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类图书真相调查:大多否定医学常识
疯狂的养生 在“易中天热”“于丹热”的同时及其后,声势浩大、数量众多的健康养生类书籍开始充斥中国图书市场。林光常、“刘太医”、中里巴人、吴清忠、马悦凌、萧言生,曾几何时,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著作开始为广大老百姓所熟悉。
大多数这类书都有着一个共性:打着中医旗号,否定现代医学常识,同时夸大人们日常行为对身体的危害,“养生”观点耸人听闻。
是怎样的土壤滋养着这类书籍?在科学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文化的今天,这些从故纸堆里寻找理论依据来指导人类生活方式的书籍,在中国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市场?本组文章期望回答这一问题。
2006~2007 养生书崛起
中国的这一轮养生书热存在一个问题,即这类畅销书的很多作者不是医学专家,这明显有别于欧美健康类图书
★ 本刊记者/秦轩(文) 刘震(摄影)
2006年,中医养生类出版物兴起,中医养生明星诞生。尽管洪昭光、林光常等人的专著依旧摆在大众健康类图书最惹眼的一排,但同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名次已经转换,“刘太医”(真名刘弘章)、中里巴人、吴清忠等成为新的“健康守护神”,而与洪昭光等不同的是,新一代守护神们声称继承了华佗、张仲景的血脉,拥有祖传秘方,是地地道道老中医的传人。
中医养生明星诞生
2006年1月,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养生金鉴:中国人养生实用手册》,据说本书作者王连清曾担任过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的保健医生。该书根据传统医学“天人合一”“扶正固本”“未病先治”“已病防变”的养生思想,详细介绍了独具特色的“脏腑顺安养生工程”,提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操作办法。
然而,这本书没有当月吴清忠出版的《人体使用手册》火爆。尽管后者的作者是一位“半路出家意外成名”“对西医不抱希望”的台湾投资商人。
而今年成为养生明星的中里巴人,实际上是吴清忠的旧交。在中里巴人2007年4月出版的《求医不如求己》一书,中里巴人被称为吴清忠的中医启蒙老师。
据中里巴人介绍,去年他在自己的博客上阐发一些自己关于健康养生方面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欢迎。去年9月中医药出版社主动找上门来,将他博客上的文章结集出版,成为今年最畅销的一本养生类书籍。他认为,读者之所以对这类书感兴趣,可以归纳为3点:(1)语言通俗易懂(2)方法简单有效(3)身心可以同治。
事实上,与其他作者相比,中里巴人显得更为“中医”。据他介绍,自己的祖父为老中医,而从小在习武的基础上,他会经常翻阅祖父留下的学医养生心得。“医武同源,都是为了打通经络,而经络在我身上得到实证。”中里巴人告诉本刊,他主张利用经络激发人体的潜能。
健康类书籍成畅销板块
这些养生明星、畅销养生书的出现,实际与大众健康类书类市场扩大的趋势相吻合。据书业市场研究专家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朱健桦先生介绍,2006年以来大众健康图书已经成为继经管类图书、心理自助类图书等之后,和学术文化类图书并驾齐驱的一个高速发展的畅销板块。
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据,2007年上半年大众健康类图书的同比增长率超过32%,远远超过整体图书零售市场水平(14.23%)。朱健桦分析说,大众健康图书在整体图书市场中的份额在2%~3%之间,在生活类市场的码洋比重在35%~40%,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热点的到来,大众健康类图书无论从号召力还是市场容量上都在稳步上升。非虚构类排行榜中大众健康类图书表现十分抢眼,已经杀入了国内超级畅销书的行列而且为数不少,《人体使用手册》《40岁登上健康快车》等大众健康风靡之作与早已成为市场热点的文学类、财经类、励志类图书相比毫不逊色。
