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4680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介于两汉与隋唐统一国家之间一个长达约4 个世纪的分裂割据时期,其间只有两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在这一时期内,政权更替频繁,政区设置重叠,人口移动不定,民族杂居融合,随州同样经历了这一长期历史动荡过程。不仅如此,这一时期各个政权的分立对峙,大体上表现为南北对抗,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结合部,又属南北交通线上的战略要地,因而长期处于各个对立政权的争夺之中,政区变更尤其复杂纷纭,人口流徙与民族关系也极具特色。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资料相对贫乏,有关今日随州地区的史料更是稀少零碎,但我们细绎有关材料,仍能描述出随州在这一时期的历史面貌。这不仅使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随州,也可以使我们对这一时期历史整体的把握更为准确。
一、由县而郡:西晋随郡的设置
东汉末动乱,随县作为荆州南阳郡的属县,为荆州牧刘表所控制。赤壁之战(208年)后,随县地为曹操获取。三国魏政权建立(220年),魏文帝曹丕曾分荆州南阳郡置义阳郡,随县分隶于义阳郡,不久又废义阳郡,随县还隶于南阳郡《宋书》卷36《州郡志二》“义阳郡”条称:“魏文帝立,后省。”置、省时间不详。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19考三国魏义阳郡在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即已存在,明帝景初元年(237年)犹存;又考其属县有新野、棘阳、若阝、叶等。今按西晋复置义阳郡,有随县,当因魏旧。
西晋建立的同年,即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复分南阳郡东部12县置义阳郡,治于新野(今河南新野),随县为其中之一《晋书》卷15《地理志下》“荆州·义阳郡”条称:“太康中(280—289年)置,统县十二。”中列有随县,并称“故随国”。《水经注》卷30淮水注引阚(马因)语:“晋太始中,割南阳东鄙之安昌、平林、平氏、义阳四县,置义阳郡于安昌城。”无随县。《太平寰宇记》卷141称:“晋太始元年置义阳郡,居新野。”按:《晋书》卷37《司马望传》称:“武帝受禅,封义阳王,邑万户。”则义阳郡置于泰始(“泰”与“太”通)为实。又同卷《司马整传》称:“武帝以义阳国一县追封为随县王。”是随县隶于义阳郡之证。前引《水经注》引阚(马因)语,谓时义阳郡治安昌(今随州西北与枣阳毗邻地区);同书卷28沔水注中亦称:“(洞口)水出安昌县故城东北大父山……故义阳郡治也。”今从《晋书》及《太平寰宇记》作新野。晋武帝追封宗室司马整为随县王,司马整之子司马迈继承爵位;太康九年(288年),又将随、平林二县从义阳郡分出,置随郡,进封司马迈为随郡王,随郡正式设立《晋书》卷37《司马整传》。随郡所辖随县地当今随州市《水经注》卷31氵员水注称:氵差〖HT5”〗水又东南迳随县故城西,……又南流,注于?,……?水又迳随县南、随城山北而东南注。”“随城山北”之随县为今随州市区所在,“随县故城”据石泉先生考证,“当在今随州西北三四十里,厉山店西南、安居店(旧安贵镇)北之氵差水东岸,北距唐县镇(也在氵差水东岸)约五六十里处”,亦即南北朝以前随县治地。见其《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第92—94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平林县地当今随州市东北百余里处清同治《随州志》卷2《沿革》所附考证。其时,当今随州境北部的新城镇一带置有义阳县,当今随州西北唐县镇一带置有氵厥西县,二县并隶于义阳郡,不属随郡管辖。今随州西北、西南一些地方则分别受隶于义阳郡的安昌即东汉章陵县,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改、蔡阳二县(县治并在今枣阳境内)管辖。
?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地方实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西晋随郡的正式设置,使之从第三级的县上升为第二级的郡,从而在日后的政治、军事生活中得以发挥更大的影响。
?
