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 《炎帝春秋》
编导:孙智勇 摄像: 李铁华
走进山西省的长治市,未到市区,就能遥遥望见一座高耸的金色铜像,这座作为城市标志的铜像高39米,从城市东面的百谷山脚俯视着素有上党天脊之称的长治市。这位手捧谷穗的老者是谁,他为何成为这个城市的标志?
就在长治市博物馆的展厅,我们看到了一个特殊的展柜,展品是五种普通的粮食,这五种粮食早在7千多年前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这正是中国人所称的五谷,而今天的人们大多早已是五谷不分了。
中国是最早种植这五种粮食作物的国家,五谷也是我国北方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正是这五谷杂粮,养育了黄河流域5000年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
相传正是这位老者发现并培育了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五谷,开创了中国的农耕文化,他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在远古的时候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的相互融和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雏形,因而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
长治百谷山脚的百草园中有一座神农宝殿,殿中的神农像按照传说中的神农样子塑成,相传这位牛头人身的中华始祖,出生在今天陕西宝鸡境内的姜水,随着炎帝氏族部落的不断扩大,他遵循伏羲“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就会找到温暖和有食物的对方”,于是炎帝部落向东开始了漫长又艰难的迁徙。
在史书《淮南子》中有记载,相传炎帝部落是沿渭水向东向南扩展迁徙,最终炎帝部落来到了哪里?哪里成为了五谷的发源地呢?
百谷山位于长治市区东北方向,方圆40多平方公里,古籍中记载炎帝的活动的范围是在黄河中上游一带,百谷山的所在地古上党地区正处在这个区域的中心地带。
长治古称潞安,据《潞安府志》记载,炎帝神农氏在百谷山上尝百草,找到了泽被后世的谷种。如果这个记载属实,那么百谷山这幽幽的山谷又埋藏了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就在百谷山一处峭壁的灌木从中,有一个被当地百姓称为神农洞的神秘山洞,据说当年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时曾经居住在那里。
在今天的神农洞中我们已经找不到任何和炎帝神农氏有关的遗迹。我们更无法知道炎帝神农氏是凭借一种怎样的勇气,开始了以自己身体为试验品的尝试!
对于当时仍以渔猎和采集为生的炎帝部落来说饥饿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于是炎帝神农氏为了部族人的生存开始了在百谷山上的艰难寻找。
相传在对众多植物的尝试中,有一日炎帝神农氏竟连中了72毒,几乎死去。就这样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寻找、尝试、失败,一次次身体中毒的苦痛折磨之后,炎帝神农氏终于找到了那颗在日后给予氏族人温饱,并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的种子,而随着那颗种子的找到,中华历史也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炎帝神农氏在百谷山上究竟发现了什么呢?
今天的百谷山的植被依然茂盛,而且在山上我们可以随处发现一种很普通的植物,就是这种最不起眼的植物被认定是谷子的祖先。
在传说中的神农城遗址我们没有找到秦汗之前的遗迹,史前的神农城是否真的存在我们不敢断定,只有这几根唐时炎帝庙的残柱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但在这羊头山上兴起的农耕文化却延续了几千年,以这农耕文化为基础,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繁荣和强盛的封建王朝。而且谁也未曾想到,就是这羊头山上所产的一种黑黍,以小小的谷粒确立了这农业经济秩序的基础——度量衡。
据《汉书》记载,汉代的度量衡都是以羊头山所产的黑黍为基础单位确立。以一颗黍的长度为一分,10颗黍的长度为一寸,确定标准长度。量体积的斗升,称重量的斤两,也都是以这小小的黑黍为基本单位。就连古代音律的音准也是靠羊头山上的黑黍确立。
中国古代音律有黄钟大吕等12律,代表着不同的音高。黄钟是第一律,也是基准音。这羊头山上的小小黑黍是如何确定这黄钟之音的呢?我们按照《汉书》所载的定音方法,做个一个有趣的试验。
对比二胡演奏出的C调的1的音高,我们吹起了竹管。让我们惊喜的是,竹管所吹出的音高和二胡奏出的音高惊人的相似,这就是以小小的黍粒定出的黄钟之音。
这是因五谷而生的神奇之音,这声音穿越了千年的历史,将我们带到史前的那个黄昏,炎帝神农氏在尝试了剧毒的断肠草之后,终于倒下了,但在他身后的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丰衣足食,文明昌盛。
从长治市区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沁县,进山的路变的更加难走,我们这趟行程的目的是为了探访一种神奇的小米,这种小米曾经是进贡清朝宫廷的御米,据说常吃可以补血养颜延年益寿,但它只生长在沁县的大山之中,周家庄正是这大山中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由于沁州黄只生长在沁县高山干旱的土地,所以很难有大块的栽种沁州黄的土地,这檀山上的零星地块出产的沁州黄,才是名副其实的沁州黄,曾经有人把沁州黄种植在和檀山土壤气候都很相近的地方,但收获的小米就不再是沁州黄的形状和味道,品质下降了很多。
8月的太阳分外毒辣,但丝毫没有影响这已经年届70岁老人的劳作,老人照顾谷苗象照顾刚出生的婴儿,分外的认真仔细。
在周家庄这个普通的农户家里,我们见到了传说神奇的沁州黄小米,但除了它的色泽比普通的小米金黄些我们看不出米有什么特别。
沁州黄的饭香让我们这些远道来的人们急切的想知道,这神奇小米的味道。
一会功夫一碗沁州黄已经见了底,一种格外的香甜让摄制组的每个人都胃口大开。就在饭桌上我们惊讶的知道了刚才在种地的这个老人不是普通的农民,他退休前竟是是长治市科技情报所的高级翻译。
按老张的习惯,他的早餐是一碗沁州黄熬成的小米粥。每天吃完了早饭他都会从城里的家骑车20多公里来到偏僻的周家庄,继续耕种他的谷子。经过几年在谷子地里的劳作更像是个真正的农民,但每月有2000多退休工资的他,种沁州黄不是为了生活,他有自己很宏大的计划。
这神奇的土壤创造了神奇的沁州黄小米,沁州黄是如何走出了大山,成为全国闻名的小米,他的身上又发生了那些传奇故事呢?
