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692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刘礼刚
小王鸽,孕育大希望。
9月6日,记者走进广水市十里街道马寨村王鸽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鸽舍排列整齐,成双成对的王鸽不时拍打着翅膀,“咕咕咕”的鸽声此起彼伏……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鸽子,它吸引当地近万人从事养殖、加工、销售,让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我们是产供销一条龙,现在市场订单催得紧,这不,刚刚向广东发了一车货。”广水市绿然王鸽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秋指着一笼笼鸽子告诉记者。他们饲养的都是白羽王鸽,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繁殖率高,市场销量大,适合规模养殖。
王鸽养殖在广水有数十年的历史。90年代初,杨秋从企业下岗后,开始往返养殖户之间收购鸽子,在本省出售,市场销路打开之后,鸽子根本就不够卖。
2009年,杨秋投资80余万元,在本村一片荒山荒地建起鸽舍,架起鸽笼,开启创业之旅。
在宽敞的彩钢房内,三排鸽舍一线排开,“房间”装满种鸽、乳鸽,鸽声“咕咕”,奏响催人奋进的致富交响曲。
杨秋告诉记者,现在基地有14栋厂房,面积7700多平方米,养殖种鸽4万对,还建起了一处宰杀点,3间冷库,月宰杀能力达到10万羽。
养鸽是一门技术活。杨秋丝毫不马虎,种鸽每年防疫好几次,半个月一次送检,以保障乳鸽品质。鸽场精心挑选无公害无残留的优质玉米、高粱、小麦、豌豆、糙米作为鸽子食物,全部自动化喂食。乳鸽一般喂养22天就能上市,宰杀后装冰保鲜,鸽厂月出售冰鲜鸽近3万羽。基地乳鸽连同周边养殖户的乳鸽一起,通过物流车,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
“我在这里干了6年,忙的时候一个月能挣近4000元。”正在照料鸽子的脱贫户杨秀菊说,“我把儿媳妇也拽过来了,我们两个人一个月能挣近万元。”
“基地常年稳定就业20多人,大多是本村留守妇女、困难家庭。”十里街道马寨村党支部书记熊伟介绍,“杨秋很支持村里工作,发挥了党员的‘双带’作用。”
记者了解到,杨秋的鸽场从不拖欠工资,员工每月最少能挣2000多元,最高的达6000元,饲养员3500元左右,屠宰人员8人,平均月收入5000元,场里每年支付劳动报酬近100万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广水市绿然王鸽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120多名,遍布广水及大悟等周边县市。本地养殖种鸽30多万对,年销售乳鸽360万羽。通过合作社的带动和发展,十里街道规模养鸽户就有20多家,马寨村成为广水大型王鸽养殖基地。合作社负责提供技术、饲料、宰杀、销售、回收乳鸽等一条龙服务,不定期举办王鸽养殖技术培训班,还对养鸽户免费提供疫病防治,大大提高了乳鸽的成活率。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鸽模式,使社员们在销售环节有了更多的话语权,销量大、行情好,养殖户积极性高。
让村民孙辉意想不到的是,一只小小的鸽子不仅给他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让他当上了“老板”。原来,孙辉在外地跑的士,在杨秋的帮助下,学着养鸽子,最初几百对,现在发展到种鸽3000多对,年获利近20万元。
有了合作社的支持,新的养殖户逐渐增多。今年,林坡村张维勇看好王鸽养殖项目,投资近百万元,加入到王鸽养殖的队伍中。
小小的鸽子不仅圆了返乡青年的创业梦,也带动农户入股、就业、养殖,实现乡村振兴梦。广水市绿然王鸽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被授予“湖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王鸽养殖的成功,让乡村看到了振兴希望。下一步,我们将以绿然王鸽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着力强化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创新帮带模式,聚力打造王鸽养殖产业链,带动群众共同富裕。”十里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扬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