东晋仍置随郡。晋孝武帝太元七年(382年),随郡太守夏侯澄之率军与振武将军桓石民败前秦来犯之军于漳口(今湖北安陆县境)《晋书》卷74《桓石民传》。经西晋末丧乱,人口流徙,平林县这时已从今随州东北迁至今西南柳林镇一带,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在这里修筑新城,作为平林县治所《水经注》卷31氵员水注。
二、南朝宋、齐、梁时随郡的战略地位
南朝宋时(420—479年),随郡下辖随、永阳(治地在今湖北安陆县北境)《隋书》卷31“安陆郡·安陆县”条、阙西(地当今随州唐县镇)、西平林四县,阙西、西平林均为宋末新置,西平林辖地不详。宋顺帝〓明二年(478年),一度改称随阳郡,随县亦改称随阳县《宋书》卷36《州郡志二》“司州·随阳太守”条称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改名,同书卷10《顺帝纪》称〓明二年十一月改。考诸史实,以《顺帝纪》为正。南齐称随郡,下辖随、永阳、阙西、安化(地当今随州何店镇)四县。宋、齐时多次将皇帝子弟封于随郡: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六年,改封第六子广陵王刘诞为随郡王;宋顺帝刘〓〓明二年,改封弟南阳王刘(岁羽)为随郡王;齐武帝萧赜永明元年(483年),封第八子萧子隆为随郡王。这些都反映出随郡在当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
除随郡外,宋、齐时置于今随州地区或统有其部分地方的还有众多当时称为“左郡”或“蛮左”的郡县,其中确切位置可考者有北随安左郡,地当今随州市西北,下辖济山、油潘二县。此外,还有东新安左郡,下有南平林、平林等县;东义阳左郡有永宁、革音、咸清、永平等县;东随安左郡有西随、高城、牢山等县。这些郡县统辖当地蛮族群众,统隶于雍州(治今湖北襄樊市)的宁蛮校尉府。
?
由于宋、齐二代内部政治斗争的发展及南北朝南北对峙形势的变化,随郡的政治地位和战略地位均急剧上升,这一时期随郡隶属关系的变化便集中地反映了这种事实。
?
东晋时,随郡隶于荆州。当时荆州基本上统辖今湖南、湖北全境,出任荆州刺史者常常借机扩展自己的势力,甚至总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全部军事大权,进而威胁下游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南朝宋初年,规定只有皇室近亲才能出任荆州刺史。宋文帝刘义隆便是从荆州刺史任上入建康当上皇帝的,他统治的后期,开始着手削弱荆州的势力。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分荆州襄阳、南阳、顺阳(治今河南淅川西南)、新野、随五郡隶于雍州。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又进一步削弱荆州,将东晋及宋前期置废不常的湘州稳定地设置起来,统今湖南地区;又于荆、湘二州间分郡置郢州(治今湖南岳阳市),随郡这时又改隶于郢州。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465年),复将随郡从郢州划归雍州;宋后废帝刘昱元徽四年(476年),又将随郡从雍州划归治于义阳(今河南信阳市南)的司州《宋书》卷37《州郡志三》、卷36《州郡志二》。南齐、梁二代亦均隶于司州。
?
随州隶属关系在南朝宋中后期的几次变更,反映了当时既要削弱荆州又需要加强江汉地区对北防御的矛盾。东晋十六国时,北方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兴废不常。东晋在北方总是基本上能控制住南阳盆地和淮河一线,甚至常常利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衰弱之机,把防线推进到黄河南岸,汉江流域的北防任务又基本上由总揽长江中上游军事指挥权的荆州刺史负责,江汉地区相对平静,随郡一带在北防中的战略地位因此未能凸显出来。刘宋建立不久,北方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便统一黄河流域,并越过黄河,稳步向南推进。刘宋的北方边境从初创时的黄河南岸向南阳盆地及淮河一线退缩。在边防告急的形势下,刘宋时为削弱荆州,分割州郡,又使江汉地区统一的防御力量削弱。
?
