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建县四年跨越发展纪实
万正强 李建伟 李居正 郭原
2009年7月29日,湖北省最年轻的县──随县成立。建县之初,随县是全省唯一没有县城的县,且工业弱,财政穷,位次末。短短四年过去,随县县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跃升30位,省级开发区快速崛起,生态园林新县城初现轮廓,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进位奖”、“湖北旅游强县”等多项殊荣。随县之所以实现后发赶超,关键在于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艰苦创业体现了随县精神,开拓创新激发了随县活力,争先创优提升了随县水平。
坚持艰苦创业 构筑精神高地
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在随县这片土地上开启了璀璨的华夏农耕文明,孕育了包括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在内的伟大炎帝精神。
新时期的随县人,将炎帝精神发扬光大,形成了“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随县精神,构筑了精神高地。
解放思想是前提。2009年9月,随县开展了以“解放思想、实干兴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破除干部群众头脑中的条件论、常规论、实力论和无过论,创新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和发展载体,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随县经济开发区平地起步,企业用地手续难批,怎么办?随县让程序服从效率。7平方公里的开发区,三年实现企业满园,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0个,既是真诚服务的结果,更是解放思想的结果。随县的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
艰苦创业是境界。在随县,干部“五加二”、“白加黑”是工作常态,加班加点司空见惯,有的累得生了病,硬撑着坚持;有的干部,爱人头天晚上生了小孩,依然准时到岗完成工作;有的干部办了退休手续,但只要单位任务重,就主动到单位帮忙;有的把孩子从随州城区转到厉山镇来上学。随县的实践表明,事业在人,人靠精神。
迎难而上是关键。新随县要启动建设,必须迈过建园区、搞拆迁这些坎儿。随县的同志们迎难而上,以干克难。随县经济开发区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三通一平”,当年就有15家企业入驻,没有一户因拆迁而发生纠纷或上访。如今,整洁的环境、真诚的感情、温馨的服务,成为随县经济开发区吸引外来企业的“名片”。随县的实践表明,困难不可怕,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自能创造奇迹。
实干兴县是保障。随县干部的实干,有三重内涵。第一是带头实干。在随县,到处可以看到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身影。从县“四大家”领导,到县直部门负责人,再到乡镇“一把手”和村级党组织书记,个个冲锋在前、实干在前。第二是竞相实干。随县的实干,不是大呼隆地干,而是通过效果结帐,促进各地各单位抢着干、比着干。第三是以干求助。随县各级干部积极跑省进京、跑部进厅,争取到省直部门对口帮扶随县再延三年的政策,争取各类项目1055个,到位资金48.32亿元。随县的实践表明,落实就是水平,实干才有实效。
勇于开拓创新 放大改革红利
随县弘扬炎帝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推进改革创新,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在改革创新中提效能。随县把“大部门制”与“大科室制”结合起来,没有增加一名编制。改革后县行政机构46个,与其他县市区相比,少近10个;行政编制450名,比其他县市区平均减少220名;事业单位356个,与同类县市区比减少40至90个;事业编制9200余名,与同类县市区比平均减少4000至5000名。通过精兵简政,干部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人少了、效率却更高了,成为随州“大部制”改革的新成果。
在改革创新中激活力。针对建县之初各行各业年轻人才缺乏的现状,随县于2010年初首次就面向全国引进人才。报考人员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区,其中硕士研究生65人,从俄、美、法等国回来的“海归”7人,录取者中,外地考生数量超过随州本地考生。随县不仅在引进优秀人才上做好文章,而且在用好现有人才上下足功夫,倍加呵护好每名干部的创业激情。几年来轮流选派220名干部到信访维稳一线、项目建设一线、新农村建设一线、征地拆迁一线挂职锻炼,对于在“四个一线”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优先向上级推荐。
在改革创新中拓空间。随县走出一条以改革创新拓展发展空间的成功之路。在农业领域,随县农行在全国首创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模式,解决了5000多农户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累计发放小额农贷7亿元。在工业领域,县政府出大股组建富桥投资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在城建领域,以城投公司为平台,运用BT、BOT等建设模式,招引全国各地十余家投资商成功启动了炎帝大道、烈山湖风光带、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全县涉企的12个县直主要部门开展 “两清理、一再造”行动,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发展环境。
矢志争先创优 推动特色发展
面对繁重的建设发展任务,随县县委县政府坚持高点定位、争先创优,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后发赶超的路子。
登高望远谋特色、勇争先。随县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定位不能低。随县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都着眼于争先创优、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每年制定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高于、快于、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目标的高定位,带来发展的高水平。目前的随县,不论是突飞猛进的新型工业,还是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不论是集约发展的工业园区,还是加速崛起的文化旅游,都是高端谋划、高位推进的结晶。
因地制宜扬特色、比争先。随县县委县政府根据资源禀赋,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战略,引导各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特色发展,错位竞争。发挥支柱工业的优势,四大支柱产业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6.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87.2%。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培植的香菇产业集群跻身全省75个成长型产业集群,建成食用菌等10大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创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1个,“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竞放异彩,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2件、绿色食品11件、无公害农产品17件。发挥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炎帝故里、玉龙温泉、西游记漂流三个4A级景区建成,叫响了“拜祖文化游”、“温泉养生游”、“森林探险游”、“乡村体验游”四大品牌,随县获评“湖北旅游强县”。
挖掘潜力壮特色、善争先。随县从薄弱环节入手,在多个领域补齐短板,彰显特色。县城从无到有,累计投资50余亿元,先后启动县城70余项重点工程,同步推进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和炎帝景区配套建设四大功能区;建成厉山二桥、11万伏变电站、烈山湖等项目,建成行政中心828套还建房,交付经济开发区402套还建房,一个现代化生态新县城初具雏形。开发区从无到有,完成1.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现水、电、路“三通”和土地平整,建成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总量小,就大上项目,金银丰、天星粮油、联飞翔、厉山通用机场等项目相继投产,鸿荣盛玩具、大稻田牧业、县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集中开工,随县220KV输变电站、西气东输三线管道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亿元,较建县初增长2.6倍。县域经济实力弱,就大抓县域经济,去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直接利用外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少的是建县之初的2倍,最多的是建县之初的10倍,增幅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随县获得全省县域经济进位奖;2012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再进一位。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