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4229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对于如今的国内ACG受众群体来说,动漫是一个很微妙的词语。
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国内对引进动画的播放限制,以及对国产儿童动画的资助,使得社会普遍形成了动画等于低龄娱乐的共识。基于这一段历史,国内ACG受众群体为了区分儿童动画和青年动画,开始将日本动画称为“动漫”。
这种现象直到国内开始大规模正版引进日本动画才逐渐消退,但它仍然对国内的ACG文化有着很深的影响。
就词源而言,动漫实际上是动画和漫画的并称,用来特指动画并不合适。实际上不止是在国内,关于动画的称呼,在欧美以及日本本土也历经了多次变化。
在英语中,代表动画的单词是Animation。
Anima本身有灵魂和灵气的含义,所以Animation也可以用于形容“富含生命力”,为什么用来指代动画相信已经很明确了。在英语中也存在类似动漫的词语,他们把来代表日本动画的Anime以及代表日本漫画的Manga(也就是漫画的罗马音)合称为Animanga,只不过这个词语的普及度远没有国内动漫一词高。
在日本的二次元文化迈向国际之前,欧美地区把日本动画称为Japanimatoin,Jap是日本人在英语中的简称,但由于这个词语在二战后逐渐变成了欧美地区对日本人的蔑称,因此Japanimatoin在那个时代里是带有贬义色彩的,直至今天Jap仍被认定为民族侮辱语。
直到1992年,如今北美最大规模的漫展Anime Expo正式开始举办,Anime一词才开始在欧美地区迅速普及。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动画的英语词源是Animation,但到日语中动画却成了Anime(アニメ)。这当中就涉及到所谓的日式英语问题,它们有的是根据词源直接改成罗马音再变成日文,有的则是根据读音来收录,而Anime显然属于后者。
アニメ的全称是アニメーション,但由于整个词语太长了,所以就简称为Anime。
但在现代日本动画的初期阶段,也就是大正时代的1917年,由于当时的日式英语使用频率还远没有今天这么高,所以日本的第一部动画作品《芋助猪狩の巻》并没有被称为Anime,而是把动画翻译为“凸坊新画帖”。
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的第二代动画人,同时也是公认的日本动画之父政冈宪三,开始提倡使用“動画”一词来翻译Animation,该词语也被一直沿用至今。而在日本民间,则会把动画称为漫画电影或是电视漫画。
时间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日式英语Anime才终于开始出现,并逐渐取代了此前各种各样或官方或民间的称呼,而“動画”也在后来变成了视频的代名词。
目光回到国内,关于动画的叫法,其实在日本二次元文化流入之前很久就已经出现。
亚洲地区的第一部长篇动画,正是中国在1941年制作的《铁扇公主》,当时的宣传中把这部动画称为“有声立体卡通”。然后是中国动画的先驱者万氏兄弟,以及后来大名鼎鼎的国内动画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他们都把Animation一词翻译为美术片或动画片,这正是卡通片和动画片两个名称的由来。
随后就来到了文章开头所说的时期,国内开始出现接触日本动画的渠道,同时日本动画又在黄金时段遭到播放限制,国产儿童动画则大行其道,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后,社会普遍形成了动画片即是低龄娱乐的共识,国产的儿童动画和日本引入的青年动画,都被统一称作卡通片或动画片。
虽然说当时国内出现了接触日本动画的渠道,但不仅渠道本身十分有限外,人们的社交环境也远远没有今天发达,ACG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因此显得极为缓慢,基本只能靠部分地区可以收看的极少数电视台,以及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来进行。
另一方面,动画片是低龄娱乐的普遍共识,也使得国内早期ACG受众的交流显得颇为尴尬,在缺乏高效社交手段的环境下,难免让人觉得与其出现鸡同鸭讲或是自讨无趣的局面,还不如自己闷头看片来得靠谱。
但事无绝对,任何时候肯定都有乐于分享与交流的人存在。这部分愿意发声,想要寻求更多同好的ACG受众,同样对动画即低龄娱乐的偏见感到烦恼,于是他们需要一个新的词语,将儿童动画与青年动画划分开来,这个词语就正是“动漫”。
时至今日,动漫一词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比如说把国产动画称为“国漫(中国动漫)”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一习惯直到近年才开始有所改变,毕竟国产漫画也是需要脸面的,于是国产动画的名字又重新被人们提起。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正版日本动画引进,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动画即低龄娱乐的偏见,诸如《你的名字》这样的动画电影,更是掀起了现象级的观影热潮。如今国内最早接触日本动画的那批观众,也不再是低龄的代表,他们始终如一的热爱同样是最有力的证明。
甚至现在还有的朋友,已经用“番剧”来进行代指。
至于再之后的问题,或许就只能让时间去见证了。我个人的意见是,或许某个词语叫的人多了,也就慢慢成了那个“它”了,具体案例,诸君就请看那些慢慢改变了读音的汉字吧。
文:lo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