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幸福新生活
——广水市广水街道驼子村发展大棚蔬菜见闻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刘思齐 余辉
10月22日,走进广水市广水办事处驼子村记者看到,一个个塑料大棚依势摆开,布满田野。蔬菜大棚里,一根根藤蔓墨绿冲顶,绿油油水灵灵的蔬菜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来到杰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在摘菜、装箱、打包,一派繁忙景象。驼子村党支部书记、杰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艳峰高兴地告诉记者:“近年来,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把蔬菜产业作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品牌’的现代农业模式。如今,菜市红火,一个棚能挣一万多元,大棚成为村民的‘聚宝盆’!”
说起驼子村靠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事,在当地可算是小有名气,种植的无公害蔬菜不仅规模大、品种优,而且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和品牌效应,倍受市场青睐。
为摘掉扣在村民头上的穷帽子,驼子村充分利用发展农业无污染的优势,瞄准设施蔬菜产业,唱响了一曲产业致富之歌。全村已建成绿色设施蔬菜基地1100多亩,建起蔬菜大棚近300个,设施农业已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
大棚建起来了,关键还要看收益。针对个别农户思想观念落后、经营管理不到位,导致收效甚微的实际问题。该村让一些有经验、会管理的农户,用反租倒包的流转形式,把已建成的大棚又反租回来经营。一组村民张金元租赁20个大棚,通过实施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今年种菜纯收入可望突破20万元。村民黄五也种有20多个蔬菜大棚,他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品种,截至目前已收益近20万元。黄艳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全村已销售优质蔬菜700余吨,收入达200多万元。
如何引导村民共同致富?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靠强有力的产业带动。二组困难户黄国裕,老伴体弱多病,家里生活困难,杰宏种植合作社安排他在合作社打“短工”。
“栽苗、除草、喷水……一年四季不同时节干不同的活,都不算重。”黄国裕介绍了自己在合作社的主要工作,问及工资,他毫不含糊,“一天保底130元,一个月能领到3000多块的工资。”黄艳峰说,目前合作社已吸纳11个困难户常年在合作社务工,季节性务工达70余人。
蔬菜种植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但基础设施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蔬农的种菜积极性。“现在种菜和以前可不一样。”黄艳峰说,“过去道路设施不完善,蔬菜收获后需要手提肩扛,如今车辆开到田间地头,省工省力。灌溉系统也不断健全,村里修建泵站,管道直通农户菜地,改变了全村接几百米抽水管从河里取水的困境。”
在朱家湾蔬菜交易市场,但见运货车辆来来往往,新鲜的蔬菜被运往武汉、大悟等地。黄艳峰介绍,交易市场投资近70万元,于去年建成。村里蔬菜借助交易市场,销往各地大型商场超市,每天能卖出约3000公斤。
一业兴,百业旺。驼子村大力发展特色大棚蔬菜,有效拉动了全村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大棚蔬菜已成为村级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如今的驼子村,每个村民都在你追我赶比生产,用不懈奋斗换来了更加滋润的生活,也赢得了追求更好发展的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驼子村定会走出一条幸福、美好的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