宋文帝在试图削弱荆州的同时,亦开始建立以雍州为中心、包括整个汉江流域的北防军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处于汉江流域北沿及南北交通要道的随郡地位相当重要。元嘉二十年(443年),宋文帝任命萧思话为持节,监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南阳、竟陵、顺阳、襄阳、新野、随六郡诸军事,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宋书》卷78《萧思话传》;次年,又让第三子武陵王刘骏以都督的身份出任同样职务。“自晋氏江左以来,襄阳未有皇子重镇,时太祖欲经略关、河,故有此授。”《宋书》卷6《孝武帝纪》。元嘉二十六年,宋文帝又命第六子随郡王刘诞为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雍州刺史。“上欲大举北讨,以襄阳外接关、河,欲广其资力,乃罢江州军府,文武悉配雍州,湘州入台税租杂物,悉给襄阳。”《宋书》卷79《刘诞传》。襄阳重镇因此形成,雍州逐渐取代了荆州在对北防御中的地位。当时梁州及南、北二秦州辖地基本上均在今陕西汉中地区,梁州辖区还包括今湖北西北的竹溪、竹山、房县、?西等地,与荆州北境相接。宁蛮校尉总管汉江流域各蛮族聚居区。竟陵郡地当今湖北随县,战略地位亦相当重要。宋文帝将荆州北部特别是随、竟陵二郡的军事指挥权交由雍州刺史领导,并让其兼管梁、南北秦三州军事,从而利用当时都督区的灵活配置,解决了削弱荆州与加强对北防御的矛盾。
?在以雍州为中心的包括整个汉江流域的北防战略中,随郡及其毗邻的竟陵郡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因而后来随郡行政隶属关系虽迭有变化,但该地的军事指挥权始终为雍州刺史拥有。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将随、竟陵二郡划归新置的郢州,但雍州刺史例兼郢州之竟陵、随二郡军事其例先后见《宋书》卷78《刘延孙传》、卷72《刘休茂传》、卷80《刘子仁传》、卷81《刘秀之传》、卷80《刘子勋传》、卷72《刘休若传》、卷84《袁凯传》。宋后废帝元徽四年随郡改隶司州后,雍州刺史又例兼司州之随郡军事,南朝齐、梁无不如此宋末及南齐例见《南齐书》卷25《张敬儿传》、卷38《萧赤虎传》、卷35《萧铿传》、卷24《张〓传》、卷45《萧缅传》、卷26《陈显达传》、卷40《萧子懋传》、卷30《曹虎传》、《梁书》卷1《武帝纪上》;梁朝例见《梁书》卷22《萧伟传》、卷24《萧景传》、卷23《萧藻传》、卷9《柳庆远传》、卷22《萧秀传》、卷4《简文帝纪》,《周书》卷48《萧〓传》,《梁书》卷34《张缵传》。
?
不过,梁代今随州地区的形势和宋、齐二代大不相同。南齐永明十一年(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确保洛阳安全,北魏向南发动了一系列攻势,汉江流域成了南北争夺的焦点。南齐末,汉江以北原受雍州管辖的南阳、新野等五郡为北魏攻占。永元二年(500年),北魏将领桓道福率军进袭随郡,被南齐随郡太守崔士招击败《南齐书》卷57《魏虏传》。梁天监二年(503年),北魏大将元英率军进攻北魏曾数次围攻而未能攻克的司州治所义阳,梁司州刺史蔡道恭死守半年而援军不至。次年,北魏攻占义阳,进而占据黄岘、武阳、平靖三关(地当今河南、湖北二省交界处,随州市西北、湖北应山县北境)。治于义阳之司州自宋末以来一直管辖随郡,“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常为边镇”《南齐书》卷15《州郡志下》“司州”条。义阳及三关易手后,梁于今黄陂县北重置司州,随郡仍受其管辖,但北魏也占有今随州西南地区,置南郢州,下辖南遂安、北遂安二郡,并经常用官爵收买梁控制区的蛮族首领,向梁随郡及其以南地区渗透。北魏灭亡后(534年),今随州一带又成为梁及继北魏兴起的西魏和东魏政权争夺的主要地区之一。?
为加强对随州一带的控制,安抚当地在南北争夺中叛服不常的蛮族首领,梁在今随州地区的行政建制猛增。除原有的随郡外,又分随郡东部部分地区置应州,下辖永阳一县(地当今湖北应山县西北);在今随州市东北置土州,下辖东永宁、西永宁、真阳三郡,下有左阳、石武、阜陵等县;在今随州市西部置北郢州,下有崇义郡及定阳、梁安等县;在今厉山镇置有北随郡;在今高城镇、万店镇一带置有上明郡、永川郡。 三、西魏北周时期的随州
梁中大同元年(546年),梁武帝任命其孙岳阳王萧〓为持节,都督雍、梁、东益、南北秦五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西中郎将,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出镇襄阳。萧〓父萧统为梁武帝长子,梁初被立为皇太子,后病死,梁武帝又改立第三子萧纲为太子。萧〓兄弟本希望在父亲死后继立太子,因而心中不平。萧〓见祖父梁武帝萧衍衰老,朝政紊乱,有乱亡的征兆,因而散家财招纳侠客死士达数千人。及出任雍州刺史,掌北防军事重任,“以襄阳形胜之地,又是梁武创基之所,时平足以树根本,世乱可以图霸功”《周书》卷48《萧〓传》,积极培育自己的势力,伺机夺取政权。
太清元年(547年),梁武帝又任命第七子湘东王萧绎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镇守江陵(今湖北江陵),将萧〓置于萧绎的控制之下。次年,萧绎任命自己的亲信张缵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北秦、东益、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平北将军,宁蛮校尉,以取代萧〓的军事指挥权。张缵因故于太清三年才抵达襄阳,而这时侯景已攻陷梁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萧〓见天下已乱,拒不解职,将张缵及其部下软禁于襄阳城西的白马寺中,起兵进攻萧绎《梁书》卷34《张缵传》。萧〓兵败,转而向西魏称臣。
?
