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424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甘霖喜降润万物,课标研讨向未来。为了深入贯彻2022版新课标,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主要变化,掀起了学课标、用课标的热潮。3月3日-3月4日,由武汉市教育学会主办,于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开展遇见未来之走进新课标——小学语文精品课例展示观摩活动。
2月28日,学科工作室召开了观摩活动会议,熊校长在会议中做出具体安排,对13名参与学习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高低学段的分组,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
躬耕课堂的一线名家名师,用一堂 堂生动精彩的课程,为我们解答了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工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呈现出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单元作业、单元评价之间的联接, 为我们演绎出以任务驱动、高阶思维、项目协作、元认知触发的一系列反应,让“学 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
名师讲堂
王娟老师以“大单元教学”为主题展示《红楼春趣》这一课,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感情朗读、初识名著;2.运用方法,课前阅读,紧扣词句、品读人物;3.放手自学,实践方法,充分朗读,感受语言;4.自读自悟,教师引导,朗读表演,感受魅力;有效的实施了单元整体教学。
王桢老师以“学生中心课堂”为主题展示《方帽子店》这一课,立足学生的实际,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支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站在学生习得过程、思维发展的角度,全面科学的设计教与学的各个环节。
肖敏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为主题展示《“诺曼底号”遇难记》,他将试教经历分为三个层次:精致的一个点,顺滑的一条线,立体的一个形。由点到线再到形,保证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在教学中适时调整研究的侧重点,向新课标提出的要求靠拢。
宋晨芳老师以“学习任务群”为主题展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步骤:1.导向“任务群”;2.指向“大概念”;3.投向“真情境”;4.转向“任务式”。最终达到以美悟真,以美怡情的境界。
卞艳老师以“教学评一致性”为主题展示《青山处处埋忠骨》,她坚持以教促学、以学定教,以评导学为理念设计本课教学,巧妙地将教、学、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评一体化。
李伟忠老师以“深度学习”为主题展示《海底世界》,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先从探究性任务出发,通过给学生搭建支架告诉学生如何完成任务。再由实践性任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拓展任务巩固所学从不同方面把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去阅读运用。
在语文学科工作室主持人杨宝珠老师和语文教研组长王艳华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培训的老师们利用午休时间集中交流讨论学习心得。
培训心得
杨宝珠老师本次学习培训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以王娟老师主讲的《红楼春趣》为例,她从教学设计伊始,以本单元的逻辑依据为起点,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单元的内容结构,确定大单元的学习任务,并以此设计出相应的学习方案。单元学习方案被王娟老师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学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它是基于学生立场、对学生围绕某一单元开展的完整学习过程所做的专业设计。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指明了清晰的路径。
王艳华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新课标下的古诗教学”。以宋晨芳老师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在备课之初,宋老师就确立了“古诗之美”这一主题。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结合图片想象西湖的画面美;和诗中人物对话,吟唱古诗,给诗配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最终达到以美悟真,以美怡情的境界。美育在古诗词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审美教育的做法,珍视学生在朗读中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余儒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语文学习任务群”。从此次精品课例的呈现让我看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学习任务群的落实。 比如说,上海教研员李伟忠在《海底世界》的执教过程中,从探究性任务,再到实践性任务,最后到拓展性任务,层层推进,逐步落实。由此可见,学习活动的充分展开,是要设置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步骤,要对每个活动步骤中的学习行为,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或行为指令,让学生把事一步一步“做”扎实,完整而充分地经历学习活动,通过具体可视的作品及表现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余梦婷老师本次学习培训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比如上海教研员李伟忠执教的《海底世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教授学生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到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如何写清楚,再到实践性任务尝试把事物介绍清楚,最后到阅读课外《恐龙》一文,巩固训练。做到了学有应用,学有实践,实现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能力迁移。
