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2235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随县论坛讯 (通讯员王春霞、苏明)春回大地,芳草又菁。3月9日上午,市资助中心组织随县、广水、曾都区相关领导到校观摩我校学生资助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新成果。
各位领导先后观看了学校资助工作展板,翻阅学生资助档案,参观了学校资助工作办公室,欣赏学校编钟艺术团民族器乐合奏节目。优雅整洁的校园环境,精彩纷呈的活动展板,装帧精美的资助档案,大气磅礴的器乐合奏均给大家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学生资助,责任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过去的一年,在市、区资助中心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进展,多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让贫困学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感受到学校、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引导学生立志成才。2021年伊始,学校喜获随州市“学校资助标准化建设”荣誉称号。
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打造资助工作“倍增器”
一直以来,我校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江波为组长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健全资助工作制度与组织架构,定期召开资助工作联席会议,及时坚决学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每学期,学校领导亲自督促,学校工会、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全程参与,各班班主任对标组织严格落实。学校资助工作专班组织教师走村入户调查摸排,精准把握不遗漏一人。结合摸排情况,学校积极组织教师根据不同困难学生的实际,“一生一案”制定有效措施,精准施策。对贫困家庭学生,要按规定及时落实国家有关资助政策,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家庭生活困难,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教师的真诚关爱,得到有效帮助和精神鼓舞,顺利渡过难关。
全面落实政策规范程序,编织精准资助“信息网”
每学期,学校通过宣传横幅、电子屏、橱窗、家长会(信)、公众号等途径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学校结合网络大数据比对,按照个人申报、班级评议、学校审核、划分类别、张榜公示、资金发放等流程,确保资助资金通过农行一卡通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让宝贵的资助金发挥最大价值。
每学年,学校把“精准资助”理念贯穿于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在资助对象上确保精准,将建档立卡、残疾学生、低保家庭等人群纳入资助全覆盖范围。坚持应助尽助,确保资助不遗漏、资助不冒领,真正达到“资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育人效果。
为此,学校通过各班上报的信息,汇总后与资助系统数据比对,查漏补缺;完成助学金发放后,将发放信息录入资助系统,便于上级核实,若有遗漏的及时上报核实后迅速补发到位。
引导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绘就资助育人“同心圆”
资助育人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已形成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在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倾斜,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每学期,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演讲、爱心捐助、同伴互助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诚信、友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他们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以“资助育人、资助成才”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挖掘资助育人成才典型事例。在经济帮扶的同时,我校也十分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帮扶工作。为每一名贫困家庭学生都安排有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一帮一”教师。除了每月一次的入户家访之外,帮扶教师还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怀感恩,立志成才。
积极拓展爱心帮扶渠道,搭建社会资助“连心桥”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民生的崇高事业,也是实现中国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学校在曾都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帮助指导下,在做好国家助学项目的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找富商、联老乡”等方式,主动为贫困学生牵线搭桥,争取社会爱心机构、爱心人士的资助。
为掌握贫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我校每学期发放调查问卷2000余份,将贫困学生本人、家庭、监护人等基本情况登记备案,详细记录贫困学生的身体情况、生活状况、兴趣爱好、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教师评价等信息,并与团市委征集的红领巾“微心愿”对接,为社会资助提供了一张“爱心地图”,让更多的贫困学生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无私关爱。
此外,学校十分重视资助档案建设,完善硬件改善办公条件。每学期,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对学生资助工作档案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装订成册、装帧精美;在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单独设立学生资助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扫描复印一体机、空调等必要办公设备,布置张贴资助工作制度、宣传画,摆放休闲沙发、绿植等物件,为前来办理学生资助工作的家长提供温馨的环境。
进入新时代,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