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基层监督“活水” ——我市推进基层监督优化基层治理工作综述
随州日报通讯员 曹波 黄刚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推动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全会部署,立足职责定位,以加强“四个监督”为指引,统筹力量、创新方式、强化保障,激活基层监督“活水”,着力破解基层监督实践难题,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活力,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加强全面监督
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
2024年7月,市纪委监委在各县(市、区)分析研判监督对象的基础上,按“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进行分类评价,确定14个镇(街道)、218个村(社区)作为重点,开展政治巡察和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有效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
这是市纪委监委加强全面监督的有效举措之一。一年来,市纪委监委通过推动县级党委全面领导,坚持全市一体谋划部署,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分别调研座谈3个县(市、区)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明责任、压担子、促落实。各县(市、区)党委书记主动扛责上肩,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广水市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统筹19个职能部门,统一部署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把分散的监督力量整合起来、科学调度,实现同题共答、整改共督、治理共促。
为确保全面监督取得实效,市纪委监委坚持重心下移、责任下压、监督下沉,全面梳理县直部门、镇、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绘制办理流程图,列出廉政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和预警机制,并据此制定县级纪委专责监督责任清单、镇级纪委专责监督责任清单、村(社区)纪检委员履职责任清单和镇级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清单等“四张清单”,以清单化、项目化推进保障基层监督各项任务有力有效推进,基层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逐步提高。
规范专项监督
确保决策部署执行有力
“曾都区万店镇龙头湾村原党支部副书记孙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侵占集体资金、群众政策资金,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这是曾都区纪委监委查处违规占用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的典型案件。
一年来,市纪委监委通过持续攻坚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筑牢乡村振兴物质基础,坚持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快结,严查管理混乱、资产流失等现象背后的腐败问题。2024年,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84人、留置7人,挽回经济损失3650万元,收回土地资源3.4万亩。
对农村集体“三资”腐败问题果断亮剑是市纪委监委推进专项监督的一个缩影。为严格规范专项监督,市纪委监委贯通党内监督与审计、执法、司法等各类监督力量,推动22个职能部门牵头或参与开展专项整治,共排查整改问题1.1万余个。聚焦民生实事监督,督促各部门从不动产登记难、食品安全、燃气安全、“人情保”“关系保”等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807个,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压实整改责任,推动立行立改。
优化专责监督
发挥系统优势以上带下
“项目推进中还有没有堵点?”“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连日来,市纪委监委成立7个工作组,聚焦重点项目建设监督,对180个重点项目开展巡访督查,发现并督促整改政务服务不优、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94个。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但在开展基层监督实践中,发现基层专责监督还存在监督末梢力量薄弱、监督方式匮乏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市纪委监委通过指导市、县(市、区)围绕优化机构设置、做实监督职责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机构重整、力量重组、机制重塑。广水市纪委监委持续优化人员配置,向党风政风监督室、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等部门充实人员力量。同时,完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开展纪法知识教育和业务比武等活动,以及跟案锻炼、以干代训、轮岗交流等多种方式,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
为提升基层监督办案力度,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委领导班子成员包县、包镇、包重点案件制度,加强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质量的指导把关,不断提升基层办案能力,推动监督、办案、治理协调联动。2024年,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包保重点案件144件,市纪委监委提级查办、挂牌督办57件。
深化群众监督
健全群众参与监督机制
推动基层监督融入基层治理是提升监督能力的有效途径。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群众监督融入共同缔造实践,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民意调查分析、廉情信息收集、典型案件剖析等,紧盯关注度高的决策公开、项目工程、政策资金、干部履职等,探索“四分监督法”、“五章联督”、“三单两晒”、“阳光晒、查、访”等一批直联群众的监督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实施过程监督,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堰塘管道坍塌后,农田灌溉成了大问题,于是我试着和我们组的廉情信息员反映情况,没想到这么快问题就解决了。”近日,随县纪委监委干部在殷店镇谢家湾村九组走访时,村民张大爷高兴地说道。
原来,谢家湾村九组农田灌溉主要依靠这口堰塘,此前由于堰塘管道坍塌堵塞,给村民农田灌溉造成了严重影响。当该村廉情信息员魏爱国了解情况后及时向村里反映情况,得到村委会大力支持,堰塘管道很快得以整修疏通。
在村级党组织设立廉情信息员是随州市纪委监委推进基层监督的有效举措之一。近年来,随州市纪委监委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基层监督重点任务,在全市印发《村(居)群众公开事项工作指引》,推动公开事项清单化、规范化、常态化,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
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信息平台是随州市纪委监委做实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如今,在随州的街头巷尾、乡村屋场,很多人都能熟练掌握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使用方法,纷纷点赞“监督一点通”平台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通过建立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让群众从‘我问你答、我点你办’的高效体验中不断提升满意度。平台运行以来,群众访问8.2万人次,办理1251 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系列真抓实干举措的落实落地,有效激活基层监督“活水”,不断推动基层监督力量优化整合,增强基层执纪执法能力,让基层治理体系更加顺畅、重点更加突出、路径更加明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推动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全会部署,立足职责定位,以加强“四个监督”为指引,统筹力量、创新方式、强化保障,激活基层监督“活水”,着力破解基层监督实践难题,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活力,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加强全面监督
