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7979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编者按:每年年底,很多媒体都会推出“年度好书”榜。检阅2016年的畅销书排行榜和好书推荐榜,其中有些图书虽然销量好、专家评分高,阅读后却大为失望,难称“年度好书”。
盘点年度“失望之书”,为好书榜“挑错”是其次,在批评里表达我们对严肃阅读的坚持、对好书的评判标准,才是最重要的。
文/萧人凤
一、简明中国现代史
作者: 冯客 译者: 陈瑶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1
对于久受陈旧史学荼毒的国人来说,冯客此书必定让人耳目一新,如同发现一块新大陆。即使是厌倦了大陆影射史学的读书人,也因了冯客的外籍身份而容易产生对文本高度信任的幻觉。
然而,问题在于,跳出革命的党派叙事和压迫的悲情叙事固然是可贵的,但若过分地将四九年前后进行对照来书写,依旧陷入了矫枉过正的沉疴弊病;脱离二十世纪民族觉醒大潮的历史背景,而抛弃主权独立和民族觉醒的时代印记,又让书写陷入了殖民主义者的抽身姿态。
在对民国史的叙述中,冯客对材料的裁剪和解读,过分善意而令人生疑,有时甚至明显感觉到冯客先立论而后寻史料的痕迹。冯客翻案之心急不可耐,以至于完全忽视1928年以来党国已立的历史事实。在历史研究中,论点先行的历史叙述并不鲜见,对于美化罪恶的历史研究,我们并不陌生,而冯客只是呈现了硬币的另一面。
二、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
作 者: 熊培云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1
必须说明,日记体裁决定了文本内容,然而问题在于日记的出版时间决定了评价坐标,生前身后,大不一样。在生前出版一本日记,若不处理无关信息,必将导致内文陷入琐碎无聊的流水账纪事,而缺乏沉淀发酵的写作深度,或因缺乏剪裁而凌乱不堪。
在这本日本访学日记中,日常生活叙事大于书名主题本身的挖掘,并且内文议论话语繁杂模糊而重复甚夥,整本书让人读后就像从水中刚拎起而尚未拧的厚大衣,以至于无关的话语多于洞察的文字。
比如作者对石桥湛山的追寻,完全可以进行部分的删减而形成更具表达意义的篇章,来完成对他的叙述。不过,作者每日能写下这么多字的日记,勤奋精神实在可嘉,而书中最大的亮点或许是那些文坛八卦,因为没怎么删节而显得真实有趣。
三、未了中国缘:一部自传
作者: 美约翰·帕顿·戴维斯
译者: 陈枫 / 张翔 / 李敏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为外交官的他,回忆录写得有点琐碎,以至于不知他想呈现什么。
当读完后,即使是马后炮的回忆录,也极尽揣测之意,却又颇为自负,诸如中华民国抗日时期的美援并非用于抗日,而是用于安内。当然,从这本无尽臆测的外交官回忆录,就能知道美国为何会放弃国民政府。
四、哈布斯堡的灭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奥匈帝国的解体
作者: 杰弗里·瓦夫罗 译者: 黄中宪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6-7
哈布斯堡王朝的覆灭,素来是世界史的重点议题,也是历史爱好者所青睐的选题。然而,在作者的笔下,这本书最终写成了“奥匈帝国战争惨败史”,哈布斯堡王朝被作者写成了一个愚蠢至极不堪一击的废物笑料,让人读来略感可疑,如同一个论点先行的“奥匈黑”的作品。
除去前面少许部分对内部困境的书写比较清晰之外,全书的混乱也随之而来,作者意欲铺陈宏大的观察,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地猛然收回到战役细节的描述,仅仅集中于东线战事的分析却也分析不足,最终如同中途散场的历史剧目,让读者陷入了琐碎无聊的阅读体验。
读完后,发现被书名给骗了,不如直接用原书名:A Mad Catastrophe: the Outbreak of WorldWar I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Habsburg Empire。
五、人歌人哭大旗前:
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
作者: 木山英雄 译者: 赵京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6-1-1
对于旧体诗的研究,中国确乎有些滞后,依旧停留于古代诗词的品赏,从而延滞了旧体诗在近代演变的研究。木山英雄寻找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议题,粗读之下,甚感不错。
