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4|回复: 0
收起左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旱包子”村的小康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6 09: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旱包子”村的小康路


——随县澴潭镇刘庙村产业发展纪实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琴 见习记者 杨仪凡 通讯员 席玮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旱包子”村的小康路旱包子,油茶基地,贫困户,两委,做大做强
  8月16日,随县澴潭镇刘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地武、陈方红夫妇正在忙着查看蜂巢。夫妇俩在2015年实现脱贫,目前养殖了50多箱中华蜜蜂,通过出售蜂蜜致富,生活如蜜一般甘甜。
  很难想象,几年前的刘庙村,因水资源贫乏,被称为“旱包子”,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是典型的偏远穷村。
  穷则思变。该村村“两委”一班人主动谋划,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让户户有发展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2019年,该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阔步迈上小康路。
  “引”进来的龙头企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旱包子”村的小康路旱包子,油茶基地,贫困户,两委,做大做强
  蓝天上,云卷云舒;青山间,茶果满枝。在刘庙村慧勤公司油茶基地,最早种植的1500余亩油茶已经进入丰产期。
  慧勤公司总经理曹永楷介绍:“今年这批丰产油茶每亩产值将达到4000元,其它批次油茶将逐年增产,加上山楂、工业紫薯等其他收入,预计基地今年总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
  2010年秋,该村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市级龙头企业随州市慧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落户。目前,慧勤公司总投资已达5000余万元,开挖改造低产林种植油茶、山楂等经济林,建成种植基地1.1万余亩,村民利用土地、林地及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分息及到公司务工等方式,创收增收。
  62岁的贫困户张新荣,丈夫在2018年不幸去世,家中收入主要靠她长年在油茶基地务工。她说:“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收入不低,还能照顾家里,非常感谢慧勤公司!”
  慧勤公司常年聘请70余名农户在公司务工,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9年来,该公司仅劳务用工支出一项就达700余万元,为带动贫困户如期脱贫和村民致富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
  在改造低产林、发展油茶等经济林的同时,慧勤公司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19年秋,刘庙村村“两委”同慧勤公司共同谋划,决定以“村企合作”的形式投资50万元兴建年循环养鸡5万只的养殖基地。日前,第一批鸡已全部出栏。
  该村党支部书记赵明国介绍,目前,村“两委”正和慧勤公司积极筹划,到年底扩建养殖规模至10万只,逐步将此产业做大做强,力争成为该村支柱产业之一。
  “干”出来的水果产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旱包子”村的小康路旱包子,油茶基地,贫困户,两委,做大做强
  7月底,村里种的锦绣黄桃集中上市,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水果价格低迷。
  年轻的村干部毕昆有一手,他不仅自己通过抖音卖桃,还邀请“山哥”“高露”“闻王阳光”等网红大咖现场带货,果大、汁多、味美的黄桃受到买家一致好评。
  留守妇女田继萍,独自一人照顾家中桃园,可是眼看桃子丰收了,却变不成现钱。毕昆了解后,以高于市场价收购。田继萍坦言:“本地桃价这么低,如果不是毕会计帮忙,今年的桃子只能烂在地里了!”
  20多天内,毕昆通过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把黄桃远销北上广,共计销售黄桃5000余单,为村民带货数万斤,销售额近20万元。
  为了重新擦亮刘庙村水果招牌,该村2019年成立了刘庙水果专业合作社,与随县水果协会开展合作,以集体名义征地入股到刘庙水果专业合作社,并由合作社统一开展土地深翻、种苗提供、技术服务等,采取集中经营、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全村水果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主要种植黄桃、油桃、大白桃等品种,果树下套种西瓜500余亩。近一半的村民和贫困户利用土地、资金入股或参与种植,待果树进入盛产期后,预计每年可为村民和集体增收500万元。
   “抢”出来的香菇产业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旱包子”村的小康路旱包子,油茶基地,贫困户,两委,做大做强
  8月16日,骄阳似火。刘庙村香菇基地20多个大棚早已覆上了一层黑色遮阳网。大棚内铺设的水管正在不断喷着水雾,进行降温。
  在棚内查看菌袋情况的香菇种植大户刘新山说:“现在正值高温,水龙头每天要喷10多个小时。好在已经立秋,胜利在望了。”
  香菇基地是刘庙村的又一重要产业。2019年,该村投资200万元新建20万棒的香菇基地。去年底,基地大棚正式投入营运。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供应商无法如期供货,最佳种植期眼见错过,该村“两委”多方求援,最终协调了澴潭镇两家香菇制棒企业开足马力,日夜赶工,20万袋香菇如期制棒、接种到位。
  为了让村民和贫困户打消顾虑、积极参与,赵明国带头承包了一个大棚,种植了1万袋香菇。在他的带动下,有5户贫困户承包了大棚香菇种植,其中刘新山、赵军等种植达到1万袋规模的贫困户,还得到了村里5000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奖补。
  该项目采取“村集体+大户+村干部+贫困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分棚管理,统一技术指导。预计每年可为种植户增收3至5万元,为集体增收15万元。
  当前,村“两委”仍在多方筹集资金,计划年底前建一个年产100万棒的香菇制棒基地,做大做强村级香菇产业。
  赵明国对未来充满信心:“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只要选对产业,就一定能够做好,力争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