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村民大胆实践
——记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随县新街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何明强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陈云
随县新街镇联合村,面积大、人口少,“十年九旱”。
此前,这里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村集体“一穷二白”,村干部工资“打白条”,近半数村民陆续迁出。
如今,这里扶贫产业遍地开花,村民迈上“致富路”,村集体年收入过30万元,村容村貌大变样。
改变,是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村党支部书记何明强带着村民大胆实践闯出来的。
因地制宜,林果产业富了村民口袋
油桃、李子、沧州贡梨、红心猕猴桃、蓝莓、房县大樱桃、油橄榄……4月19日,走进联合村,随处可见成片果林,品种之多令人颇为惊讶。
联合村是典型的旱包子村,传统农业收入不稳,加之交通信息闭塞等,2000年后数年间,全村人数锐减过半。2014年底,仅有1200多人的联合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222人。30岁出头就加入村“两委”班子的何明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脱贫战役打响,何明强意识到特色种养迎来大好政策机遇。此前,村里不少村民种有油桃,收益可观。带领贫困户脱贫,何明强首先将目光放在了油桃产业上。
进湾入户耐心劝说,仔细算经济账,在脱贫政策帮扶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纷纷改种油桃。何明强从枣阳请来技术员,每年为新种植的贫困户免费讲解种植技术。油桃产业为贫困户带来了希望。3组脱贫户刘光军种桃12亩,年均收入近7万元,2016年底成功脱贫。
2019年,根据市场行情变化,何明强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走四川、赴河南,前往省内外多地考察,先后引进李子、贡梨、猕猴桃、蓝莓、樱桃等产业,带着村民大胆实践。种新品种,存在风险,何明强便和村干部带头试种。再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或“大户+基地+农户”等模式大面积推广,村民或以土地入股得股金,或流转土地得租金,再去基地务工得薪金,带动100多名贫困户就业增收。
如今,联合村种植各类果林近4000亩。多年发展,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年人均收入翻了数番。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2020年达到30多万元。
“村里这些林果基地从今年开始将逐渐进入丰产期,带来更多收益。”驻村第一书记梁东介绍。
精准帮扶,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战役打响之初,何明强认真遍访贫困户。加之本就熟知村里人和事,全村所有贫困户的精准帮扶路子,他在心里一早便有了盘算。
6组村民潘良军家因学致贫,想养牛改变现状却无启动资金。何明强了解他是个勤快有闯劲的人,便和扶贫工作队为他申请到了15万元的小额无息贷款。这些年潘良军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家里盖了新房,买了小车,每年收入20多万元。在村“两委”鼓励支持下,依托“桃鸭鱼”三项组合产业,1组的乔问州夫妇成为全镇脱贫标兵。
19户贫困户散居在村边缘,用电、吃水、购物、就医都极不方便,易地搬迁迫在眉睫。村里选定的搬迁地有3家村民的祖坟。何明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请来村民家中长辈,反复做思想工作,易地搬迁工程终于顺利开工。2016年12月底,19户40人搬进新房。次年,村委会将搬迁点命名为“幸福湾”。
幸福湾附近,有村委会、卫生室、便民商店,还有新建起的小游园和文体广场,水、电、网线通到家。搬迁户刘珍珍感叹:“住在幸福湾真幸福啊!”
何明强介绍,既无劳动能力又不属于政策兜底的贫困户,虽是极少数,却是村里最让人操心的。原贫困户毛光胜胳膊残疾干活不便,何明强介绍老两口去村里香菇基地剪香菇腿等,干些力所能及的事,隔几天便上门看望。
2016年底,联合村整村脱贫出列。
接续发力,乡村振兴正当时
整齐划一的易地搬迁新居、宽阔干净的村级公路、大小成片的各类果林、精心打造的文体广场……如今的联合村,有了新模样。
整村脱贫出列后,何明强着手将脱贫攻坚与推进乡村振兴同步推进。自2017年以来,联合村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硬化7.8公里的通组公路,在道路两旁种植景观树,并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治理,购置垃圾桶、修建垃圾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的每一处改变,都凝聚了何明强等人的心血。2015年,何明强查出患直肠癌,在手术化疗6次、身体稍微恢复后,他又开始连轴转投入工作中,家里人着急却劝不住。“我生在联合村,长在联合村,这里是我的家乡,村民都是我的乡亲,只要大家日子过得好,我就觉得值!”采访中,农民模样、话语朴实的何明强动情地说。去年,何明强获评市级“劳动模范”。
村里的未来发展之路,何明强和村“两委”一班人也有着规划。“依托各类林果基地和青山绿水好生态,发展赏花摘果的乡村旅游,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何明强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