汪紫薇老师本次学习培训重点关注的是“学习任务群视域之下的情境创设”。例如:由王桢老师执教的《方帽子店》一课,根据教学目标“说课文中意想不到的部分,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王老师通过完成大任务“借助表格梳理故事情节,并完成现场报道”的情境设置,展开了对文本的学习。学生化身为身处方帽子店现场的记者实时播报,在具体的情境中阅读和交流。在任务情境的驱动下,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最终达成复述目标。本次学习,不仅帮助她更好地明确了“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同时也激发了她对课标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胡静老师本次学习培训重点关注的是“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语文要素的落实”。以王桢老师执教的《方帽子店》一课的教学为例,王老师明确把握单元的整体,落实语文要素让学生习得复述方法。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关于复述的整体要求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王老师不仅结合课文特点完成了复述训练要求,而且在建立课文目标联系的同时,注意到彼此之间的互相呼应,逐层推进,以实现学生复述效率的最大化,也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脚点。
彭琬迪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评一体化”。在卞艳老师主讲的五年级《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中,她真正做到了教学评一致,教师教的、学生学的、师生评的都指向了学习目标——学生通过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能感受到毛主席的艰难抉择并且自身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可谓是“学有所得”。 同时,对于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她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不光是老师评,还要大家一起评,不光是同学评,还要学生自己评自己。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教与学,也就是“促进学习的评价”才是有意义的评价。
虞俐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本次精品课观摩中王娟老师主讲的《红楼春趣》和王祯老师主讲的《方帽子店》对“小组合作学习”环节组织的非常棒。她们在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会明确“合作学习”要求。如:时间长短、分工合作、讨论注意事项等。接着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组长、记录人、监督员和分享员。在这样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秩序下,学生能够各抒己见之后再互相补充。最后形成一个任务单,在汇的报呈现中,也可以有清晰的思路,多角度的想法。
赵姗姗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提供阅读支架,助力过程指导”。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三年级王桢老师的《方帽子店》,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小小播报员”,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处于其最近发展区中的问题。其次,在梳理故事情节,完成“自述故事内容的”学习目标时,该教师采用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抓重点、有顺序、不遗漏,从而让学生能够完整、简洁明了地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明白。最后,在方帽子报道活动展示的环节,在王桢老师的指导下,该班学生从用自己的话讲出故事,学生自己加入动作、表情等方式让活动变得有趣,启发学生有思维的碰撞,真正做到入情入境,感悟道理。
唐静茹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挑战性任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李伟忠老师执教的《海底世界》为例,李伟忠老师在第二课时教学中,用三个挑战性任务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探究性任务(发现写清楚窍门)出发,通过给学生搭建支架告诉学生如何完成任务。实践性任务(尝试把事物写清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拓展任务(介绍事物方法)巩固所学从不同方面把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去阅读运用。在教学设计中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聂贝贝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紧扣单元主题,设计课堂教学”。 王娟老师在执教《红楼春趣》时,以单元导语导入新课,回顾前几篇课文,再次点明本单元主题——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卞艳老师在《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体悟毛主席的责任与担当,契合并且突出了单元主题。 也就是说,“单元导语”起着非常好的导向的作用,它不仅引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也指导着教师教学的方向,有助于我们教师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
魏妮红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运用学习任务群促进深度学习”。 以宋晨芳老师主讲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她以古诗本身为基础,首先,拓展了“荷花”相关的诗句,以及荷花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对现实中荷花的特点,以及各类诗人笔下的荷花都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为下面古诗的学习奠定了文化素养基础,其次,她将同类的“送别诗”进行展示学习,既加深了学生对原本古诗情感态度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材的积累,最后,她引导学生学习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一,将同一个作者,对同一个事物的描写,进行了对比学习,利于同学将课堂所学及时地进行巩固运用,促进了对方式、方法的把握。
张娜老师本次培训学习重点关注的是“准备好课前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王桢老师的《方帽子店》为例,因为一整堂课需要以小记者的身份来报道,所以在课前展示中,王老师就当时培训的场景让孩子们先进行了现场播报,刚开始孩子们都不知道如何来报道,通过王老师的课前引导,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报道的知识,然后进入课堂,借助表格,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报道,说出了文章的内容,在报道中进行了互评,孩子们从简单的报道到加上动作的报道,让整堂课都生动起来了,相信孩子们也通过报道学到了本课的重要知识。
教育在前行,任重而道远。本次观摩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大家明确了课程标准内容,共享了教育活动实施建议,促进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品质发展。今后我们将在新课标的起跑线上,奋力前行,一起向未来。
来源:东关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