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1938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前几天,我打电话回家问候父亲。父亲告诉我,他在邻家当“大班”。我劝父亲,以后不要再干这事了,毕竟岁月不饶人,70多岁了。父亲无可奈何地说,没有办法。现在一个村子里已很难凑齐16人的“大班”了。总不能眼睁睁地瞅着“亡人”抬不上山吧!父亲的话让我陷于沉思。。。。。!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逃离乡村,走向城镇。往昔人烟稠密,热闹非凡的乡村开始衰败,冷清。只剩下部分老弱病残。很多塆子空无一人。以前,村里亡了人,当“大班”还须精挑细选,一般由20岁--45岁左右的精兵强将担当,几乎个个能上山打虎。如今找“大班”,完全依靠拉夫解决。20岁以下的不嫌小,70岁以上的不嫌老,关键是凑齐16个人数。50多年前,身强体壮,健步如飞的父亲开始当“大班”,现在50年过去了,风烛残年,步履蹒跚的父亲依然还在当“大班”,总不能埋怨我们的社会制度出了问题吧!泪眼朦脓中,我仿佛看到炎炎烈日下,崎岖不平的松岗上,我那白发苍苍,瘦弱得能被一阵风吹走似的老父亲,佝偻着腰,抬着棺木,踉踉跄跄,一步一个趔趄地奋力前行着。。。。。!(大班随南俗语,抬丧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