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稳则天下安 农业兴则基础牢 农民富则国家盛 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 再到乡村振兴战略 党中央针对“三农”问题的思考不断深入 战略不断升级,方案不断明晰 地级随州市成立2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把“三农”放在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袤田野生机勃勃,果蔬大棚孕育希望,农家小院欢声笑语,美丽村庄游人如织……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徐徐展现。 特色产业,让农业更有奔头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 2000年,地级随州市成立。其时,我市农村的产业基本以农业产业为主,而传统农业产业生产效率低下,难以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连续下发了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力求把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工作重心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优化农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以求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我市紧紧把握中央决策部署,把特色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的核心领域,紧紧抓住自身农业资源优势,汇聚特色要素,培育壮大特色农业板块,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数量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年来,我市特色农业发展迅猛—— 一朵菇,从零星栽培、提篮小卖,到基地生产、出口创汇、精深加工,随州香菇一步步成长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被纳入国家级品牌发展战略; 一粒米,经过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订单种植,不断扩大优质品种规模,随州香稻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一滴油,让60万亩荒山披上绿装,种植木本油料成为我市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一片叶,舞起了种茶、制茶、卖茶、茶旅游、茶食品等一条龙的大产业,让随州有效融入中国与中亚、东欧、非洲等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战略中,在践行“一带一路”的新征程中,重振万里茶道的历史辉煌…… 20年来,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业基础地位愈发稳固。粮食总产保持增长,产量稳定在140万吨左右。食用菌、优质粮油、木本油料、茶叶、畜禽等产业不断壮大。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80.84亿元,是2000年的4.9倍。 “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业谋农业”。地级随州市成立以来,我市坚持以市场化的眼光来发展农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长足发展。 20年来,我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勇立市场潮头。201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15亿元,成为我市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从零发展到202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34家。天星粮油被评为中国食用油加工企业50强,金银丰食品、天星粮油、裕国菇业分别位列2019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第252位、第254位、第357位。全市农业“三品一标”品牌总数从零发展到173件。 随着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正在各地涌动,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统计,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是2000年的7.7倍。 美丽乡村,让农村更有看头 乡村振兴,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建设美丽宜居家园,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 地级随州市成立伊始,我市境内硬化的农村道路屈指可数,许多村、组之间都是泥巴路,有的村、组甚至不通路,出行基本靠走,物资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 20年间,我市抢抓“村村通”公路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乘着“村村通”公路建设机遇,全市建成农村公路5192公里,2009年初提前实现100%行政村通水泥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的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指示精神,我市加速推进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通达能力和通行水平明显改善。 如今,我市的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517公里,农村公路网纵横交错,基本实现了通组、通湾,正积极朝着到户的目标前进。 随着干支相连、镇村直达、对接循环的区域公路网络的基本形成,农村发展迈上“快车道”。 美丽乡村建设,重在村庄洁美。近年来,我市以“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战役为载体,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基础,助推品质随州建设。目前全市912个具有行政村职能的村(居委会),有905个已开展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把农村“厕所革命”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截至目前,共建改农村户厕12.59万座、农村公厕869座,提前完成了三年攻坚期目标任务。全市37个新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全网稳定运行,全市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的村达到508个。 美丽乡村,特色为魂。我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围绕中心村、特色村、培育村,不整齐划一、不千村一面,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20年来,吉祥寺村、群金村、永兴村、桃源村、观音村、小岭冲村、梅子沟村、凤凰山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个个别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装点着随州新农村建设的斑斓图景,承载着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良性善治,让乡风更加文明 乡村振兴离不开秩序,良好的秩序则源自有效治理。 有效治理、良性善治必然带来有条不紊的乡村秩序,从而对推动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醇化良好乡风、改善农民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我市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访议解”活动,着力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群众是基层社会的主人,不断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管理水平,培育乡村治理的“主人翁”。目前我市已有887个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843个村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参与机制。不少乡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农村“三资”管理监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吸引农村“五老”、乡贤和村民代表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共商共议和监督管理。“村务协理员”“中心户长”等制度也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内涵。 法治成为乡村治理的“硬约束”。各地乡村民俗文化墙上,法治标语随处可见,潜移默化中,法治理念逐步深入民心。农村“网格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十户联防”打造出群防群治新模式。 德治建设涵育传播文明乡风。村级文化广场遍地开花,民间放映队、歌舞队、腰鼓队轮番上阵,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团结奋进的农村社会新风尚,积极弘扬向善向上的正能量,进一步繁荣村级文化。 由我市首创的“逢四说事”工作,承担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并在逐步深化中不断丰富内涵,从“周四集中说事解事”拓展为“逢事说事、逢四解事、重在解事”。说事、解事的方式不断创新,机制不断健全,群众“说事”方便,干部“解事”及时,大大小小的矛盾得以化解在基层。 今年是地级随州市成立2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攻坚之年。当前,我市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乡村环境整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力促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相信,我们一定能发挥优势,攻坚克难,谱写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编审:许享红 记者:包东流 徐斌 实习生:伍谷 编辑:伍雅兮 来源:随州日报 日报君特选 【奋进20年 品质新随州①】品质随州,引领高质量发展 【奋进20年 品质新随州②】新城崛起,从“一河两岸”到“生态绿城” 【奋进20年 品质新随州③】特色发展,“四大基地”铸造产业新城 【奋进20年 品质新随州④】擦亮名片,融合发展叫响文旅名城 陈瑞峰:随州要全力以赴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随州人!7月1日起,看病要带上身份证明! 1至5月随州新签约招商项目53个 随州日报 有态度·有温度 微信号:suizhouribao 上一篇: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正式挂牌 下一篇:文帝学苑||春日款款,浪漫生长——随州市文帝学校2024年五一假期语文实践性作业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