事实上,《求医不如求己》1、2及《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不生病的智慧》《特效穴位使用手册》等书虽然由不同出版社出版,但同属于《国医健康绝学》系列,这一系列由书界知名的共和联动有限公司操作。由于共和联动有限公司在出版界名声显赫,实际上它的操作已经标志着出版界对养生类书籍的普遍关注。据记者了解,“刘太医”系列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诞生。
“刘太医”异军突起
问题是,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朱健桦注意到,大众健康类畅销书的部分作者不是医学专家。除半路出家的吴清忠外,《无毒一身轻》的作者林光常,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这点有别于欧美健康类图书。据朱健桦介绍,在美国,大众健康类图书作者基本上是医学专家,比如《医生所没有告诉你的和药店职员所不知道的:关于另一种治疗》的作者爱德华·L·斯库内德是一位极其优秀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约翰·威利公司出版的《自然疗法的处方》的作者是医学博士詹姆士·巴尔赤和得到自然疗法许可证的医生马克·斯特恩格勒。
而引起争议最多的书籍要首推“刘太医”系列。
2006年4月,“刘太医”系列的第一本《刘太医谈养生》出版。这本300多页的厚书与同时期的保健类书籍相同而又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从1月份《人体使用手册》算起,市场上开始出现几部借中医谈养生的保健类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刘太医”是其中一部讲故事谈养生的书——一些读者反馈说明,“刘太医”系列之所以畅销,讲故事的形式是一大原因。
根据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策划方光明书架文化有限公司的说法,当时并没有想到“刘太医”会火起来。事实上,从光明书架文化有限公司与刘弘章签版权代理合同到书的出版,已经有8个月过去。这不是一般畅销书的操作模式。
不过,签署的合同还是包括了六本书,《刘太医谈养生》《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一步错百步歪》《有病早知道》和《看病不求人》。据记者了解,依据合同,版权属于光明书架。“刘太医”系列的台湾版也由光明书架授权。出版社完成的工作是成书内容的编辑以及书的销售。
至今为止,这套书的前三部已经出版,第一部在2006年4月份,第二部在8月份,间隔4个月。到了2006年10月份,第一部书《刘太医谈养生》荣登北京图书大厦畅销书排行榜第五名。
书的畅销,没有缩短第二本和第三本书之间出版周期的间隔,反而延长了。最晚一本《是药三分毒》在2007年2月出版,距离上一本间隔了5个月。据说,这是因为作者有意拖延,理由是第三本涉及一些药方,因此要慎重。第三本书出版次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就其内容有争议的报道评论出台,这是后话。
“刘太医”如何出台
据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介绍,“刘太医”的畅销并没有前期策划。它的受欢迎程度完全是从市场销售业绩中体现出来的。
已出的三本书,每本在400页左右。如果后三本书字数略等,这意味着刘弘章父子的工作量不小于写三部《白鹿原》。
有来自不同消息源的说法,“刘太医”系列的第一本书成书时间只有一星期,而且有一部分内容为所谓执笔编辑协助完成。但这一说法没有被证实,出版方和策划方都表示三本书均是作者自己创作。
事实上,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光明书架并不是第一个出版刘弘章父子书籍的人。关于刘太医的策划,互联网上有人透露说,与原新华印刷厂职工、现“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主席余海若有关。
早在2004年7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刘氏父子的《太医养生宝典——中医世家漫谈三分治七分养》。据业内人士说,这本书属于作者自掏腰包付费出书,而且与中医界人士推介有关。这本书是《刘太医谈养生》的前身,余海若为之写序言。2002年,余海若曾在香港注册一家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有限公司。
