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货”的营养
本帖最后由 福林绿洲 于 2015-4-17 09:01 编辑
“山货”的营养
在我的老家——随南古城,一年四季都有采不绝、吃不完的“山货”。
小时候,我们兄弟三个总爱跟湾子里的伙伴们一有空隙就往田边、地头或山上跑,去采摘各种各样的“山货”,一饱口福之外,还常常带回家供大人们作“零食”品尝。
抽毛尖,是我们这帮山里娃的最爱。春夏之交,田坎山腰,随处可见,在儿时上学、放学的路上,或放牛的间隙,总会一边唱“抽啊、抽啊、抽毛尖,一直抽到碾子湾……”的儿歌,一边大把大把地去抽这种绿色植物,剥开外皮,里面就是可以吃的芯,一长条状如棉花的东西,入口是一种软绵的清甜;与之搭配起来吃的另外一种“零食”,就是“月亮棚”,也称“长长苔”,学名叫刺玫、蔷薇(果实叫金樱子,俗名又叫蜂糖罐、刺果子。浑身都是刺,吃它时,先用竹子做的夹子把上面的刺刮掉,再咬开,吐出里面的籽,只吃果皮,味道蛮甜。可入药,可酿酒,闹饥荒的时候还可以磨成粉充饥。)。是一种带刺的灌木状植物,掐下它在春雨之后长出的嫩嫩的青苔,剥去带刺外皮,就可以享用了,一样的脆甜可口;与其并提相论的还要数挖“鸡腿”和草根了,“鸡腿”是一种类似萝卜婴子的山里植物,用铲子或锄头将其挖起,剥去根的外皮,便显露出白嫩嫩的肉状根,咬上一口,一个字:爽……。而草根,又叫白茅根,是一种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一般长在田埂上或山坡边,只要连根挖起,在水中将其洗净,然后生着嚼那又白又细的根,一个“甜”字立马沁人心脾。小时候,大人们总爱在春、秋二季时采挖一些,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收藏起来。若是哪家小孩得了黄疸或水肿,他们都会无私地奉献出来。
提起“狗屎泡子”(一种刺藤上结的果实,也有称为“鸡屎泡子”的。),我至今还不知道它的学名,只晓得味道比较甜美,与“桑子”(桑树上结的果实)一样,熟透了为黑色,未熟时呈红色,形状相似“麦泡子”或“栽秧泡子 ”,还有点像现在的草莓,但没草莓大,味道也不同。儿时的我们为了吃个饱,竟然吃得嘴唇发黑,双手染紫,还不肯离去……
当然,吃得最多、时间最长的还得数“三月子”、“四月子”、“五月子”和“白桃”、“毛桃”、“仙桃”以及“六月桃”和“枣子”了。而最想让人看到、最想尽快吃到嘴的莫过于那一颗颗白里透亮、恰似珍珠般的“凉水当”和那“黑珠子”般的野葡萄、火一样红遍山岗的山楂果了;在这里,要说最让人吃得既费时又费劲的当数野核桃,好不容易从深山里捡回一筐,待吃时,你得用钉锤一个一个地用力敲,而得到的回报不是空壳无米,就是里面本来就少的米被全部敲碎。至于杏子、李子和拐枣,不知道是过去吃的太多,还是酸牙、麻嘴的缘故,至今只要一提到或一想起来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酸口水。
要说八月炸,顾名思意就是八月份炸开、成熟,味道那是如何如何鲜美,只长在深山老林,或河边、密草刺洞中。但我们只要一遇见它,不论是青的,还是熟的,统统揽入兜中,熟的慢慢品尝,青的便会藏于床麦草里或稻草堆中,少则二三天、多则五六天就会“沤黄”,然后用手轻轻一拧就开,即可吃。味道比香蕉还纯正,美中不足的是籽多肉少,但数量不限,多吃几根就是了。伙伴们都戏称这是随州地产香蕉。学名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近成熟时采收,晒干,或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用时打碎,疏肝,补肾,止痛,利尿,杀虫。主治胃痛,疝痛,睾丸肿痛,腰痛,遗精,月经不调,白带,子宫脱垂。用于脘胁胀痛,经闭痛经,小便不利,蛇虫咬伤。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野葛粉。因为那时候,冬天吃的东西缺乏,在山脚边、顺着细细的、长长的葛藤从荆棘中一路摸索过去,身上脸上给划得到处是伤,寻到葛根的地方,举起挖锄,小心翼翼的挥去,生怕把上面的头子挖断,露出一点点后,兄弟几个连忙用力边挖边扯出。不过因为年年有人挖,我们几乎没挖出过大的、粗的。大多数都是在拇指左右的嫩葛,急忙跑到河边将葛根上的泥土洗净,忙不迭的喂入口里,使劲咬出汁水来,甜甜的、涩涩的。至于看到人家偶尔寻到的粗一点的葛根,用刀切成一段段的、放在锅里、用木材烧火蒸煮好几个小时,闻到散发出的香气,只有咽口水的份儿!那时候,就听大人们讲,葛根能解酒、养胃、保肝、护肝,具有清腻解热,祛痰止咳,降血糖的作用,保护心脑血管健康。特别是对感冒引起的咽喉痛疼、口舌生疮、小孩清火泻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可疗伤寒中风头痛,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利大小便,治脾胃虚弱泄泻都有着一定的功效。我们管这叫葛根茶,还有将粗壮多粉的葛根刮去外面黑皮、洗净、切块或直接捶打、滤渣、挤出水分、晒干,就成为葛粉了。
再说绵枣糕,属老家特产,它是一种俗称绵枣子的山里植物做成的。绵枣子形似野蒜,茎灰白色,有叶4-5片,扁长,呈青色;茎下有实,似枣状,蒜瓣大小,外裹有黑皮,实下有须,喜山地阴坡、耐寒。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后,母亲便撂下手中没忙完的活计,挎着竹篮,手拿铁铲,冒着寒风上山,为我们准备过节的绵枣糕。那时节,农村生活艰苦,孩子一年到头很难吃上糕点,为了给孩子们解馋,每家都要根据不同时节,为孩子们自备一些吃食。经过母亲的几天忙活,绵枣糕就做好了,锅一打开,一股香甜扑鼻而来,围锅待望的我们,见到那黑乎乎成糊状的东西,早已口水不止。这东西既可用碗盛着吃,也可用炒熟了的小麦粉沾着吃,各具特色,别有风味。母亲怕我们一下子吃完,总是把熬好的绵枣子用瓷罐装好,藏到柜橱里,零零星星可供我们吃上一冬一春。所有这些,对于当年不知道什么是辣条、泡泡糖、薯片、巧克力,几乎没有零花钱的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讲,它们就是我们当年最好的“美味佳肴”了。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