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2938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湖北教育》杂志第30期刊发炎帝学校党支部书记禹宗保同志署名文章《赓续炎帝文化 推动学校发展》。现将原文附后,以飨读者。
赓续炎帝文化 推动学校发展
随县炎帝学校 禹宗保
“悠悠华夏文明史,烈山脚下是源头。”2017年,在“烈山脚下”诞生了一所崭新的学校,因地处炎帝神农故里,故而得名“炎帝学校”。这所学校以“溯源立根,积学致远”为校训,赓续炎帝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创办新时代教育。四年来,炎帝学校用奋进之笔书写新时代的教育历史,像一名阳光少年,充满朝气地在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向前奔跑,用跨越式发展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融合炎帝文化底蕴
“把炎帝学校办成师生最想来的地方,让孩子在这里读书能成为他一生的骄傲”。这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只有师生们“最想来”才能凝聚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愿景,这种“一切为了孩子”的家庭愿景和思想格局,为炎帝学校完成担负的社会使命提供了可能。如何让一所学校成为师生最想来的地方?是学校建设者时刻在思考的问题。学校首先必须有自己鲜明的文化底色,这一底色必须独具魅力,广为人知,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具备这一特点的文化形态在随县区域内只有“炎帝文化”。从这一定位出发,学校被命名为“炎帝学校”,这一命名使学校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文化标识,传递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彰显丰盈悠久的历史底蕴,呈现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使教育烙上了“厚德载物,为民造福”的印记。
炎帝学校从校名中蕴含的文化出发,开发课程,组织活动,践行课改,突出“炎黄文化”中蕴含的特质,“尊祖敬社的家国情怀、崇尚劳动的实干精神、开物成务的创造精神、不屈不挠的自强精神、万邦协和的互助精神”。融合炎帝文化底蕴,确立办学思想,为学校发展植入文化根基。
学校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继民族复兴大业,续炎帝文化之根,创国有特色学校,圆人民教育之梦”。教育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为民族育出希望,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去眺望教育的未来,这才是学校教育该有的格局,所以“继民族复兴大业”处在办学思想的“首席”。但是,离开所在的地域和所处的乡土,来谈教育,无疑于缘木求鱼,这样的教育必将是水中月,镜中花,是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没有家国情怀的归宿。所以我们提出“续炎帝文化之根”,这是让走得很远的教育回归故土初心,这是厚置炎帝文化底蕴的精神追求。饮水思源,不忘故土养育恩。然而,教育的眼界和视野,应该跨越无限的时空,洞察未来发展的趋势和世界变幻的格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教育,才是教育该有的雄心,所以我们提出“创国优特色学校”,让炎帝学校的教育走出国门,这是酝酿在心底的教育理想,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教育追求。随着社会发展,人民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这份期待是信任,也是压力,是希望,更是挑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重要体现,所以,“圆人民教育之梦”,更富有社会核心价值的力量。
炎帝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根”,一年一度的“寻根节”就是对炎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的课堂是“根究”课堂,我们的社团是“根之韵”社团,我们的学校广场雕塑命名为“文化根脉”,其中融合了炎帝的八大功绩,“四书五经”,我国古生代传统教育的“六艺”,以及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等,让广大学子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是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
开辟德育实践路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这根本任务中,先立德再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关键和核心,德成则人成。《中小学德育工指南》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作为德育实践最重要、最具体的纲领性文件,指引着德育实践的方向。“立德”就是让德育接地气,培养人敢于“站立”的尊严和德行。
炎帝学校从三个方面开辟德育实践的路径。构建文明习惯常态化模式。习惯具有强大的惯性力量,超脱了人的思维控制,形成一种下意识的举动,利用这一特性践行德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创设“文明志愿岗”,培养“文明志愿者”,组织“文明志愿行”,让文明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习惯,给德育实践创建一个载体,承载所有与“文明”相关的德育实践。以此为载体,先后践行了文明礼貌月活动“以书为舞,向梦而行”;举办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小红帽在行动”;推行了文明行为主题周“厕所革命”等德育活动。
开拓德育实践体验式教育。道德最忌空洞说教。无数次的说教,抵不住一次深刻的体验。“我们要尊重国旗”,喊破嗓子不如让他(她)体验一把“画一面国旗”的用心;“我们要爱护集体”,苦口婆心不如让他(她)体验一把“拔河比赛”的万众一心,为集体的荣誉而战,哪怕败了,也更明白集体团队的意义所在。确保每一次德育实践的深度体验感。在“消防演练”中体验“规矩意识”;在体育竞赛中体验“团队精神”;在活动展演中体验“合作意识”;在规训操练中体验“爱国情怀”;在研学旅行中体验社会公德意识。