这个人叫吴碘,是清康时他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他就是沁县人,沁县人亲切的叫他吴阁老。而沁州黄的闻名就是这位沁县人的功劳。今天在沁县的徐村,吴碘墓前的两座碑亭依然保存完好,康熙帝御制的墓碑记载了吴阁老的功绩,但沁县老百姓传诵最多的还是吴阁老和沁州黄的传奇故事。
不知道有没有沁州黄的功劳,吴碘日后成为康熙帝最信任的辅臣,这康熙帝御笔的千字文,是康熙赐给吴碘的礼物,足见康熙对吴碘的宠爱。而吴碘家乡的小米也因康熙命名的沁州黄而声明远播。从山西深山中的糙谷,变成了皇家专供的沁州黄,成为中国四大名小米之一。
在山西的长治市有一家名叫故乡情的饭馆,正如招牌上写的“无名师无名厨只图随意,缺山珍少海味就是实惠”这家既没有名师名厨,也没有山珍海味的饭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在长治市连开了几家分店,开一家火一家,是什么过人之处引来了这么多的客人?
这位被服务员称为奶奶的老人叫张永梅,就是这家故乡情饭店的老板。老人原来是长治地方戏上党梆子演员,唱的是小旦,原来走乡串镇到地方上演出,也吃遍长治各个地方的小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长治小吃让老人一直念念不忘,于是就有了这家专门做长治小吃的故乡情饭店,而用五谷杂粮做主料是长治小吃的最大特色。
在这家餐馆把五谷杂粮做的小吃作为主菜摆上了餐桌。这个正在做的小吃叫做莜面烤栳栳,莜面烤栳栳的原料莜面十分特别。他只栽种在长治沁源、武乡等高寒山区,这莜面不仅能耐饥抗寒、保肝护肾,还能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就像郭兰英唱的这首《交城的山》里歌词写的,莜面烤栳栳是长治最具山区特色的小吃,长治的各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种类丰富的长治小吃,得益于长治种类丰富的五谷杂粮,各种杂粮或碾或磨,碾磨的粉在互相搭配,,用不同的方法或烙、或炸、或蒸或煮,五谷杂粮衍变出种类极其丰富的长治小吃。
这家的女主人做的就是一样非常有长治特色的擦圪蚪。这擦圪蚪是长治武乡、沁县山区一带农家常吃的一种用粗粮细作的面食,这擦出来的面象一个个游水的蝌蚪,搬上豆腐卤汁,是很多农家餐桌上的主食。这小小的面蝌蚪在当还地有一个传说。
相传沁县花山的一户农家娶了新媳妇,公婆为了考察一下媳妇的做饭手艺,让他给90岁的爷爷软的、小的、短的面食,正当新媳妇犯愁时,他看到了渔港里的小蝌蚪,灵机一动,把面作成了蝌蚪的形状,浇上了豆腐卤,老爷爷吃了之后特别喜欢,这个吃法也就传开了。
在这个长治山村里最普通的农家园里,女主人正为家人精心准备晚饭,当然也都是家常的长治小吃。玉米烙是最喜欢的点心。这农家餐桌上五谷杂粮作成的小吃,是长治山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长子古书艺人,把长治小吃编成了唱词,味道各具特色数量有几百种的长治小吃,足够他们唱上三天三夜。
在众多的长治小吃中,最具长治地方特色的要属融合了各种杂粮的合子饭。在今天的长治农村,合子饭是最家常的一种食物,自家地里收获的小米,煮上新鲜的豆角、南瓜,再放入由豆面、白面、小粉这三种面和面切成的细面条,是农家餐桌上最贴心的一道小吃。而这个小吃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入夜故乡情粗粮馆迎来了他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各种五谷杂粮做成的美食让人们大快垛仪,就在炎帝分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先河的这块土地上,粮食的功能不再仅仅是解决温饱,色彩丰富的上党饮食文化,是长治这太行天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责编:红立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