然而,这种阅读的快感,乃因历史八卦与文本尺度而生。对于“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这个议题来说,取材的视野不够宽阔,往往侧重于革命大潮下的政治性旧体诗,而完全放弃了文学本身或其他方面的旧体诗研究。
并且,书中对那些人的旧体诗研究往往叙述人物在历史中的身世沉浮而对旧体诗本身缺乏更多的论述,更多的是“以史证诗”,而对诗的本身论述不够。再者,有时候略感外籍身份的隔膜感,以及历史八卦也偶有错讹。
六、内藤湖南:汉学与政治
作者: 傅佛果 译者: 陶德民/何英莺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
内藤湖南(1866-1934)作为近代著名汉学家,曾在报刊上发表大量关于中国时政的政论文章。无论是作为史学家的内藤湖南,还是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内藤湖南,他的传记出版必然受到国内读者的期待。
傅佛果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从生平、思想和时代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为读者梳理了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内藤湖南,是如何成为一代汉学家的。然而,此书后半部分在介绍内藤湖南的政治观和历史观时,几近流于史料堆砌和引文复读,以至于留下很多关键问题尚未给出清晰答案,涉及到有损内藤湖南名声之事,则不免为了保护传主而语焉不详。
七、走进共和:
日记所见政权更替时期亲历者的心路历程(1911-1912)
作者:桑兵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
陈旧史料不加辨别,日记内容中的个人观点也不加以阐释分析,胡乱当做真实的语境来用。
八、极花
作 者: 贾平凹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3-1
贾平凹那一代的老作家们,似乎一旦到了年纪就缺乏发现新题材的视野了,从选题上就让人感受到主题的重复与写作的陈旧,甚至依旧陷入长者说教的言说欲望。
贾平凹依旧没有走出自身经验的狭隘视阈,对时代与社会也缺乏观察的能力,即使他意欲探讨新的社会议题,从而寻求社会发展的新方向或问责追寻,但仍旧力有不逮之感。
难道,他的浅尝辄止是因为身份职务而采取的策略?对乡土的书写,不该如往常一样只停留在反复多遍的哀怨凭吊,更应该在新时代跳出男权的认知视野。当然,这本书所引发的女权争议和农村讨论的社会意义,远远大于贾平凹写作本身的意义,这是《极花》最大的社会贡献。
九、望春风
作者: 格非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16-6
先锋气质的格非,近些年越发灵气丧失。不知是否与年龄有关,越发走向了稳重保守的行文方式和重复的主题,结构也变得松散无章。从西方影响的实验主义到融合传统的回归路线,格非有着精致的一面,却也有了混乱的一面。
依旧是马尔克斯式的开头,多年以来的反复运用,还是能够给读者带来悬念诱惑,精致的开头之后便逐步滑入了叙事内部的混乱。如果仅仅是《收获》刊载的前半部分,当然叫好,问题恰恰出在《收获》没有刊载的后半部分。
前半部所描绘的传统秩序遭遇政治运动,格非有着坚实的理解;后半部分所呈现的经济变革撕裂故土家园,却是苍白而潦草的,徒剩狗血的剧情而缺乏真实的理解,这让全书犹如草草收场的乡愁咏叹。
十、龙头凤尾
作 者: 马家辉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0
是王德威的序言和马家辉的朋友们助长了这本书的高期望值。作为作者的第一本小说,如同刚刚学会写作的年轻人,总是表达欲望过分强烈而不知节制,摊子太大,情怀太多,最终造就了开头粗糙而结尾仓促的尴尬局面,“龙头凤尾”变成了“虎头蛇尾”。
意欲构建大历史背景,却又局促不安地走向了小家子气了,开头的宏大格局最终也因笔力不济而越来越变成了匆匆收尾,写作野心与文本内容之间造就了阅读体验的尴尬。
除此之外,作者过分陷入了奇观化书写:酒色财气,一应俱全;阳具崇拜、同志蕾丝、群P、乱伦乃至SM,荤素不忌。过分追求尺度的奇观化,给全书带来了感官刺激,却又令人难以理解这类书写的真正作用。看完全书后,再回顾王德威的序言,就知道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是何等的缠绵与板结。
您在今年读到过哪些失望之书呢?
《尔雅图书》邀请您跟帖参与:
书 名:……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