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玉玲
这里是漳河和八一河交汇地,204国道、212省道贯其中,有一座桥叫八一桥。这里的河流清澈、环境干净整齐,通村通组水泥路伸进大山深处。这里古树参天,田野麦苗绿了春天,稻谷染黄秋天。这里是精品粮食订单村,它叫八一桥村。
走进三里岗镇八一桥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村庄依山而建,楼房平房大屋小屋错落有至,屋前香菇屋后板栗富了村民,美了乡村。田野里无论春夏秋冬,都是绿油油的麦子稻谷,没有空地荒田,一派兴旺景象。
今天的枝繁叶茂,是辛酸和汗水浇灌而成的,这里曾经“贫穷、落后、封闭”六个字涵盖此间的一切。
道路九曲十八弯,从龙潭冲到八一桥九公里的路程要过十一道河流,无论冬季夏天,村民出行都要脱掉鞋子,光着脚丫淌过冰冷的河水走出大山去买盐买油买生活用品,孩子上学更是一大难题,交通闭塞的局面,时时牵动着村干部的心。
看着村民鼓足勇气,将脚伸进冰冷的河水,过河后脚冻得失去知觉,红得像刚从土里刨出的红薯时,看着夏季红水洪水泛滥成灾,农田田埂被洪水啃开一条条“伤口”,泥沙肆虐地涌进稻田,将稻谷压倒在身下,狰狞地张开血盆大口,向村干部示威,嘴里喊着“你们任我宰割”。
此情此景,似一根弦,在村干部的脑海里紧绷得快要断裂:“作为村干部的我们心疼不已,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像狗一样撕咬着我们的心。”九十年代任村主任的桂景国眼里闪动着泪花,感慨地说。
“看着泛滥的河流,那条羊肠小路。修路,架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不然愧对村民,愧对每天赤脚上学的孩子,村干部就得为村民办点实事!”停顿一会的桂景国动情地继续着说到,似回到那不堪回首的艰苦年代:“修路,必须修路。”是村民的声音,是孩子的声音,更是村干部的心声。
九十年代中期,村里没有钱,没有挖机,但八一桥村有千余村民,千余双勤劳的手,我们用手挖,用肩挑。我们有锹,锄头,镐,有板车。八一桥村人拿出肩挑背驮,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创新生活,打通通外面世界的致富路。
大山里修路,比平原地带修路要困难得多,山高,路远,河流弯曲,而且要尽量绕开珍贵的农田是何等的艰难,每进一米就要劈山,每进一尺就要砌河,“再难我们也要坚持到底!”这是八一桥村村干部的信念。“无论多难,我们也要前行,修一米是一米,每前进一米就与外面的世界更近了一米。”这是八一桥村人的决心。
通过两个春、秋、冬,枯水季节,农闲时节,全员参与的大力治理,一条依山绕田而建的,能开进土三马,手拉机,骑自行车的“公路”基本形成。
“不能停留”,又一个声音似号角,催促着村干部继续前行。
那条洪水季节总爱祸害农田的河流,在八一桥村人的手下,也变得乖顺,堵住了吞食稻谷的“嘴”,让洪水乖乖地按照八一桥村人的路线奔流。河流上还建了四座小桥,村民出行,孩子上学从此不再光着脚丫,摸着石头过河了。
人们从小桥上,从土路上欢快地拖着香菇、板栗、麦子、稻谷、大豆奔向市场,回来时腰包里装着鼓鼓的“票子”脸上神采飞扬:“连做梦都笑出声来!”村民笑眯眯地说。“老桂一班人,为村民做件大好事!”另一村民指着变直了的路,变宽了的河手舞足蹈地说:“现在的路基,就九十年代中期老桂带领村民挖出来的,为后来的通村、通组公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村民感激地说。
现任村治保主任的高林,把八一村珍藏了多年的宝贝如数家珍地“亮”了出来。
2004年之后的几年里,村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国家补贴,村委会自筹,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率先修通了九公里通村水泥路。 通村通组公路像一条玉带延伸到八一桥村的村组。