光明书架与友谊出版公司对本刊表示,他们是在看过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刘的书之后,才做决定操作“刘太医”系列的选题。彼时刘弘章与其他出版社也有过联系,但一些出版社要求他删掉书里的故事,只保留保健药方等内容。
有人说,与作者接触,发现作者不太像良医的形象,却是比较典型的天津“卫嘴子”,善于侃大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透露,在出书前曾请中医界的医师就书的内容把关,在2007年3月刘太医成为争议人物后又请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吴大真女士重新审议过。
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编辑对书中所提药方价值的判断。事实上,在书畅销后,有些编辑会自费购买“刘太医”系列送人。出版社也有人提出“刘太医”的药方其实早有,并非“刘太医”独创。也有人认为,“刘太医”的书就是养生保健书,不是医科专用教材,不应该用严格的医学标准去要求。而且这套书没有违背中医养生常理,老百姓比较认可。
“刘太医”出版的“刘太医”系列的第一本——《刘太医谈养生》(以下简称《谈养生》),实际上完全是改编自同样由刘弘章父子写作的《太医养生宝典:漫谈三分治七分养》(以下简称《宝典》),这本书出版于2004年7月。
《宝典》和《谈养生》这两本书,算上序与跋,两书均有20章,章节名称一一对应,20章里有7章的章节名称完全一致,剩下的章节名称里,除了第十九章完全重编了名称,其他章节名称大部分都只作了三字以下的修改。每一章节后的顺口溜,在《谈养生》中都冠上了“刘氏箴言”之名。
可以说,《谈养生》这本书基本是《宝典》的扩充版。在第三、十、十五章里,前者删除了后者的一些事例、理论,在其他章节里,前者则在后者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的事例、总结、或描述性的语言,将一个个病例讲成了五颜六色的故事。
例如在第二章“求生必须有胃气,胃气涉及两道理”中,在章节末尾,《谈养生》中增添了“医患双方一定要牢记,世界上……”这一总结。而在第六、七章中,《谈养生》一书则在《宝典》中原有的事例基础上,增添了大量分析或描述性语言,大量口语化的对话加入到病例中,将诊疗经过写得愈发生动。
对于肝炎、肝硬化、艾滋病、性病这些在现代社会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疾病,《谈养生》更是在其中添加了更多的分析、故事。
与《宝典》相比,《谈养生》更如同一个会抢戏的演员。虽然讲的是同一个病例,面对着同一个病人,《谈养生》中的刘弘章却明显比《宝典》中的要能说得多。譬如在第十四章里,面对同一位尿毒症病人家属,《宝典》中的刘弘章这样表现:
我说:“你把4毫升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注射液……”
刘弘章直截了当地下方子,没有一句废话。
到了《谈养生》中,刘弘章在病人家属进门后,却先跟他调侃了一番:
我说:“什么,尿毒症!吃什么毒药啦?”
病人的父亲说:“大夫,她没吃什么毒药啊!”
我说:“糊涂,磺胺甲基异曛唑不是毒药,什么是毒药?”
病人的父亲说:“那是医院大夫给的!”
……
这里的刘弘章,显然乐于与病人的父亲聊天,聊了一通之后,终于开始“我说:‘很好,你把4毫升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注射液……’”
谈到癌症治疗的第十五章是刘弘章这两本著作的中心,里面罗列了20种癌症的治疗方法。两相对比,《谈养生》一书删除了《宝典》中对各种癌症的分类、护理注意事项,增添了大量的数据,和一些治疗“显要人物”的经历。
如第一节肺癌专题中,刘弘章在北京饭店接待了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位乳腺癌病人,与她拍桌子争论,最后治好了她,收到了她的感谢信。第二十节肝癌专题中,刘弘章更凭鼻子就闻出了一个“显要人物”身上的肝癌。
第十九章是两书区别最大的一章。刘弘章在《谈养生》的前言中提到,《宝典》中存在缺憾,没有介绍核心内容刘氏养生十条。这一缺憾便在《谈养生》的第十九章中得到了弥补——养生十条:一、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凉开水;……六、不要吃晚饭;七、睡觉之前要烫脚;八、养生之道与宗教信仰;九、每月一次性交即够;十、每月需清肠一次。
