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化为核心壮大农业特色增长极 加快“现代农港”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建鄂做客随州市政府网在线访谈
主持人:关注民生,解读政策,您关心的“在线访谈”为您解答。大家好!这里是随州市政府网、随州新闻网 “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黄芳芳。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随州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胡建鄂,在接下来的节目当中,胡局长将围绕“以产业化为核心壮大农业特色增长极,加快‘现代农港’建设”这一主题,与网友们进行沟通交流。胡局长,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访谈直播间。
胡建鄂:您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通过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随州新闻网“在线访谈”平台与各位网友进行交流,共同探讨随州农业农村工作。
主持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即将出台《随州市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启以产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农港”建设,为建设“汉襄肱骨、神韵随州”作出新贡献。那么首先请胡局长介绍一下,“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成就?
胡建鄂:好的,主持人。“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显著。一是农产品供给总体平稳。“十三五”末,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10.38万亩、产量稳定在146.17万吨。生猪出栏136.91万头。水产品产量8.44万吨、水产放养面积2.4万公顷。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末,全市香菇种植规模达2.6亿袋,出口5.8亿美元,出口额全省第一;“随州香菇”连上央视,入选全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十强,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知名度大大提升。“随州香稻”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荣获我喜爱的湖北品牌金奖。同时,龙头、基地、市场三位一体的良好势头不断巩固,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全省乃至国际市场中有分量、有特色的企业。香菇、香稻、油茶生产基地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提升,特色农产品出口从香菇“一枝独秀”,到香菇、茶叶等齐头并进。三是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领跑全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在全国、全省打造了随州样板。四是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明显。“十三五”末,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6.63%,917个行政村实现了村内主要道路硬化,527个行政村采用了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全市所有行政村都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参与机制。五是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24元,年均增长8.58%。全市农村集体收入14.8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总的来说,“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硕果累累,为“十四五”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希望各位网友对农业农村工作多提意见建议,我们共商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大计。
主持人:听了胡局长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十三五”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那么接下来请胡局长谈谈“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是什么呢?
胡建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三农”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一方面,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三农”重中之重地位更加凸显。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高度共识。二是我市“三农”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十三五”时期,我市农业保持好的态势和形势,“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伟大抗疫精神正不断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市委市政府政策扶持更加有力。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支农支出只增不减;提高土地资源效益,将优质农产品加工用地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为“三农”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另一方面,还面临不少新挑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市农业份量重、农村人口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差距还是很大;全市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距,还有一些村级债务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品牌不强、比较效益不高,制约了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域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请您谈谈“十四五”时期随州“现代农港”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胡建鄂:进入“十四五”,市委、市政府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调”区域发展布局,结合随州资源禀赋,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导向,奋力打造全省特色农业增长极,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推动随州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高质量转变。
“十四五”期间,我市打造“现代农港”总的建设目标是:强抓全省实施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机遇,围绕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重点产业链建设,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建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规上企业年加工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产品出口额10亿美元以上。
主持人:胡局长,围绕打造“现代农港”这一目标,请您谈谈接下来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胡建鄂: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全力推动。
(一)打造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立足随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抢抓全省实施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工程机遇,围绕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个重点产业链建设,到2025年,全市培育10家以上细分行业领军企业、3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18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5家、5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5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产品加工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6%以上,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达到2.5:1;食用菌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其他四个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00亿元以上;农产品出口额15亿美元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15件。
(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五个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到2025年,全市培育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过50亿元以上企业2家;出口过千万美元企业30家以上、过亿美元企业3家以上、过3亿美元企业2家。
(三)强化精品名牌培育。着力创建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每年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以下简称农业“三品”)5件以上,全市农业“三品”总量达到200件以上。将“随州香菇”“随州香稻”“随州油茶”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深耕“随州四宝”品牌,促进“有韵律”的“泡泡青”、“有力量”的拐子饭、“有智慧”的香菇、“有浪漫”的黑蒜等特色农产品树品牌、闯市场。培育企业自主品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之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加强责任主体逆向溯源、产品流向正向追踪。
主持人:胡局长,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围绕“现代农港”建设,请您谈谈目前取得的成效有哪些呢?
胡建鄂:今年以来,我市已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意见》《培育镇域“小老虎”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意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食用菌、粮油、畜禽、果蔬、茶药五大重点产业发展实行链长制,由书记、市长任总链长,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龙头企业实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9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4家、省级龙头40家;力争今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突破120家、过亿元以上突破60家,其中品源现代、湖北正大、湖北现代农业突破20亿元;食用菌、中药材、盐渍蔬菜、黑蒜等出口全省第一,品源现代、金船食品、万和食品、鸿发土特产成为全省细分行业冠军。
(二)产业转型发展持续加快。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五大产业链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基地,重点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在食用菌产业基地方面:全市春栽香菇1.12亿袋,同比增55.5%,秋栽香菇种植情况正在统计中,预计全年香菇种植规模可达3亿袋,深加工企业总数达到9家。在粮油产业基地方面:推广“随州香稻”60.3万亩,推广“双订单”面积51.2万亩;大自然米业2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于10月投产,湖北现代农业20万吨大米扩产提能项目已试生产。在禽产业基地方面:湖北正大稳步推进“亿只鸡”工程,年产3万吨熟食鸡加工项目已投产;共富牧业投资1.2亿元的“2000套原种种猪养殖”项目于3月竣工投产。在茶药产业基地方面:现有茶园12万亩、中药材基地6.2万亩。茶叶依托中兴食品、神农茶业、柳林恒瑞科技,进一步推进“买全国、卖全球”模式;中药材依托鸿发土特产,巩固全省出口龙头地位。在果蔬产业基地方面:全市水果面积21.4万亩、15.6万吨,蔬菜面积58.2万亩、产量142.8万吨。
(三)精品名牌培育成效初显。“随州香菇”连续第3年亮相央视,“随州香菇”“随县葛粉”2个品牌成功入围第三届湖北省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决赛。“随州香稻”荣获我最喜爱的湖北品牌金奖,“绿美宝食用菌特色产品”项目获得2021“襄十随神”城市群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第3名(三等奖)。连续2年,我市在中国-东盟国际博览会上专题推介“随州香菇”等特色农产品。
主持人:听了胡局长刚才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现代农港”建设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非常感谢胡局长做客我们今天的访谈节目。
胡建鄂: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谢谢!
主持人:好的,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访谈节目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