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文苑丨杨仁才系列故事:肖家塆的樊老二(高城镇高黄村神话传说系列之--十四)
点击关注
| 东正之声,惊世芳华
(十四)肖家塆的樊老二
肖家塆座落在高黄村的西边,塆子近百户,几百人口,从三家寨汩汩流来的溪水,汇集到肖家塆门前已城一条小河,往下流经一华里,小河就汇集到漂水河。
樊姓在肖家塆是大户人家,有良田数担,是地主,家里有长工短工,田地发租到贫雇农种,樊家只收租子。到樊老二这一代兄弟五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自然要读书受教育。
兄弟五个数樊老二读的书最多,读了十二年的长学。樊家指望他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有钱人往往就是这样,不光要有钱,家里还要有当官的。
樊老二十二年的长学读下来,已年近二十,他性格严重扭曲,根本就不懂人情世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儒腐,还知道读书人偷书不为偷,樊老二真比孔乙己有过之而不及,他的故事还真比孔乙己多得多。
民国二十八年日本人打进高城,高城城乡男嬬老幼都跑日人,樊老二身强力壮,他就是不跑,他不相信日本人会把他怎么样,更不相信日本人会杀人,更更不相信日本人会把他这个读书人怎么样,中国人是日本人的祖宗,日本人怎么会杀祖宗呢。
日本人进了肖家塆,将他从家里拎出来。
日本人拿着刺刀对准他,叽里呱啦地说些他也听不懂的话。
樊老二扭头可能想对日本人说他读过孔子,孟子,是个有文化的人。可日本人哪管那些,一枪托打在他的背上,真是生疼生疼的;又一掌打在他的背上,让樊老二快点走。
樊老二是一百个不服气,心想你们小日本怎么这样不懂礼数,怎么能这样对待读书人。
日本人又是一枪托打在樊老二的背上,樊老二只好灰溜溜地加快了步伐,免得再吃日本人的枪托,被枪托打的滋味真不好受。
日本人将樊老二押向塆子一旁的稻场,另一群日本人抓住一个没来得及跑的中年妇女。十几个日本兵指着中年妇女叽里呱啦地欢笑着。一挎着战刀的日本兵小头目,看到了膀宽腰圆的樊老二,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樊老二,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日本兵小头目抽出战刀指着樊老二,又是叽里呱啦地说着樊老二听不懂的话,但意思是让樊老二脱光衣服,趴在地上。
樊老二领会了日本小头目的意思,他就是不肯行动。
一日本兵又是一枪托打在樊老二的背上,怒视着他,让他快点。樊老二还在犹豫之中,日本兵枪托又高高举起。樊老二真让日本人的枪托打怕了,他想起来一句老话: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群日本人不是讲理的人。樊老二照着日本人的指挥,慢慢脱光衣服,趴在冰冷的稻场上。
日本兵小头目忙脱光中年女人的衣服,一掌将女人推倒在樊老二的背上,原来日本人是让樊老二当床,实行日本兵兽性奸淫。
当然是日本兵小头目先上,然后是日本兵轮流疯狂的奸淫。
最后,不知什么原因,日本兵没杀樊老二,让他活了下来。
过后的日子里,直到解放后只要别人一提起日本人,樊老二就会说:“狗日的日本人,真会侮辱人。”
这事是樊老二自己说出来的,不然的话别人怎么会知道呢。樊老二当时和以后向别人提起那事时,不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到底是怎么样的。当时塆子里的人只知道日本人来了,樊老二没跑,被日本人抓住,而且没杀他。
多事的后生常拿这件事跟樊老二开玩笑,樊老二总会说:“狗日的日本人,真会侮辱人。”
樊老二的懒,是出奇的懒,书呆子加上懒,自然讨不上媳妇,樊老二打了一辈子的光棍。解放后樊老二从来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生产队根据他的情况,干脆把他五保起来。一身衣服只要上身,不穿破不下身,衣服从来不洗,一年四季不洗澡,蓬头垢面。生产队给他分的粮食,他背到街上卖钱,到餐馆换酒喝,如果没吃的他就再想别的办法,这顿饱了不管下顿。他看到哪家来了客人,主人出工去了,樊老二就溜进人家的家门。家里来了客,必然要弄几个好菜,他不慌不忙到别人家好吃好喝。有几次他吃饱喝足,被胀得屎滚尿流,他实在是憋不住了,就将屎尿屙到人家的灶屋里。