除此之外,《谈养生》的第十九章更增添了小儿无名热(中医古称小儿假热)、小儿多动症(中医古称小儿阳盛)、精神抑郁症(中医古称思虑伤脾)、肥胖(中医古称肥人)四种病例。
最后一章是跋文,《宝典》中附上了四个详细的附录:“刘家承袭谱”“三分治七分养小结、三分治的市场替代药物”“鲜为人知的太医‘听对’诊断技术”“刘家秘方的主要成分及服用方法”,还列出了20本参考文献。这些内容,在《谈养生》一书中都被删去了。
大多数这类书都有着一个共性:打着中医旗号,否定现代医学常识,同时夸大人们日常行为对身体的危害,“养生”观点耸人听闻。
是怎样的土壤滋养着这类书籍?在科学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文化的今天,这些从故纸堆里寻找理论依据来指导人类生活方式的书籍,在中国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市场?本组文章期望回答这一问题。
2006~2007 养生书崛起
中国的这一轮养生书热存在一个问题,即这类畅销书的很多作者不是医学专家,这明显有别于欧美健康类图书
★ 本刊记者/秦轩(文) 刘震(摄影)
2006年,中医养生类出版物兴起,中医养生明星诞生。尽管洪昭光、林光常等人的专著依旧摆在大众健康类图书最惹眼的一排,但同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名次已经转换,“刘太医”(真名刘弘章)、中里巴人、吴清忠等成为新的“健康守护神”,而与洪昭光等不同的是,新一代守护神们声称继承了华佗、张仲景的血脉,拥有祖传秘方,是地地道道老中医的传人。
中医养生明星诞生
2006年1月,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养生金鉴:中国人养生实用手册》,据说本书作者王连清曾担任过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的保健医生。该书根据传统医学“天人合一”“扶正固本”“未病先治”“已病防变”的养生思想,详细介绍了独具特色的“脏腑顺安养生工程”,提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操作办法。
然而,这本书没有当月吴清忠出版的《人体使用手册》火爆。尽管后者的作者是一位“半路出家意外成名”“对西医不抱希望”的台湾投资商人。
而今年成为养生明星的中里巴人,实际上是吴清忠的旧交。在中里巴人2007年4月出版的《求医不如求己》一书,中里巴人被称为吴清忠的中医启蒙老师。
据中里巴人介绍,去年他在自己的博客上阐发一些自己关于健康养生方面的理解和感悟,受到欢迎。去年9月中医药出版社主动找上门来,将他博客上的文章结集出版,成为今年最畅销的一本养生类书籍。他认为,读者之所以对这类书感兴趣,可以归纳为3点:(1)语言通俗易懂(2)方法简单有效(3)身心可以同治。
事实上,与其他作者相比,中里巴人显得更为“中医”。据他介绍,自己的祖父为老中医,而从小在习武的基础上,他会经常翻阅祖父留下的学医养生心得。“医武同源,都是为了打通经络,而经络在我身上得到实证。”中里巴人告诉本刊,他主张利用经络激发人体的潜能。
健康类书籍成畅销板块
这些养生明星、畅销养生书的出现,实际与大众健康类书类市场扩大的趋势相吻合。据书业市场研究专家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朱健桦先生介绍,2006年以来大众健康图书已经成为继经管类图书、心理自助类图书等之后,和学术文化类图书并驾齐驱的一个高速发展的畅销板块。
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据,2007年上半年大众健康类图书的同比增长率超过32%,远远超过整体图书零售市场水平(14.23%)。朱健桦分析说,大众健康图书在整体图书市场中的份额在2%~3%之间,在生活类市场的码洋比重在35%~40%,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热点的到来,大众健康类图书无论从号召力还是市场容量上都在稳步上升。非虚构类排行榜中大众健康类图书表现十分抢眼,已经杀入了国内超级畅销书的行列而且为数不少,《人体使用手册》《40岁登上健康快车》等大众健康风靡之作与早已成为市场热点的文学类、财经类、励志类图书相比毫不逊色。