推行核心价值艺术化审美。把德育的核心价值与艺术深度融合,使德育具有艺术化的审美特性,是学校开辟的又一条德育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的社会价值之“根”,也是时代跳动的脉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德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创编了音乐节目《说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与“音乐”说唱艺术形式相融合,使“价值观”合上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泼节拍以及优美动听的旋律,在传唱中扎根孩子心底!学校将入队入团仪式艺术化,结合朗诵、舞蹈等艺术形式,使入团入队仪式里庄严的爱国情怀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自此,入团入队活动仪式成为了孩子们“爱党、爱国、爱人民”这些抽象德育情感的重要支撑和具体化的、可操作的行动,进一步增强了德育的艺术化审美,为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建构自主学习格局
教育无奇,在于诱其“主动”。可是,很多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的。这是因为学生的内驱力没有被唤醒,兴趣没有被激发,目标没有被确立,学习都是被动的。炎帝学校倡导全面推进“唤醒工程”,以此来描绘主动学习的愿景,确立学习的终极目标,激发处于消退状态的兴趣,唤醒蛰伏的内驱力,诱导学生主动学习。
以“兴趣力”提升主动学习。兴趣是一种力量,叫做“兴趣力”,它像身体的能量,会被消耗。要保持学生的兴趣,除了增加课堂的趣味,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之外,还可以通过潜意识的心理状态来调试“兴趣力”。对于一件事情,当你处于不会与会之间时,兴趣最为浓厚。如果一直让学生保持在会与不会之间,学生的兴趣感是最强的。这里不是指不让学生学会,而是要敏锐的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学会后,马上提升知识的层级或学习充满魅力的新知,让学生始终保持最强劲的“兴趣力”,主动学习就水到渠成。
以内驱力唤醒主动学习。“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赋予一件事情意义,就是建立这件事情与自己需求之间的联系,因为完成这件事情,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件事情就有了“意义感”。根据这一原理,使学习与孩子们的目标、理想、愿景等建立一种直接的关联,形成意义感,增加孩子的内驱力。有了这种内部驱动的力量,主动学习就有了内部力量作支撑。学校先后运用“导师制”“以书为舞,向梦而行”等行动,唤醒内驱力,提升主动学习。
以建构力促进主动学习。没有主动学习就没有好的教育,没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就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将学到的知识放在已经构造好的模式里,否则,就会忘记。” 炎帝学校推行“根究”课堂模式,倡导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打造“唤醒工程”,掀起“后进生转化”的头脑风暴,让主动学习唤醒所有学生的心智,点燃所有学生的梦想,以“学习”为学生的成长立根。幼教部以“绘本阅读”吸引孩子们主动学习,小学部以“社团活动”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初中部以“课堂创新”促进孩子们主动学习。把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倡导主动学习,树立学习的志向,增强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的魅力,注重学习成功的体验,构建“志向先行、兴趣相伴、课堂辅助、快乐体验”的主动学习模式,为实现“炎帝学校的学生就是不一样”的育人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炎帝学校成为了师生最想来的地方。
彰显艺术教育品位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生命成长息息相关。艺术成人之美,美育泽众以生。艺术教育更是人成长的关键能力和生活的必备素养,是活得优雅、超然、卓尔不群的核心要素。
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举办艺术庆典。以“六一”“元旦”“教师节”“国庆节”“建党节”“中秋节”等美好的节日为契机,举办艺术节。把“二十四节气”做成劳动教育的节日,以劳动基地为载体,体验劳动技能,品尝劳动滋味,举办劳动节日。总之,举办艺术节,让节日成为孩子们铭记一生的庆典,让孩子们在这里度过的快乐时光,使之成为他们一生的骄傲。
组建艺术社团。学校组建了43个精彩纷呈的社团,提升孩子们的艺术修养,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和核心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们的成才之路搭建最坚实的阶梯!民乐社团(与武汉音乐学院联合创建的艺术项目共同体)、古筝社团,弘扬传统文化,体验音乐魅力;“七彩梦”绘画社团提升绘画技能,培育审美能力;“追旋风”跆拳道社团、阳光武术社团强健体魄,传承武道精神,感受力与美的融合;民族舞社团、瑜伽社团培养舞蹈技能,提升艺术修养;创客社团、数码社区唤醒信息科技,创设云端艺术。“春之声”合唱社团提升声乐技能,培养音乐素养。
开发艺术项目。与校外专业艺术团队结成联盟,开发具有炎帝艺术特色的项目共同体。以这些项目共同体为基础,凝聚一部分校外的艺术教育资源和力量,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未来。与随县文化馆组建的艺术项目共同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艺术团,与武汉音乐学院组建的艺术项目共同体“民乐管弦”队,与省书法协会组成书法教育项目共同体等,这些都是学校实现艺术植根的形式和平台。在开发的书法教育艺术项目中,全校师生练书法,让每一名学生写一笔好字。在全省书法教育课堂展示活动中,学校被授予“湖北省书法特学校”荣誉称号。
创建艺术场馆。让各种艺术形式成为凝固的“雕塑”,陈列在艺术馆中,成为培育艺术、滋养生命的重要空间,这是炎帝学校正在实施的计划,将用师生的创作来填充这个美好的空间,使这个空间成为生命的磁场,吸引所有的美好,凝聚所有芳华,使之成为学校的发展见证和文化传承。艺术是文明之树开出的绚烂花朵,艺术教育就是把艺术种子植根于孩子心底,终有一天,这颗种子将在孩子的心底发芽,生根,长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作者简介
禹宗保,男,1964年9月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2008年7月加入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小学数学优秀教师、随州市教育名家、随州市十佳校长、随县第一轮拔尖人才。现任随县炎帝学校党支部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