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正版畅销图书批发

偏执。
2014/04/18 11:04:04


闲暇时候逛书店,不失为我辈读书人一件快事。但在书店中,却常常可以看见一些装帧设计不妥当、不到位的书,不仅影响美观,也给读者阅读带来不便,更由此而错过销售的机会,是为憾事。

      憾事之一:精装本的封套

       在书籍的装帧中,封套一般多在精装本上使用,一是可以对精装本封面起保护作用;二来使精装本显得更加气派。可是时下在一些软精装、平装本书籍中,也频频使用起封套来,用意固然是好的,可惜效果适得其反。由于软精装和平装书的封面没有足够的硬度,在读者从书架上抽出来时,封套和封面极易松开,影响读者翻阅,而一旦等到读者再将书插回书架时,脱开的封套往往不能和整本书对齐,要么高出书本一截,要么封套和封面彻底分离,松松垮垮地包在书外。书店工作人员要经常对这类书进行整理,尽管这样,随着每天读者频繁地抽进抽出,封套很容易破损。

      怎么办呢?如果仍将封套破损的书陈列在书架上,不仅难看,还会被读者视为破旧书不加理会,万一看中要买,也会要求书店打折销售。如果将破损的封套取掉上架行么?不行。我们发现只有少数的几种书取掉封套后里面是正式的封面,仍可在书架上陈列销售,而大多数的图书是取掉封套后,里面的封面有的是一张无字无色的马粪纸,有的封面只是印有书名的单色纸,而且书脊上什么字也没有,根本无法上架陈列销售。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惟一的办法只有将封套破损的书从书架上撤下来,打入降价书、报废书的另册,尽管该书除封套外完好无损内容很有价值。

      憾事之二:看不清的书脊

       在一本书的装帧设计中,书脊容易被排在细枝末尾的地方,可是在书店的陈列中,书脊却是处在显要的标志性位置。通常书店为了陈列更多的品种,绝大多数图书都是竖放书脊朝外,读者走近书架浏览挑选图书首先入眼的就是书脊,仅凭着书脊上所标出的书名和出版社,读者判断是否将该书取出来翻阅和购买。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书脊是读者对书的第一视觉印象。一般的情形是,读者一眼看过去,书脊上的书名、出版社名清清楚楚,并合乎读者的需求,读者会将该书从书架上取下来翻阅。如果书脊上的书名、出版社名读者一眼望过去模糊不清,视觉就很容易转移到其他书上去,这样,该书从书架上被取下来的机会也就很小了。

      可惜,总是有一些书的书脊设计不尽如人意,违反了书脊设计的原则,如有的书脊上的书名、出版社名龙飞凤舞,使读者不能一目了然,有的书脊颜色与书名颜色相混,使读者感到模模糊糊,尤其是对一些比较薄的书来说,书脊厚度本来就不宽裕,这种设计简直就是灾难,既然读者连书名也看不清楚又怎么可能从书架上取下来翻阅,更不用说购买了。许多售出的机会就这样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溜走了,除非书店工作人员将这类书平放。目前,封面的设计已经得到非常的重视,而书脊设计的重要性尚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尤其在书店上架的品种多、复本少这样的背景下,书脊的设计对于书的销售就非同小可了。通常的装帧设计要求封面与书脊要谐调,但在有些情况下,不能过分强调这一点,对书脊来说,书名、出版社名清晰、醒目是第一要紧的。

       憾事之三:闹心的塑封书

       走进书店,发现近几年出版的许多书都被塑封得严严实实,根本无法浏览内容,这给选购者带来很大不便。而且,塑封的图书越来越多,有的图书封面精美,书名也有吸引力,买回去后才发现并没有多少可读性,白白损失了数十元钱。营业员说,刚开始塑封的只有画册、珍藏版书籍之类的图书,由于这些书售价高,一旦读者在翻阅时损坏,损失很多,出于保护图书的目的,出版社才给其“穿”上外衣,后来逐渐发展到普通图书也被塑封起来。该营业员坦承,塑封图书确实给选购制造了障碍,不过出版社也是无奈之举。

      对于塑封图书,通常,多数书店是原封不动进行销售的,并不允许读者拆开阅读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无疑给读者买书增添了不便。想当初,当超市尚未普及,其他货品从未想过实行开架销售模式时,各地书店便张开热情怀抱,欢迎读者在售书区读书、选书;并且,早期的图书也绝少塑封,完全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供读者阅读选购。如此读书、售书氛围,体现着相互理解、透射出人文情怀,让人从中真正领略到书及与书相关行业、人的文化魅力。而看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塑封图书,总不免令人感到扎眼,感到一种隐隐的失落。薄薄一层塑封,不只是拉开了读者与图书、与出版社及书店之间的距离,更主要的,它使原本和谐、温情的读书售书氛围增添进几许“不信任”因子。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