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902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环潭镇,距离随州城区32公里,七山一水两分田,素有随州母亲河之称的涢水河,像一条玉带,萦绕在这片土地上。黎福记第四代传人曾用这样四句诗来形容她:重峦叠嶂玉带缠,古镇秀水映青山;历史悠远溯春秋,祭器铭文表渊源。
(图片来自网友@羽安)
根据资料记载:明清时期,随州水运发达,作为当时著名的四大水运码头之一的环潭一直都有“小汉口”的美誉, 这个最繁华的终点停靠码头,是朝廷派遣的巡检司和很多富绅趋之若鹜的聚居地,所建房屋,架构精良,奢华绝美,极具地方特色。
(图片来自网友@保长)
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繁华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孤独的老街在风雨中伫立。放眼望去只剩下【黎家大院】和【观音堂】相伴,守着那段关于环潭老街的传说。
环潭老街全长1.5公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几百户人家。现在俨然长成了两个模样,前面一半热闹,烟火气息十足,后面还保留着最原始的样子,而正对着老街的却是活力十足的【环潭二小】。
去到环潭的时候正是小学生开学报到的时候,家长领着自己的孩子开开心心出来,虽然下着雨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情,没有升学的压力,小学的开学总是开心的,和朋友同学经过一个暑假,久别重逢。
童年是赠予每个人最好的礼物,让人在残酷的成长到来之后,有所怀念,看着一张张笑脸,对这个陌生的小镇充满了感激。
从学校出来后,祖孙俩回家了,方向是老街。小学和老街,孙子和奶奶,都是一小一老,不知道是人应了景,还是这景衬了人。
街口卖的有许多的小商品,各色的小书包,各式的老布鞋,五花八门,满目琳琅,街坊们吃饭的时候顺便就可以把门给串了。身在其中便是乐在其中。
修鞋修伞、镶牙、自产蜂蜜、电器维修、传统理发、手工做衣服...太多太多的快要消失的老手艺在这条街巷中出现,并且随处可见...这不止是他们的工作,更是他们的生活。
雨,还在下,路旁的小女孩丝毫没有在意,雨水此时是她玩耍的乐趣。不在乎会打湿衣服,只是在享受此刻的欢愉,大概没有小孩不喜欢玩水的吧。
这段路重新修建了,几乎看不到老房子的痕迹,越往里走,老街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近了,更近了,看到满园的绿植,看到屋檐下挂着的瓜果,我知道老街终于到了。
长着青苔的砖墙,独具特色的房顶和越来越安静的环境,现实中和想象中的老街开始重合。寻着古迹,踏上寻觅老街之旅。
看到玉石街的牌子,就真的到了。这里,是几代人的记忆,没有匆匆而过的人,没有来来往往的车,时间在这里瞬间慢了下来。
说到最能代表环潭老建筑的就是【黎家大院】,它是清末年间建成的四合院,至今保存完好,由前、中、后三大正堂组成,均为木式瓦房。院内有很多木雕、石雕和砖雕,镶嵌着众多图案精美、形象逼真的饰品,活灵活现,潇洒飘逸。
这次去到环潭遗憾之一就是没能够进去看看古代的能工巧匠的智慧,没能欣赏到精美的雕刻。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子的年岁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脆弱,现在它是随县重点保护单位,不能随意的供外来人员参观。
(图片来自网友@保长)
但是,它的故事和辉煌永远的在环潭人的记忆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看不够。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它的无可替代,更在于它对于后代的影响。
碰上了守在观音堂的老奶奶,才对观音堂有了深入的了解。【观音堂】,清朝道光年间重修,距今有200余年历史,现在有地母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四个大殿组成。
领我们进去的老奶奶今年已经74岁了,从2011年开始就在这儿守着,至今已经有6年的时间。老奶奶说,现在有4个人住在里面,其中有两个师父,有些人则是不住在里面的,但是初一十五都会过来,那时候人就多了,20多人。
还没有进去就心生敬畏,没有想过会有机会进到里面,所以这也是莫大的惊喜。干净整洁的房子,穿过几个房间到达了大雄宝殿,听着老奶奶讲述它的历史,看着石碑上刻着的“道光九年重建”的字样,它是宗教也是历史,暮鼓晨钟,香烟袅袅。
老房子里有些还有人居住,大多是一些老人,下雨天一眼望进去,房间都是黑的,他们住在这里已经许多许多年了。看着墙上写着”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字样,看着斑驳脱落的墙面,看着爬满了墙上的青苔。不得不承认,她,老了。
老房子旁边的超市翻新了,却还是没有改变她的原貌,屋顶依然是特色,一块块砖瓦堆叠起来的世界,古色小镇,别具一格。
资料记载:抗战时期,当时的环潭,属抗日前线,随枣地委、随县工委、洪山县委先后在环潭成立。同时环潭也是国民党三专署政府的所在地,敌特机关、军政警特机关有七十多个,敌特活动十分猖獗。老一辈革命家陶铸、陈秀山、陈少敏等曾在此留下光辉的足迹!1939年3月,环潭地下交通中心联络站秘密建立,站长胡秀清以开办的“胡兴发粮行”作掩护,在农村发展党组织,收集国统区的各种情报。
一边一个风景,一边喧嚣,一边宁静,那些时光永不会忘,屋檐记得,古道记得,守在这里的人也记得...
环潭的安然自若,只有环潭人能懂。不管外面怎么繁华,他们始终有自己的生活节奏。
出了校门的人都涌到这个摊儿上,询问着馓子的价钱,老奶奶说馓子2元一袋,因为都是自己做的,所以即使是下雨她也在出摊。围在一起的家长很快就讨论起来孩子的分班问题。
左边和右边的奶奶是亲戚,站在门口的老奶奶是拄着拐的奶奶娘家的幺妈,一个今年80岁,一个今年76岁,年纪大一些的老奶奶总是说一句话:能见一回就是一回了。其实与她们交谈,她们中气十足,身体还很硬朗,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老房子能够修好。
在她们房子再往后走,房子都塌了,因为这是老房子,不准新建只能修,所以,即使是下雨天,还能看到有人在修房子。
早上,他骑着他的摩托车,去扯了花生,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冲洗花生根茎上的泥巴。
老街上的人大多很熟络,出门一趟都是街坊在打招呼,在这里,才能真切的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
无论老街曾经多么的宏伟,但她已到暮年,在这个小镇中,她逐渐的被人遗忘,小编做了一个调查,许多年轻辈的人都是从爷爷奶奶的口中听过老街的故事,这里不是他们童年的记忆,更多的,游乐园和车站才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许多长时间没有回家的人,只愿故乡安好!正如网友@羽安所说:老街有老街的韵味,不过随着年轻人离乡,老街里的人都只剩下头发花白的老人。将来的老街或许不似现在这般萧条,但也许没了现在的神韵,希望老街一直老下去。
回去的路上最后看了一眼环潭大桥,周边新房建起来了,但是相信,关于老街的传说一直都在环潭人的心中。
文丨小土豆
图丨小把酒、小土豆
为环潭的风景和人点赞
也为冒雨采编的小把酒和小土豆点赞
在帖子下评论“你的家乡+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
让大家也能够了解你的家乡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