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6|回复: 0
收起左侧

特色发展,“四大基地”铸造产业新城 ——地级随州市成立20周年系列述评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 22: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特色发展,“四大基地”铸造产业新城 ——地级随州市成立20周年系列述评之三特色,发展,四大,基地,铸造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刘诗诗图为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品源香菇种植基地。(随州日报全媒记者李文军摄)
  2000年,地级随州市成立。在历史嬗变、区划更迭中,随州,这座湖北最年轻的地级市,打开了跨越发展的机遇之门。
  “最年轻”,是优势,也是短板。相对于兄弟市州,块头小、基础差、底子薄。20年来,随州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出一条契合随州实际的“特色发展、特色突破”的发展路径,一座产业新城正在崛起。
  一
  方向决定取向,思路决定出路。2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根据随州不同阶段的实际出发,先后提出兴工富市、工业兴市、“圣地车都”、品质随州等发展战略。在这些战略的引领下,随州产业特色逐渐明晰,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由高速向高质量迈进。
  特色是城市的品牌,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2006年,随州提出以特取胜,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特色工业,打造“特色随州”。专用汽车、食用菌(香菇)、风机等随州特色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2012年,“圣地车都”战略确立。“圣地”建设借文化平台唱经济大戏,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车都”建设推动了专汽规模、产业链集群发展,“一业兴带百业旺”。
  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2019年初,我市提出建设品质随州,打造“三城四基地”,依托现有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打造特色品牌,推进高质量发展。
  20年来,随州产业发展由改革开放前的农业为重,转变为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三极支撑”,以新能源、风机制造、晶体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多点突破”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0年的28.3:42:29.7调整为2019年的13.4:46.8:39.8,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到“工业支撑”,再到“服务业拉动”的华丽蜕变。
  随州工业规模从小到大,高端产品“无中生有”,竞争实力由弱变强。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25.6亿元,比2000年底增长18倍;工业增加值383.9亿元,是2000年的14倍;规模工业企业694家,比2000年增加381家;规模企业实现利润近100亿元,比2000年增长44倍。
  二
  一台台改装车载着“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向专汽千亿元重点特色产业迈进;一朵朵香菇种出“中国香菇之乡”,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重点产业集群;一台台风机走进地铁市场,拥抱轨道交通发展新机遇;一套青铜乐器敲响“中国编钟之乡”,成为响彻中外的文化经典。
  特色产业是优势,也是品牌。今日的随州,以专汽、风机、香菇、曾随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应急、地铁装备、香菇、编钟文化“四大产业基地”,撬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助推上下游1000亿产业发展。
  专汽特色领航,抢占应急产业风口——20年来,随州专汽产业从楚风公司、双龙专汽等几家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区域集中度最高的产业集群,30公里“专汽长廊”贯穿随城。2007年,随州被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随州不断做大专汽特色,尤其是近年来,举全市之力推进以专汽为主的应急产业基地建设。2015年,随州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应急产业(专用汽车)示范基地”,抢占应急产业风口,以专汽产业为核心,集聚壮大应急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随州已发展形成以应急专用汽车、应急医药制造、应急救灾帐篷、应急风机为核心的应急产业体系,多款应急产品被运用于国内外重大应急救援事件。近年来,随州应急产业快速发展,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规模企业达到130多家,年产值达300亿元以上。随州的应急产业在全省、全国名列前茅。
  风机入地铁,地铁用上“广水造”——2004年,广水风机企业“领头羊”湖北省风机厂由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更名为湖北省风机厂有限公司。从此,广水风机产业开始裂变。目前,广水有60多家风机制造及配套企业,连续11年被纳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风机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2012年,广水市荣获“中国风机名城”称号。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轨道交通,地铁风机迎来发展机遇。广水风机搭上了这趟“快车”。目前,以三峰透平、双剑风机为龙头,广水风机产品先后走进武汉、贵阳、成都等地铁市场,订单突破亿元。广水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地铁装备产业园,大力发展地铁装备产业,让地铁用上更多“广水造”。
  从“大山深处”走向“世界餐桌”,随州香菇香飘海外——从零星栽培、提篮小卖,到基地生产、出口创汇、精深加工。经过20年的发展,香菇产业已成长为随州最富民、外向度最高的特产业之一。全市香菇常年栽培量2亿袋以上,干菇产量6万吨,占全省产量50%以上,年产值200余亿元,从业人口超过30万,外贸出口最高峰近7亿美元,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随州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香菇之乡”,香菇产业已跻身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全国最大的香菇菌种生产基地之一。“随州香菇”相继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入选全国100个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古韵编钟悠扬“敲响”,曾随文化享誉世界——1978年,随州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2010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随州“中国编钟之乡”称号。近年来,曾侯乙编钟作为国之礼乐重器,频频亮相重大外交场合,成为增进中外友谊、促进文化交流的“特使”。随州用心打造编钟文化产业基地,以青铜古镇建设为“引爆点”,加速推动曾随文化主题展示区“四园多点一走廊”格局的形成,更好地促进曾随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
  梳理随州产业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以特制胜是最鲜明的特征。20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随州产业发展的优势在特色、出路在特色、潜力在特色。必须锲而不舍走特色发展之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20年来,我们抢抓机遇,特色产业搭上发展“快车”。
  在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圈一带”“一芯两带三区”一系列政策机遇带动下,随州的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的黄金机遇期、政策窗口期,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国家和省级战略,当前,特别是要对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机遇,科学谋划项目,加强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迈上中高端。
  20年来,我们坚持特色领航,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明朗。
  经过20年的裂变,随州形成专汽及零部件、食品加工、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我们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聚力打造“四大产业基地”,进一步放大优势,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延长产业链条,让特色产业成为品质随州的重要支撑。
  20年来,我们向转型升级要动力,特色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50多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4家企业入选全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06家。相继组建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湖北香菇研究院、武汉大学随州工业研究院、湖北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转化成果近50项。我们要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品质。要围绕应急、地铁装备、香菇、编钟文化等重点产业,引导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20年来,我们择优扶强,龙头企业领跑特色产业。
  近三年,我市34家企业被评为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1家企业被评为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企业进入全省民营企业100强。泰晶科技成为随州首家在A股主板上市的企业。齐星集团20年来销售收入增长50倍。当前,我们要继续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强化骨干企业支撑,打造一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带动特色产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稳步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