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737|回复: 0
收起左侧

市长之声︱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2 19: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Reserved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各地按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之际,“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班”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顺利举办,市(地、州、盟)党委、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49名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党的二十大部署,分享各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经验,交流对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认识。现陆续刊发供交流参考。

市长之声︱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淄博市委副书记、市长  赵庆文

近年来,淄博市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立足组群式城市特色,统筹空间与功能、城市与自然、活力与韧性,持续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努力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理清发展脉络,建设格局开放城市

淄博先产业后城市的发展脉络,以及组群式城市的布局模式,决定了城市规划既要遵从一般规律,又要兼顾城市形态的特殊性。一是明确方向。聚焦“省会城市圈次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历史文化名城、组群式生态城市”定位,着眼主城区首位度不高、区域协同发展不够、基础设施共享度不足等问题,确定了“全域融合统筹、主城提质增容、打造公园城市、交通快速通达”城市发展思路,力争到2035年,建成“实力强、群众富、城市美、生态优”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二是突出主城。按照“东优、西融、南拓、北联”思路,加速中心城区与其他各城区融合发展。调整优化经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功能片区布局,高起点规划建设大学城、科学城等产城融合示范区,点、线、面一体推进,拉开主城区框架,扩大主城区容量,提升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全域统筹。出台《关于统筹推动和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意见》,坚持市域一体、协同并进,统筹全市产业布局、政策供给、要素保障,明晰各区县产业功能定位,引导各区县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强化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布局“高(高速路)快(快速路)一体”城市路网,利用淄博至博山既有线路改造市域铁路,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以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城市便利性、通达性。

二、聚焦品质提升,建设全域公园城市

淄博南山北水,生态资源丰富,具有打造城乡一体全域公园城市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布局,全面启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努力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改建城市园林绿地1434公顷,建设生态廊道403公里、城市绿道215公里,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81%、44.38%,均位列全省第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46平方米,位列全省第5。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组织编制《淄博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制定“一心、两环、三带、四片区”规划布局,“一心”即以主城区为核心打造城园一体、现代时尚的城市形态;“两环”即围绕中心城区打造内外两条生态绿地;“三带”即依托孝妇河、淄河、东猪龙河三条市域河流,打造串联山、水、城的三条生态风光带;“四片区”即立足淄博独具特色的地形风貌和城市文化,打造“南山、北水、东齐、西商”,山水交汇、城园相融的全域公园城市界面。二是坚持项目支撑。重点推进城市公园、城市绿道、生态廊道、郊野公园、田园综合体等“十大行动”,因地制宜改建一批功能适用、舒适便捷的口袋公园、拇指公园、街头游园,同步开展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提升,构建绿带环绕、林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绿色生态体系。实施“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推进南部“有河有水”示范样板、中部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北部“最美江北水乡”、主城区“清水润城”精品典范等河湖赋能提质项目,建成马踏湖、孝妇河湿地公园等一批水系公园,其中马踏湖湿地被列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三是坚持人文塑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充分彰显齐文化、陶琉文化、丝绸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历史印记。做好工业遗存保护、开发、利用,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城市文化公园和文创主题公园,融入创意文化、休闲娱乐等元素,其中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博山颜神古镇等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三、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淄博城镇化起步较早、城镇化率比较高,城市更新已逐渐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重心。2019年以来,全市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75个、4万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3个、14.4万户。以中心城区为例,受胶济铁路横向切割影响,其南部区域尤其淄博火车站周边,城市形象和功能短板明显。我们把该区域作为全市城市更新的突破口,统筹推动空间布局调整、基础设施更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片区5000余户、2万余人已全部迁入新居,火车站南站房及配套设施建成启用,新增商业面积达50万平方米。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由民做主、为民办事。注重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把城市更新成果体现到群众切身感受上。实施过程中,发挥社区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项目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社区党组织、社区群众和政府部门多方参与的沟通平台,努力形成多方共识,增强居民参与热情。创新建立群众代表组成的“自改委”,对于改不改造、怎么改造以及安置选房等事项,由“自改委”牵头组织,充分保障公众参与权、监督权。二是尊重差异性,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把城市更新与增强城市特色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确定产业提升、产城融合、品质居住、综合服务等功能单元,针对性制定更新方案。政策支撑上,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改造策略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并注重通过优惠政策,撬动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建设运营,为项目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三是注重内外兼修,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持续提升改造标准,将违建拆除、雨污分流、外墙保温、弱电下地等14类28项工作列为必改内容,努力实现“好看”“好住”“好用”相得益彰。着力解决供暖、供水、停车等堵点问题,对各类地下管线进行综合设计、统筹施工,引入充电桩、智能物业管理系统、适老化设施、无障碍设施,实现老旧小区从硬件到软件全面升级。建立“微利可持续”的后续运营管理模式,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融资开发、项目运营和后期管理等工作,在巩固建设成果的同时实现政府收益,提升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2021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被住建部列入第四批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在全国推广。下步,我们将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全市老旧城区更新改造,通过片区综合改造、微更新、微改造,努力完善功能配套、推动产业升级、畅通交通体系、蝶变居住环境,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市长之声︱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市长之声︱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新名片


市长之声︱ 优化空间布局,精准划分功能分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城市!


市长之声︱房山城市更新经验交流:如何高效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与落实?


市长之声︱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咸宁样本”

市长之声︱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市长之声︱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在看点这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