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
2024年7月,市纪委监委在各县(市、区)分析研判监督对象的基础上,按“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进行分类评价,确定14个镇(街道)、218个村(社区)作为重点,开展政治巡察和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有效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
这是市纪委监委加强全面监督的有效举措之一。一年来,市纪委监委通过推动县级党委全面领导,坚持全市一体谋划部署,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分别调研座谈3个县(市、区)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明责任、压担子、促落实。各县(市、区)党委书记主动扛责上肩,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广水市通过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统筹19个职能部门,统一部署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把分散的监督力量整合起来、科学调度,实现同题共答、整改共督、治理共促。
为确保全面监督取得实效,市纪委监委坚持重心下移、责任下压、监督下沉,全面梳理县直部门、镇、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绘制办理流程图,列出廉政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和预警机制,并据此制定县级纪委专责监督责任清单、镇级纪委专责监督责任清单、村(社区)纪检委员履职责任清单和镇级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清单等“四张清单”,以清单化、项目化推进保障基层监督各项任务有力有效推进,基层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逐步提高。
规范专项监督
确保决策部署执行有力
“曾都区万店镇龙头湾村原党支部副书记孙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侵占集体资金、群众政策资金,被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这是曾都区纪委监委查处违规占用农村集体“三资”问题的典型案件。
一年来,市纪委监委通过持续攻坚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筑牢乡村振兴物质基础,坚持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快查快结,严查管理混乱、资产流失等现象背后的腐败问题。2024年,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84人、留置7人,挽回经济损失3650万元,收回土地资源3.4万亩。
对农村集体“三资”腐败问题果断亮剑是市纪委监委推进专项监督的一个缩影。为严格规范专项监督,市纪委监委贯通党内监督与审计、执法、司法等各类监督力量,推动22个职能部门牵头或参与开展专项整治,共排查整改问题1.1万余个。聚焦民生实事监督,督促各部门从不动产登记难、食品安全、燃气安全、“人情保”“关系保”等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807个,并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压实整改责任,推动立行立改。
优化专责监督
发挥系统优势以上带下
“项目推进中还有没有堵点?”“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连日来,市纪委监委成立7个工作组,聚焦重点项目建设监督,对180个重点项目开展巡访督查,发现并督促整改政务服务不优、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94个。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但在开展基层监督实践中,发现基层专责监督还存在监督末梢力量薄弱、监督方式匮乏等问题。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市纪委监委通过指导市、县(市、区)围绕优化机构设置、做实监督职责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机构重整、力量重组、机制重塑。广水市纪委监委持续优化人员配置,向党风政风监督室、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等部门充实人员力量。同时,完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开展纪法知识教育和业务比武等活动,以及跟案锻炼、以干代训、轮岗交流等多种方式,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
为提升基层监督办案力度,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委领导班子成员包县、包镇、包重点案件制度,加强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质量的指导把关,不断提升基层办案能力,推动监督、办案、治理协调联动。2024年,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包保重点案件144件,市纪委监委提级查办、挂牌督办57件。
深化群众监督
健全群众参与监督机制
推动基层监督融入基层治理是提升监督能力的有效途径。市纪委监委坚持把群众监督融入共同缔造实践,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民意调查分析、廉情信息收集、典型案件剖析等,紧盯关注度高的决策公开、项目工程、政策资金、干部履职等,探索“四分监督法”、“五章联督”、“三单两晒”、“阳光晒、查、访”等一批直联群众的监督机制,引导群众参与实施过程监督,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堰塘管道坍塌后,农田灌溉成了大问题,于是我试着和我们组的廉情信息员反映情况,没想到这么快问题就解决了。”近日,随县纪委监委干部在殷店镇谢家湾村九组走访时,村民张大爷高兴地说道。
原来,谢家湾村九组农田灌溉主要依靠这口堰塘,此前由于堰塘管道坍塌堵塞,给村民农田灌溉造成了严重影响。当该村廉情信息员魏爱国了解情况后及时向村里反映情况,得到村委会大力支持,堰塘管道很快得以整修疏通。
在村级党组织设立廉情信息员是随州市纪委监委推进基层监督的有效举措之一。近年来,随州市纪委监委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基层监督重点任务,在全市印发《村(居)群众公开事项工作指引》,推动公开事项清单化、规范化、常态化,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
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信息平台是随州市纪委监委做实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如今,在随州的街头巷尾、乡村屋场,很多人都能熟练掌握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使用方法,纷纷点赞“监督一点通”平台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通过建立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让群众从‘我问你答、我点你办’的高效体验中不断提升满意度。平台运行以来,群众访问8.2万人次,办理1251 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系列真抓实干举措的落实落地,有效激活基层监督“活水”,不断推动基层监督力量优化整合,增强基层执纪执法能力,让基层治理体系更加顺畅、重点更加突出、路径更加明晰。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