事实上,《求医不如求己》1、2及《人体经络使用手册》《不生病的智慧》《特效穴位使用手册》等书虽然由不同出版社出版,但同属于《国医健康绝学》系列,这一系列由书界知名的共和联动有限公司操作。由于共和联动有限公司在出版界名声显赫,实际上它的操作已经标志着出版界对养生类书籍的普遍关注。据记者了解,“刘太医”系列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诞生。
“刘太医”异军突起
问题是,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朱健桦注意到,大众健康类畅销书的部分作者不是医学专家。除半路出家的吴清忠外,《无毒一身轻》的作者林光常,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这点有别于欧美健康类图书。据朱健桦介绍,在美国,大众健康类图书作者基本上是医学专家,比如《医生所没有告诉你的和药店职员所不知道的:关于另一种治疗》的作者爱德华·L·斯库内德是一位极其优秀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约翰·威利公司出版的《自然疗法的处方》的作者是医学博士詹姆士·巴尔赤和得到自然疗法许可证的医生马克·斯特恩格勒。
而引起争议最多的书籍要首推“刘太医”系列。
2006年4月,“刘太医”系列的第一本《刘太医谈养生》出版。这本300多页的厚书与同时期的保健类书籍相同而又不同。相同之处在于,从1月份《人体使用手册》算起,市场上开始出现几部借中医谈养生的保健类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刘太医”是其中一部讲故事谈养生的书——一些读者反馈说明,“刘太医”系列之所以畅销,讲故事的形式是一大原因。
根据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策划方光明书架文化有限公司的说法,当时并没有想到“刘太医”会火起来。事实上,从光明书架文化有限公司与刘弘章签版权代理合同到书的出版,已经有8个月过去。这不是一般畅销书的操作模式。
不过,签署的合同还是包括了六本书,《刘太医谈养生》《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一步错百步歪》《有病早知道》和《看病不求人》。据记者了解,依据合同,版权属于光明书架。“刘太医”系列的台湾版也由光明书架授权。出版社完成的工作是成书内容的编辑以及书的销售。
至今为止,这套书的前三部已经出版,第一部在2006年4月份,第二部在8月份,间隔4个月。到了2006年10月份,第一部书《刘太医谈养生》荣登北京图书大厦畅销书排行榜第五名。
书的畅销,没有缩短第二本和第三本书之间出版周期的间隔,反而延长了。最晚一本《是药三分毒》在2007年2月出版,距离上一本间隔了5个月。据说,这是因为作者有意拖延,理由是第三本涉及一些药方,因此要慎重。第三本书出版次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就其内容有争议的报道评论出台,这是后话。
“刘太医”如何出台
据中国友谊出版公司介绍,“刘太医”的畅销并没有前期策划。它的受欢迎程度完全是从市场销售业绩中体现出来的。
已出的三本书,每本在400页左右。如果后三本书字数略等,这意味着刘弘章父子的工作量不小于写三部《白鹿原》。
有来自不同消息源的说法,“刘太医”系列的第一本书成书时间只有一星期,而且有一部分内容为所谓执笔编辑协助完成。但这一说法没有被证实,出版方和策划方都表示三本书均是作者自己创作。
事实上,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和光明书架并不是第一个出版刘弘章父子书籍的人。关于刘太医的策划,互联网上有人透露说,与原新华印刷厂职工、现“联合国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主席余海若有关。
早在2004年7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刘氏父子的《太医养生宝典——中医世家漫谈三分治七分养》。据业内人士说,这本书属于作者自掏腰包付费出书,而且与中医界人士推介有关。这本书是《刘太医谈养生》的前身,余海若为之写序言。2002年,余海若曾在香港注册一家世界自然医学基金会有限公司。
光明书架与友谊出版公司对本刊表示,他们是在看过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刘的书之后,才做决定操作“刘太医”系列的选题。彼时刘弘章与其他出版社也有过联系,但一些出版社要求他删掉书里的故事,只保留保健药方等内容。