塆子里不可能天天有客来,樊老二饿得实在没办法,偶尔参加一些劳动,他看到塆子谁家做事或起房子,做红白喜事,他就混到哪家帮忙,必然别人碍于面子,单独给他好吃的,还给他酒喝,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是他改善生活的时候。
樊老二家途四壁,生产队帮他置办的锅、碗、瓢、盆,只要能值点钱的,他都拿到街上去换酒喝。
一到冬天,樊老二往往十天半月不出门。甚至小便他就懒得起床,原来农村有的是土板墙,墙上有眼,樊老二睡在床上侧上身子,就从墙眼上往外屙尿。他也懒得烧火,在家调生面吃,家里连水缸就没有,他就用半边烘笼在房前小坑里弄点水调面。别人问他生的怎么吃?樊老二说熟的也是粮食做的,生的还不是粮食做的,都一样,吃生的省事。古代人都是吃生的。黄瓜生着吃,西瓜生着吃,把西瓜煮熟还不好吃呢。
别人嘿嘿一笑:“樊老二还说得真有道理。”
夏季里瓜果飘香,樊老二的日子还好过点。他看到谁家的黄瓜、西瓜成熟了,他就到谁家地里去摘。一天,樊老二来到生产队桃园,桃子熟了,可看桃园的人不让樊老二摘。白天不让摘,樊老二晚上摸进桃园,光凭两手摘不了几个,他把裤脚一扎,裤子一解,将桃子装进裤筒里。桃子浑身是毛,樊老二痒的是可想而知,只要能把桃子弄回家,就有吃的了,管他痒不痒的。
两裤脚桃子有几十斤,樊老二在家天天吃着桃子,足足有十天没出家门,可在摘完桃子回家的路上,让树杈子将螺丝骨扎破,被感染了。樊老二在家螺丝骨肿胀,奇痒无比,他只好出门到大队医务室让赤脚医看。医生把他螺丝骨上的疤子揭开一看,把医生恶心的要吐,里面肥胖的蛆见了阳光,指往肉里钻。
樊老二一看说道:“怪不得里面那么痒哩。”
其实樊老二脑袋瓜子还很灵活 。只要吃的东西,他见了就要去拿,因为偷字在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概念。一天,他后屋里的房上晒有酱豆,樊老二瞅着后屋主人出工去了,他在人家灶屋里拿上碗,顺着梯子上房盛了一碗,他刚走出了别人的大门,后屋里的小主人回来了,樊老二脑瓜子一转,抢前说道:“哎!多谢你妈给了一碗酱豆。”
后屋的小主人以为是真,拿着东西就出门了。
晚上后屋小主人问他妈妈,是否给了樊老二酱豆?他妈妈说没有那回事。对樊老二这种人他们只有一笑了之。
樊老二不光懒、偷、脏,他自然不受人待见。有时他还讨人恨,别人在一起叙家常,说谁谁谁的后生聪明,有出息。
樊老二在一旁冷不叮的插嘴道:“出气的东西,谁说得上来,说不定晚上就起陡病。”
别人一听,真想打他,有几次还真挨了打。
挨打的樊老二还与别人理论,说他说的是实话,你凭什么打他?
樊老二就这样常使人讨厌。
樊老二一辈子没有讨上媳妇,他想不想女人呢?他肯定是想,他有个自我安慰法来安慰自已。有时他兄弟媳妇为了照顾哈他,送鞋他穿,给点他好吃的,他就在众人面前吹嘘,说他的兄弟媳妇向他献殷勤;别的女人同情他,给他一瓜半枣的,他就说别人想他。
说樊老二一辈子没沾女人是假,那次日本人让他当床,女人不赤条条地睡在他身上嘛。
樊老二的寿命还不短,活了近七十岁才死,也就是八十年代末;而不是自然老死的。
人要想活着,要生存下去,首先要解决的是肚子问题,人可以衣不遮体,没饭吃可不行。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樊老二一生最大的问题,让他最操心,最费神的事就是搞饱肚子。
八十年代正月初几,也是樊老二生命的最后一天。其实樊老二也盼过年,因为过年每家每户都有好吃的,而且他到每家别人都会给他好吃的。过年他再也不会为吃的操心发愁。
樊老二穿着集体给他制作的新棉衣,他到邻村去讨吃的,正月正是寒风呼啸,雪花纷飞,上冻结冰的季节。那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樊老二在别家吃完饭,说不定还喝了点小酒,在回家的路上,走到一个田埂上,樊老二一不小心,脚一滑,倒在了田沟里。田沟里的水并不深,刚过克膝。樊老二穿了一身棉衣,棉衣里进了水,再加上沟弦滑,任凭樊老二怎么努力,怎么也爬不起来,最后冻死、淹死在田沟里。第二天被人发现时,尸体早已僵硬。
樊老二肯定在沟里挣扎过,他可能恨过他这一身新棉衣,要不是棉衣进水,他会爬上沟的;他可能恨这新年,要不是过新年,到别人家不可能有这么多好吃的,没有好吃的,下这么大的雪他也不会出门,不出门怎么会掉进这该死的沟里哩;他恨这雪天,若不刮风下雪,说不定路上就会有人,有人路过,别人就会来救他;他恨他这张嘴好吃,不是好吃,自己怎么会出门呢?不出门怎么会掉进这沟里哩......
