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浓浓书香润湖湘 湖南图书馆迎来建馆110周年

中国网库
2014/12/21 12:31:28
创建于1904年的湖南图书馆,今年迎来建馆110周年——
  浓浓书香润湖湘
    1984年12月1日,湖南图书馆新馆开馆,数以千计读者前来办理借书证。
    陈金华 摄 (资料图片)
     2012年4月22日,湖南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指导市民使用自助办证机。
     本报记者 徐行 摄(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国斌
     百姓课堂,成市民“文化加油站”
     11月23日,周日。
     前一天还沐浴初冬暖阳,当天却天气骤冷。一清早,陈鸷就顶着寒风出了门,在井湾子搭7路公交车,40多分钟后抵达湖南图书馆培训楼2111室。
     陈鸷是“湘图百姓课堂”的志愿者教师,开的《动漫手绘》课程,很受学员们喜欢。
     上午9时,课程开始。当天,陈鸷教的是动漫手绘中人物行走的动态。20多位学员,既有青春洋溢的学生,也有人到中年的妇女,还有几对母子一起听课,大家聚精会神地听。
     为这一堂课,陈鸷从几天前就开始构思,并把课堂上要讲的内容全部画在纸上。从10月8日以来,每周一次课,目前已经积累起4大本讲稿。
     陈鸷大学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目前在长沙从事美术培训。说起和湖南图书馆的缘分,她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4月,她报名参加了“湘图百姓课堂”的剪纸和书法课,收获很大。课堂上,老师的无私奉献、精彩讲授,让她很感动。9月初,恰逢百姓课堂招募老师,她带上自己的作品和简历应征,成了《动漫手绘》课程的志愿者教师。“百姓课堂,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她说,把自己知道的和大家一起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记者看到,当天上午的百姓课堂,有5门课同时进行,包括传统面塑、亲子共读、社交口才、应聘与求职技巧等,每个班都有二三十人听课。
     这是“湘图百姓课堂”今年的第四学期。湖南图书馆百姓课堂负责人王晓峰告诉记者,第四学期从10月8日至12月30日,共开了62门课程,既有山水画、书法、篆刻入门、诗词楹联创作这样的传统文化兴趣班,也有社交口才、婴幼儿保健等实用课程。
     “湘图百姓课堂”是公益培训项目,创办于2011年,以“零门槛”准入实现社会公众教育的普惠性。4年来,累计开设课程200多门,共培训7万多人次,成为市民的“文化加油站”。
     讲座、展览、活动,延伸公共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数字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方兴未艾。可喜的是,图书馆不但没有被读者抛弃,反而欣欣向荣。
     11月23日,湖南图书馆内人流如织。记者在该馆大厅的统计显示屏上看到,截至15时51分,当日进馆9245人次,在馆人数2291位。
     湖南图书馆的数据显示:2011年,进馆人次253万,2013年增加到383万;2011年,借阅册次158万,2013年增加到211万。
     “信息发达的时代,读者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湖南图书馆除了发挥借阅功能,还推出许多延伸服务,吸引了更多的市民进入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副馆长邹序明说。仅2013年,该馆共举办各类活动240余场,讲座297场,各类展览、鉴赏会86场。
     今年,湖南图书馆策划的“英语角”,得到许多英语爱好者的追捧。11月23日下午,该馆外文借阅室内,英语角气氛热烈。英国人Steve带来的“英国孩子的校园生活”,吸引了近百人参与。
     “这个活动搞得好,‘零门槛’参与,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50岁的黄金波,是一位工程师,正在自学英语,每周两次的英语角,他参加了70%以上的活动。他说,自参加英语角以来,英语水平提升不少。
     提供数字化阅读产品,湖南图书馆也不甘人后。2009年以来,该馆建设了湖南地方文献书目文摘数据库、湖南地方戏剧资源库、湖南近代名人资源库、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湖南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湖南古村镇古民居建筑多媒体资源库等地方特色数据库,对保存湖南地方资源、研究湖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这些数字资源访问量达1173万多次。
     拥有80余万册珍贵古籍,亟待扩馆保护
     今年,湖南图书馆迎来建馆110周年。
     1904年,梁焕奎、谭延闿等12人联名在长沙创建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最近出了一本《湖南近代图书馆史》图书的湖南图书馆研究馆员沈小丁告诉记者,这是中国第一所省立公共图书馆。
     如今,湖南图书馆藏书量达400余万册,有持证读者13万多人。
     湖南图书馆现馆建于1984年,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成之初,因造型精美,功能齐全,是当时长沙市的地标性建筑。
     然而,时光荏苒,如今的湖南图书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央,老态尽显。面对不断攀升的人流量与借阅需求,场地拥挤、停车不便、电线老化等问题逐渐显现。每天2200余人的在馆人数,以及1.1万多的人流量,均直逼湖南图书馆的承载极限。
     湖南图书馆办公室副主任徐志告诉记者,在全国所有省级图书馆中,目前湖南图书馆馆舍面积排在第23位,周边四川、江西、湖北等省份都在建新馆或改扩建,差距还将扩大。
     更让人担心的,是馆藏的大量古籍文献。110年来,湖南图书馆积累了80余万册古籍,数量居全国第6位。其中,有宋元刻本27种,古旧字画7000余件,民国文献10余万册,古籍线装书约68万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至今没有一个舒适安全的“家”。
     “由于保存环境和经费有限,目前只有5万册善本书与部分珍贵字画得到了恒温恒湿保护。”湖南图书馆文献研究所所长寻霖说,按国家标准,古籍文献应存放在温度16至20摄氏度、湿度40%至60%的环境中。专家认为,目前湖南图书馆存放古籍的地方不具备安装恒温恒湿设备的条件。要想保护好这些古籍,只能新修场所。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