有人说,与作者接触,发现作者不太像良医的形象,却是比较典型的天津“卫嘴子”,善于侃大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透露,在出书前曾请中医界的医师就书的内容把关,在2007年3月刘太医成为争议人物后又请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吴大真女士重新审议过。
不过,这些并没有影响编辑对书中所提药方价值的判断。事实上,在书畅销后,有些编辑会自费购买“刘太医”系列送人。出版社也有人提出“刘太医”的药方其实早有,并非“刘太医”独创。也有人认为,“刘太医”的书就是养生保健书,不是医科专用教材,不应该用严格的医学标准去要求。而且这套书没有违背中医养生常理,老百姓比较认可。
“刘太医”出版的“刘太医”系列的第一本——《刘太医谈养生》(以下简称《谈养生》),实际上完全是改编自同样由刘弘章父子写作的《太医养生宝典:漫谈三分治七分养》(以下简称《宝典》),这本书出版于2004年7月。
《宝典》和《谈养生》这两本书,算上序与跋,两书均有20章,章节名称一一对应,20章里有7章的章节名称完全一致,剩下的章节名称里,除了第十九章完全重编了名称,其他章节名称大部分都只作了三字以下的修改。每一章节后的顺口溜,在《谈养生》中都冠上了“刘氏箴言”之名。
可以说,《谈养生》这本书基本是《宝典》的扩充版。在第三、十、十五章里,前者删除了后者的一些事例、理论,在其他章节里,前者则在后者的基础上,增添了大量的事例、总结、或描述性的语言,将一个个病例讲成了五颜六色的故事。
例如在第二章“求生必须有胃气,胃气涉及两道理”中,在章节末尾,《谈养生》中增添了“医患双方一定要牢记,世界上……”这一总结。而在第六、七章中,《谈养生》一书则在《宝典》中原有的事例基础上,增添了大量分析或描述性语言,大量口语化的对话加入到病例中,将诊疗经过写得愈发生动。
对于肝炎、肝硬化、艾滋病、性病这些在现代社会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疾病,《谈养生》更是在其中添加了更多的分析、故事。
与《宝典》相比,《谈养生》更如同一个会抢戏的演员。虽然讲的是同一个病例,面对着同一个病人,《谈养生》中的刘弘章却明显比《宝典》中的要能说得多。譬如在第十四章里,面对同一位尿毒症病人家属,《宝典》中的刘弘章这样表现:
我说:“你把4毫升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注射液……”
刘弘章直截了当地下方子,没有一句废话。
到了《谈养生》中,刘弘章在病人家属进门后,却先跟他调侃了一番:
我说:“什么,尿毒症!吃什么毒药啦?”
病人的父亲说:“大夫,她没吃什么毒药啊!”
我说:“糊涂,磺胺甲基异曛唑不是毒药,什么是毒药?”
病人的父亲说:“那是医院大夫给的!”
……
这里的刘弘章,显然乐于与病人的父亲聊天,聊了一通之后,终于开始“我说:‘很好,你把4毫升浓度为2%的普鲁卡因注射液……’”
谈到癌症治疗的第十五章是刘弘章这两本著作的中心,里面罗列了20种癌症的治疗方法。两相对比,《谈养生》一书删除了《宝典》中对各种癌症的分类、护理注意事项,增添了大量的数据,和一些治疗“显要人物”的经历。
如第一节肺癌专题中,刘弘章在北京饭店接待了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位乳腺癌病人,与她拍桌子争论,最后治好了她,收到了她的感谢信。第二十节肝癌专题中,刘弘章更凭鼻子就闻出了一个“显要人物”身上的肝癌。
第十九章是两书区别最大的一章。刘弘章在《谈养生》的前言中提到,《宝典》中存在缺憾,没有介绍核心内容刘氏养生十条。这一缺憾便在《谈养生》的第十九章中得到了弥补——养生十条:一、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凉开水;……六、不要吃晚饭;七、睡觉之前要烫脚;八、养生之道与宗教信仰;九、每月一次性交即够;十、每月需清肠一次。
除此之外,《谈养生》的第十九章更增添了小儿无名热(中医古称小儿假热)、小儿多动症(中医古称小儿阳盛)、精神抑郁症(中医古称思虑伤脾)、肥胖(中医古称肥人)四种病例。
最后一章是跋文,《宝典》中附上了四个详细的附录:“刘家承袭谱”“三分治七分养小结、三分治的市场替代药物”“鲜为人知的太医‘听对’诊断技术”“刘家秘方的主要成分及服用方法”,还列出了20本参考文献。这些内容,在《谈养生》一书中都被删去了。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