现在的八一桥村,是一个三村合一的农业大村,常住人口3124人,水稻面积4145亩,通村公路15余公里,四米宽的通组公路已完成80%,通往郑家河的漳河流域治理改造4.4千米,为农业生产灌溉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年来,村委会一班人,一直在农田基本建设上狠下功夫,农田改造小田改大田 600余亩, 4145亩水稻田,无论春夏秋冬,走进八一桥村,田野里麦子,稻谷长势喜人,一片丰收景象,没有田里长树,长草的摞荒现象,为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村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小型农用机一应俱全,村民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停有手扶拖拉机,种植粮食再也看不见肩挑背驮手插秧的场面了!”村支部书记张大新边走边指着农户屋檐下的手扶拖拉机高兴地介绍着。
是呀,路边正在用盘子在地里撒着拌有红色肥料的稻谷种子的农家人,低头精心地抚育着秧苗。我好奇地走上前去问道:“您弄这些花花绿绿的大盘小盘干什么?”农家大哥见我走来,直起身子笑着对我说:“这就是在育插秧机的专用秧苗,到时候一块秧苗正好可以放在插秧机的盒子里,插秧机就会均匀整齐地,间距适宜地插在稻田里!”我笑着说:“以前的那种将谷子撒在泥里,发芽后再一颗一颗地移到大田里,好像叫季秧,长大后再扯起来栽到水稻田里的种植方法废弃了吗?”农家大哥哈哈大笑:“感觉你好长时间没来农村了,那种笨重的种植方法早废了,那样费时费力,产量低,人辛苦得要死,现在插秧实现机械化,人轻松,省时省力。”他用手擦擦额,眼睛望着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似看见一台台插秧机,正机声隆隆地在田间将嫩绿的秧苗排成一行行。我说:“难怪你们村没有一块空地荒地,机械化作业减少农家人的劳动强度,产量也不会减少。”
“我们村农业机械化已实现了90%,因此农民种粮的热情还是很高的,历年来粮食产量一直有增无减,被评为订单农业精品粮食供应村,每年向国家提供稻谷,麦子 1000余吨。”张大新自豪地说。
八一桥村,不仅是粮食种植“大户”,民生生态环境,植被面积,
绿化樟树,桂花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走在八一桥村的乡间路上,你能听见松柏,植被在讲叙这里的故事。
多年来,村干部鼓励村民,利用山高,空气清新,常年云雾缭绕这得天独后的原生态资源种植茶叶,景观树等经济作物,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你们看,那片茶山就是我们村的村民种的,现在正是采茶时节,今年的收入应该不会差。”顺着张大新手指的方向看去,几个山头绿缎子一样的茶山上,腰间挂着篓子的村民正聚精会神地采着嫩绿的毛尖茶,扑鼻的清新漂向遥远的城市........。
“我们村九十年代初期村集体投资,利用龙潭冲水库位置高,水清澈的资源,率先实现了自来水引到家家户户,让农民享受了城里人的自来水生活。村里高压电全村全覆盖、危房全改造、贫困群体、残疾人、低保对象精准到位,不落一人。”张大新辦着指头叙说着这里发生的人和事,眼前那走村串户做工作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眼前。
“2021年我们村正在筹备置办粮食凉晒烘烤机和小型农用机,为村民在阴雨季节收割粮食排忧解难。继续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多做实事,通村公路扩宽改直4公里,宋家畈小桥尽快完工投入使用。”张大新遥望远山远水,一脸凝重,感到肩上的担子旬旬的,任得而道远。
从张大新脸上,我读懂了这里为什么田野没有摞荒,乡村处处可见新建的楼房,是这些基层干部,为村里的发展,为村民致富做长远的计划和打算,实实在在地做实事留住了村民种植粮食的心,守住了乡村的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