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2|回复: 0
收起左侧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稻田养蛙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17 09: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稻田养蛙忙


——曾都区府河镇涢潭铺村生态养蛙记



  随州日报见习记者 杨仪凡 通讯员 沈腾
  八月,暑热难耐。曾都区府河镇涢潭铺村的稻蛙养殖基地热闹非凡,放眼望去,数不清的青蛙在稻田里蹦来蹦去,绿油油的稻苗随风摇曳,一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醉美景象。
  基地的主人叫周开军,53岁,是土生土长的涢潭铺村人,以前一直在外务工。2018年,在朋友那里首次接触到稻蛙养殖,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回家乡创业。他曾多次到上海、浙江一带考察,学习养蛙技术。回家后,流转土地25亩,成立宇航黑斑蛙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工人雇佣到挖掘蛙池、拉设防逃网,培育蛙苗,整整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谈起稻蛙生态种养模式,周开军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他告诉记者,这是一种环保无污染的种养结合模式,水稻遮荫,可提供稻田蛙良好的栖息场所,还原生长环境,保持稻田蛙原有的色泽和口味。稻田蛙又是稻田的捕虫能手,它们的排泄物可作为稻田肥料,种出来的稻谷无化肥、无农药、纯生态,这种米煮出来的饭特别香甜。
  周开军笑呵呵地说:“本土的青蛙是以黑斑蛙为主,我养的黑斑蛙通过湖北省水产局审批和认证,可以饲养和销售,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穿过涢潭铺村蔬菜大棚基地,就能看到用一个个防盗网围起来的青蛙饲养区。周开军介绍,年前原本投入300万只蛙苗,但因疫情和洪水影响,目前只剩下200万只左右,这些稻蛙即将上市,将直接销往武汉市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
  走进养殖基地,一位老汉正背着消毒水给蛙地消毒,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襟。据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安介绍,这是村民杨明江,2013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家庭经济困难,自合作社成立之初,就介绍他在合作社负责照料青蛙,每月有2000多元的务工费,待青蛙产生效益后,还能拿到一定的分红,大大减轻了生活负担。
  望着眼前的生态美景,周开军信心十足地说道:“稻蛙养殖风险高但利润很大,我还需继续深入学习种养技术,做成熟后再扩大规模,带领父老乡亲致富,共同迈向小康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