的路都是历史——
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诞生于此,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启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改革开放后,随州修建了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九龙山上,明万历年间随州知州杨存愚所立的“炎帝神农氏遗址”石碑,历经风雨沧桑依然挺立山巅。
丰富的文化遗存是随州作为文化大市的底气。《随州市志(1979—2000)》记载,1957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期间,随州(随县)先后有西花园、莲花寺、冷皮垭、赵家庙、点将台等遗址被发现、发掘。
1978年夏,随州南郊擂鼓墩之东,沉睡2400多年的曾侯乙墓横空出世,出土青铜、金、玉、漆、木、竹等器15404件,各种铭文万余字。特别是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代表着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巅峰。
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两张世界级文化名片彰显了文化随州的厚度。继1991年成为省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随州于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随州境内被发现的各类文物点不足800处。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大量埋藏在地下和隐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文物遗迹被发现。目前,随州市登录在册不可移动文物1966处,其中古遗址566处、古墓葬808处、古建筑446处、石窟寺及石刻3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14处。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31处、179处,湖北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3处。
我市持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今年8月成立随州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聘请彭林、熊召政等一批知名学者为文化顾问,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见性发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彰显“精神之源、精典之都、精美之器、精致之治”的礼乐文化特质。
持续擦亮文化品牌
“人生难得几春秋,休闲度假到随州。”这个秋天,“一季三会四赛”活动让随州赚足流量。神韵随州之旅、寻根祈福之旅、编钟古乐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
文化是随州最大的魅力所在。
炎帝故里风景名胜区内,高95尺的全球最高炎帝大像,手捧麦穗,巍峨矗立。每年农历4月26日,世界各地华人华侨远渡重洋来此谒祖寻根。
为了纪念华夏始祖、弘扬民族精神,随州于1988年开始修复厉山炎帝神农故居,至1990年,九龙山修复建成神农故居及文化广场,神农像、神农牌坊、神农桥等20多处纪念性建筑。1991年在厉山镇举行了炎帝神农氏生辰庆典活动。1992年,李先念亲笔题写“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1993年首届湖北神农节被列入全省五大节庆之一。
持续擦亮炎帝神农文化名片,2009年,我市高标准规划建设炎帝故里景区,国家有关部委和湖北省政府连续16年在此高规格联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影响。如今,提起随州,人们就想到寻根节,想到炎帝故里。
近年来,2400多岁的曾侯乙编钟频频火爆出圈,作为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巅峰的代表,不断释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着礼乐文明的传承。
回望历史,精彩重现。1978年8月1日建军节,曾侯乙编钟成功奏响了《东方红》;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上,一首《交响曲1997:天地人》奏出泱泱大国气度;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场合中,曾侯乙编钟跨越千年,震撼寰宇。
1988年,我市成立曾侯乙编钟乐团。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件古乐器仿制品同台,八音和鸣重奏千古绝响。据不完全统计,曾侯乙编钟复制件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6亿多人通过各种途径领略了《编钟乐舞》视觉盛宴。
炎帝神农、曾侯乙编钟是当之无愧的城市“代言人”和“金名片”。为进一步放大文化品牌影响力,市委、市政府将炎帝故里、随州博物馆、曾侯乙墓遗址3个景区联合打造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8月底已通过全省初评。
“曾随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曾侯乙编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曾侯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炎帝祭典、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州文化品牌愈彰、影响愈深。
拓展城市文化内涵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随州始终坚持“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传承特质文化,彰显城市魅力。
1994年,在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后,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于1996年正式通过实施。划定2.5平方千米的擂鼓墩文物保护区,分级加以保护,逐步开发建设,满足旅游发展需要;疏通、整治、绿化护城河,恢复部分古城墙和名胜古迹,再现古城风貌。
涵养城市文脉,建设神韵随州,夯实文化底蕴。市委、市政府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先后建设神农公园、文化公园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公园内,神农坛、季梁雕塑、盛世同庆尊盘、隋文化浮雕等景点,体现了文化与山水的巧妙融合;乐都旋风、炎帝神农像等城市雕塑,一湖两岸编钟乐舞等墙面浮雕,诠释着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了城市建设档次和城市品味……
行在随州城区,随处可见以“炎帝”“神农”“烈山”“编钟”“鹿鹤”“舜井”等带有随州历史文化符号的餐饮酒店、旅行社等商贸机构,以及道路、公园等公共设施,凸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近年来,我市实施花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一体传承文化基因、打造文化印象、厚植文化情怀,把文化自信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把文化魅力体现在城市建设各方面。
我市颁布实施《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入选住建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第一批清单。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工程项目,获批2.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修编《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立保护项目清单。高标准建设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具有曾随文化特色的城市“新客厅”呼之欲出。
把文化写在城市“脸上”,浸润群众心间。文化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推动随州城市发展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