梁内乱及长江中游方镇间兵戎相见,为当时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的西魏(535—556年)向南发展提供了条件。西魏任命大将杨忠为都督汉江流域十五州诸军事,伺机进取。杨忠兵抵随郡,随郡太守桓和拒不投降。杨忠打算避开随郡,首先进攻依附萧绎的梁司州刺史柳仲礼。其部将泉仲遵认为,即便越过随郡攻下司州(治今湖北黄陂县北),桓和亦不一定就会投降;如果司州攻不下来,随郡与之相呼应,将使西魏军首尾难顾,必须强攻随郡《周书》卷19《杨忠传》,卷44《泉企传泉仲遵附传》。杨忠从其计,泉仲遵率部下奋勇攻城,将随郡攻下,生擒桓和。于是,“所过城戍,望风请服”《周书》卷19《杨忠传》,梁安陆(今湖北安陆境)、竟陵(今湖北随县境)守将均主动降附西魏。时在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
?西魏攻占随郡,形势还未完全安定下来,在随郡、安陆一带有影响的豪族段珍宝、夏侯珍洽等密谋推梁武帝第六子邵陵王萧纶为主,联络北齐,试图将西魏军队逐出随郡、安陆。杨忠奉命将他们扑灭《周书》卷19《杨忠传》。西魏稳定地控制随郡后,将其行政建制升格为州,任命黄道玉为随州刺史。黄道玉统治残暴,随州人吴士英等奋起反抗,击杀黄道玉,并聚结武装。西魏将领权景宣致信吴士英,伪称吴士英等诛除黄道玉有功。吴士英等中计,相率向权景宣投附,权景宣将吴士英逮捕处死,将其部下解散。西魏又改称随州为并州,任命权景宣为并州刺史《周书》卷28《权景宣传》。〗至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又恢复随州原名。今随州地区便从西晋以来郡级行政机构上升为中央下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随州”之名就此产生。
?
西魏及随后的北周(557—581年)时期,在今随州地区的行政建制复杂而混乱,名称亦时常变更。西魏时,除随州外,在今随州境内还置有冀州、恒州、肆州、南郢州、款州、?州、土州等七八个州。后改款州为?水郡。西魏废帝三年,又改冀州为顺州、恒州为均州、肆州为唐州、南郢州为归州《周书》卷2《文帝纪下》。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将均州、州、归州裁并入唐州之中《周书》卷5《武帝纪上》,今随州境内仍随、顺、土、唐四州并置,它们又各领郡、县,加上今随州东北一带当时隶于应州(今湖北应山县境内)的1郡2县,共约有12郡、16县由于一些郡所领属县不可考,这里所列16县只是一个大约数字。南北朝后期,地方行政机构因种种原因急速膨胀,“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以致“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书》卷46《杨尚希传》。更有甚者,“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从西魏北周时今随州境内行政建制亦可知上述说法并非夸张。
?
王仲荦先生对西魏北周的行政地理有过详尽考证,兹据其研究,将北周时在今随州境内的行政建制及地理位置列表于下参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8月第1版: 由于考虑到杨忠在夺取随州时所建立的功勋和随州地理区位的重要,在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封杨忠为随国公。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杨忠去世,其子杨坚继承了随国公爵位。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周宣帝宇文云死去,杨坚因女为宇文云五皇后之一的天元大皇后,得以辅佐宇文云年仅7岁的儿子宇文阐,独揽朝政。同年十二月,杨坚的爵位升为随王。次年二月,杨坚废黜北周静帝宇文阐,自立为皇帝,即以“随”为国号,又因“随”字中有意为“走”的“辶”旁,不吉利,所以改“随”为“隋”。历史上早已有之的随国几经变迁,又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统一王朝的国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