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697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练洪洋
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文化中,“父”与“严”如影随形,“严父”乃常见范式。当父亲血液注入狼性,成为“狼爸”,一些“慈母”也开始“变脸”,变成“虎妈”。社会对于这股“复古风”表情不一,家长阵容暗羡者众,教育专家、有识之士则不免忧心。
孩子取得好成绩,上一所名牌大学,只能算是学业成功,然而,它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成功的所有内涵吗?学业成功也许有助于孩子谋个好职业,毕业后跻身社会上层,这对于孩子固然很重要,但与事业成功、人生幸福未必有必然联系。事实证明,情商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更为重要。“虎妈”“狼爸”所施的专制型教育,杀伤最大的,恰恰是对孩子一生来说最宝贵的情绪能力。幸福人生除了个体生存,还需要有良好人际关系、高度合作精神与正面社会评价等。孤独长大的孩子,在群体意识、合作精神与利他主义上难免有缺陷。
当“虎妈”“狼爸”,似乎出自好心、爱心,可有没想过孩子感受?几年前,网络曾出现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在一份内部流传、名为“父母最让你不能忍受的行为”调查报告中,得票最多一项是“经常打骂羞辱孩子”。对于视打骂孩子为父母权利的家长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孩子是你随意处置的私人财产吗?纪伯伦在《先知·论孩子》中说“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看似绝对,但从权利角度,有时还真是这样。
“虎妈”“狼爸”流行,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传统家教文化之外,还有数重:一是社会优质资源短缺、竞争激烈。孩子从娘胎就开始“起跑”,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啻于一副“紧箍咒”,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吃亏”,只好使出十八般武艺。二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庸俗成功学。不管你如何教孩子,只要孩子考上北大、清华,毕业后进一个好单位,你就是成功的。三是不正确的父母之爱。一些父母认为,只要对孩子好,不管手段什么,都是合理的、正当的,“虎妈”“狼爸”与溺爱型父母都是这样。四是轻视家庭教育方法学习。有多少父母愿意学习、粗略掌握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父母是如何管教自己的,自己就如何教孩子,棍棒教育于是呈现代际传递。
复旦一位教授与该校“问题学生”接触及反复谈话后,指出“教育家长”才是中国教育最大问题。的确,教会广大家长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家长,其意义不亚于为学校培养几位名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