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2251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希望的田野
——广水市余店镇古城村“花田故事”探访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朱巍巍 张波
沟渠纵横,花红草绿,瓜果飘香……近日,行走在广水市余店镇古城村绿荫掩映的村道上,记者看到,村子四周干净整洁,生态道路纵横相连,蔬菜大棚宛如玉带,处处感受到乡村振兴给这里带来的巨大改变。
近年来,古城村坚持以洁为先、以绿为底、以亮为韵、以美为魂,精心打造集生态农业、艺术田园、农耕文化体验、传统手工作坊、主题娱乐、休闲康养、旅游度假于一体的“花田故事”。
沿着“花田故事”一路前行,漆黑的柏油路面干净整洁。这是余店镇政府投资500余万元专门为“花田故事”修建的9公里循环公路,建成后路面宽度最高达8米。
离村部不远处,数十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绿油油的蔬菜生机盎然,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投资客商蔡君正满心欢喜地置身田间,查看蔬菜长势,见记者到访,便滔滔不绝地将他的“花田故事”讲述开来——
2018年春节刚过,余店镇党委、政府一班人便马不停蹄赶往武汉,为该镇特色产业“三白”蔬菜拓展销路。也是从那时起,“花田故事”埋下了伏笔。
“当时,我被他们的热情和真情打动了。”回忆起初识余店镇党政一班人的时候,蔡君显得十分动容。他们为“三白”蔬菜找销路的同时,还带着乡村振兴的梦想和“田园综合体”的初步设想。“要让老百姓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开开心心工作,高高兴兴养老。”时任余店镇党委书记吴军的这句话,让蔡君记忆犹新,他决计投资“田园综合体”建设,助力古城村乡村振兴。
当年清明节期间,蔡君带领武汉米团营养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实地考察了古城村及周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觉得不仅“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
古城村地处广水市西北部,位于余店镇区1.5公里,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萝卜、白黄瓜、大白菜“三白”蔬菜主产地。境内有西周时期的古城畈遗址,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情醇厚。
“我自己也是一名党员,乡村振兴不能全依赖党和政府,利国利民的好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蔡君在与余店镇党委、政府交流之后,一拍即合。从此,以古城村为中心的花田故事田园综合体开始落地建设。
金秋的古城村,天气骤凉。53岁的李合正在田园里给蔬菜除草浇水。他自小身体底子不好,但在田里干活的人中,数他最卖力。“我在这里干活,一年至少能挣3、4万块钱呢,比在外面打工强!”李合高兴地告诉记者。
除了李合外,附近村庄里还有很多农民在“花田故事”找到了工作。古城村村民何润吾是一名老党员,虽年事已高,但也在“花田故事”里干些轻松活。“咱们家乡就要变得更美了,我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
对于建设“花田故事”涉及到的土地和房屋问题,村民各执己见。虽然古城畈土地大多荒着,房屋大多空着,但是突然说要在自己的“地盘”搞田园综合体,村民们一时难以抉择。“乡亲们,咱们的地和房子放在那又拿不到钱,何不租给人家去经营呢!经营好了,在外面打工的乡亲们可以回家赚钱,古城美了出名了,咱们跟着受益。”何润吾和村干部一起给大家做工作、作表率。
“绝不让老百姓吃亏。”余店镇政府规划在“花田故事”内建周转房,给古城村村民免费居住。如今,古城村超过80%的房屋出租给了“花田故事”,土地流转1200亩,山林流转1207亩,流转金按协议已经发到村民手中。
村民们对打造“花田故事”全力支持,还编了一句顺口溜口口相传——“有花有田有故事,靠你靠我靠大家。”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记者与蔡君交流过程中,蔡君频繁提到要“以农为本”。
除了以农田劳作为中心的田间互动体验外,“花田故事”还设置农耕亲子项目、拖拉机驾驶、挖掘机体验、插秧育苗、打谷扬场等等,配合现代农田景观,形成互动体验型的大地景观。身怀传统技艺的农民也能在“花田故事”一展绝活,比如纳鞋底、剪纸、年画、铁匠、木匠、熬糖、腊货等,皆可现场展示与销售。
一间房、一堵墙、一块田、一口井、一家人,各自存放着深深浅浅的故事。田,以农为本;花,寓意美丽;故事则是文创,是艺术田园村落的灵魂。
一片花田带富一方老百姓,一则故事讲述一个新农村。在古城村不但能欣赏田园美景,还能体验农村传统文化,已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眼下,正是乡村旅游旺季,前来古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青山绿水和美丽村庄正成为村民迈上小康之路的有力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