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1|回复: 0
收起左侧

孩子教育不能简单拿“付钱”当“付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6 09: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济兼
  一段时间以来,孩子因与家长沟通不畅而自杀自残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对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也为家长反思自身教育方式敲响了警钟。事实上,一些家长对孩子物质上舍得投入,自认为对孩子“付出”很多,却恰恰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
  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是一些家庭特别是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普遍做法。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便在物质上加倍地补偿孩子,希望通过物质奖励补偿对孩子教育的亏欠,其效果却适得其反。一些孩子的学业表现与家长期望上有距离,有的甚至酿成悲剧。不久前,武汉市某中学一学生因玩扑克被请家长,在挨了母亲几记耳光之后,从楼上跳下,结束了自己14岁的生命。类似的案例既暴露出孩子心理上的脆弱,也暴露出一些家长的共同困惑。
  单纯物质上的保障,并不能代替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更不是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也是一些家长认为自己明明很爱孩子,但孩子却不领情的原因所在。对待少年儿童的教育,家长不能简单地把“付钱”当成“付出”,纵然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动辄可以将几百万、上千万元资金投向学区房,可以将几十万元资金投向兴趣班,也无法弥补亲子关系上“没有时间”、重说教而少沟通、重批评教育而少平等交流所带来的“心理裂痕”。
  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一个人从出生到融入社会,如何建立对事物的认知、对价值的判断,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信息交流反馈的长期过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引导不可缺席。应该说,在物质生活已经相当丰富的今天,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远比父辈优厚,可是由于信息爆炸、观念多元、竞争激烈,今天的孩子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一点也不亚于父辈。来自家长物质上的付出效果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心理上的正向引导却面临短缺。
  相比于“物质抚养”,对孩子的“心理关怀”对家长的要求更高。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家长不去摸索孩子的心理成熟规律,不去寻找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精力,一些人甚至还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依着“我们当年就这样”的思维惯性,以为物质上满足了孩子,就可以对孩子指手画脚,这自然不能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要。
  实现良好的“心理抚养”,基础前提是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归根结底就是六个字:第一是“尊重”,一些家长感慨孩子早早地出现叛逆,却不知作为有意识的生命个体,少年儿童也需要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自身尊严;第二是“信任”,有效建立与家庭成员、老师、伙伴的信任,对孩子养成稳定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是“沟通”,教育绝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平等对话、良好沟通,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是衡量家长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