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427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顾 巍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在乎你跑得多快,而在乎你能跑多远。在这场人生长跑中,只要坚持,所有的人生难题都将在成长中找到答案。”这是广水市实验初级中学教师聂小华从马拉松运动中得到的感悟。
从教24年,聂小华始终用活力和激情感染学生,用坚持和坚守站稳讲台,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通讯员”、随州市“优秀教师”“优秀教练员”、广水市“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称号,他指导的学生作文、书法作品屡次在省、市获奖……
输在起跑线也没关系
很多家长会焦虑,担心孩子上了初中学习跟不上,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聂小华却常常劝导学生家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步伐,有快也有慢,不用太焦虑。毕竟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哪怕起跑慢一点,输在起跑线也没关系,只要相信孩子,他们会适应的。”
从教以来,聂小华把每一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作为一名班主任,他每天起早贪黑,像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一位学生。每天他都在晚上十点过后学生入睡了才回家,第二天早上六点又准时到宿舍提醒学生准时起床洗漱。无论刮风下雨,冬寒夏热,他总是尽心尽力照顾好每一位学生。
从小学到中学,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孩子们以往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平衡被打破,会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为尽快使学生适应新的学校、新的生活,聂小华详细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室、操场、食堂、办公室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场所及其功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早日与老师同学熟悉起来;针对不同科目建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适应初中学习节奏。
沈昊(化名)是刚入校的初一学生,虽然才入学一个多星期,但站在全新的起点上,他已经感受到了中学生的不易:学科增多了,作业变多了,竞争更激烈了,管理也更严厉了……这一切让沈昊倍感压力山大,也让他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得知情况后,聂小华多次与沈昊交心谈心,帮助他调整学习和心理状态,引导他尽快适应从小学生到中学生身份的转变,适应周围的环境、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方式,鼓励他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变思想压力为学习动力。在聂小华的耐心帮助下,沈昊的学习状态从“让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各学科成绩优异,成为班上的学习骨干。
制定适合自己的小目标
制定适合自己的小目标,不急于求成,从眼前的小事开始脚踏实地,就有不断更大的收获。这是聂小华关于马拉松长跑的小技巧,也是他教导学生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小目标,一个个去实现。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达成目标的成就感,成就感越强,学习的劲头越足。”聂小华说。
在学习上,聂小华关注着每个学生的成长,激励成绩优异的同学树立更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帮助成绩中等的同学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不断提升自己;鼓励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不放弃,确定阶段性可实现的目标,不断进步。
学生高敏(化名),原本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孤僻,不仅在校打架闹事,还经常逃学,被学校处分。转入聂小华的班级后,聂小华将学习委员的重任交给他,还经常找他谈心,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势,树立自己的小目标。聂小华发现他的书法较好,就将其作品装裱后挂在教室;他的钢琴过了十级,就让他在晚会上表演才艺;他体质不佳,就陪他晨跑……在聂小华的言传身教下,高敏越来越自信,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示范高中实验班。
言传身教,成功的背后必然要付出心血和汗水。聂小华用一颗“没有爱就没有优秀教育”的赤诚之心,诠释着新时代教育的意义,用一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博爱之心,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传播着师爱无言、润物无声的“师德”温度。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作为一名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学到知识、学会做人,让他们成长成才。我必须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聂小华对记者说。
日常工作中,聂小华教学态度严谨,不断钻研业务,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效率,深受学生爱戴。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各项活动,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全面发展。他还特别注重作文面批,对学生进行学识教育与人格熏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聂小华不断的努力,他任教的语文学科质量逐年提升。
聂小华还兼任学校的体育教师,他身体力行地向学生传授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健身、马拉松、钓鱼等运动技巧,让学生爱上体育课。他笑着说:“这叫有教无‘累’。”他带领的学生也是活力满满,每天早上都坚持晨跑。
为了讲好每一节课,聂小华会查阅大量资料,并反复修改教案,常常在灯下熬到深夜。“回忆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我所获得的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教出的一个个优秀的学生,都给我很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作为一名教师,值了,我的梦想实现了。”聂小华感慨道。
采访中,爽朗而又低调的聂小华并没有太多的华丽辞藻,也没有惊人的豪言壮语,只是实实在在聊着自己的生活和他热爱的这份教师工作。而记者也在与其交谈中慢慢感悟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光辉形象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随州好老师”身上,凝聚成为的具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