樊老二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新年里,他死了,而且是死在一个小田沟里,死时肯定很痛苦。
其实樊老二还有个大名,因时间长了没人叫,大家忘了。他还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外号,只有人们心情好的时候叫,名字叫樊二先。因为他读书多,是当之无愧的樊二先生。
作者简介:杨仁才,复转军人,一个具有文学情怀的知名企业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晗 审核:杨仁才
| 东正之声,惊世芳华
(十四)肖家塆的樊老二
肖家塆座落在高黄村的西边,塆子近百户,几百人口,从三家寨汩汩流来的溪水,汇集到肖家塆门前已城一条小河,往下流经一华里,小河就汇集到漂水河。
樊姓在肖家塆是大户人家,有良田数担,是地主,家里有长工短工,田地发租到贫雇农种,樊家只收租子。到樊老二这一代兄弟五个,有钱人家的孩子自然要读书受教育。
兄弟五个数樊老二读的书最多,读了十二年的长学。樊家指望他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有钱人往往就是这样,不光要有钱,家里还要有当官的。
樊老二十二年的长学读下来,已年近二十,他性格严重扭曲,根本就不懂人情世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儒腐,还知道读书人偷书不为偷,樊老二真比孔乙己有过之而不及,他的故事还真比孔乙己多得多。
民国二十八年日本人打进高城,高城城乡男嬬老幼都跑日人,樊老二身强力壮,他就是不跑,他不相信日本人会把他怎么样,更不相信日本人会杀人,更更不相信日本人会把他这个读书人怎么样,中国人是日本人的祖宗,日本人怎么会杀祖宗呢。
日本人进了肖家塆,将他从家里拎出来。
日本人拿着刺刀对准他,叽里呱啦地说些他也听不懂的话。
樊老二扭头可能想对日本人说他读过孔子,孟子,是个有文化的人。可日本人哪管那些,一枪托打在他的背上,真是生疼生疼的;又一掌打在他的背上,让樊老二快点走。
樊老二是一百个不服气,心想你们小日本怎么这样不懂礼数,怎么能这样对待读书人。
日本人又是一枪托打在樊老二的背上,樊老二只好灰溜溜地加快了步伐,免得再吃日本人的枪托,被枪托打的滋味真不好受。
日本人将樊老二押向塆子一旁的稻场,另一群日本人抓住一个没来得及跑的中年妇女。十几个日本兵指着中年妇女叽里呱啦地欢笑着。一挎着战刀的日本兵小头目,看到了膀宽腰圆的樊老二,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樊老二,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日本兵小头目抽出战刀指着樊老二,又是叽里呱啦地说着樊老二听不懂的话,但意思是让樊老二脱光衣服,趴在地上。
樊老二领会了日本小头目的意思,他就是不肯行动。
一日本兵又是一枪托打在樊老二的背上,怒视着他,让他快点。樊老二还在犹豫之中,日本兵枪托又高高举起。樊老二真让日本人的枪托打怕了,他想起来一句老话: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这群日本人不是讲理的人。樊老二照着日本人的指挥,慢慢脱光衣服,趴在冰冷的稻场上。
日本兵小头目忙脱光中年女人的衣服,一掌将女人推倒在樊老二的背上,原来日本人是让樊老二当床,实行日本兵兽性奸淫。
当然是日本兵小头目先上,然后是日本兵轮流疯狂的奸淫。
最后,不知什么原因,日本兵没杀樊老二,让他活了下来。
过后的日子里,直到解放后只要别人一提起日本人,樊老二就会说:“狗日的日本人,真会侮辱人。”
这事是樊老二自己说出来的,不然的话别人怎么会知道呢。樊老二当时和以后向别人提起那事时,不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到底是怎么样的。当时塆子里的人只知道日本人来了,樊老二没跑,被日本人抓住,而且没杀他。
多事的后生常拿这件事跟樊老二开玩笑,樊老二总会说:“狗日的日本人,真会侮辱人。”
樊老二的懒,是出奇的懒,书呆子加上懒,自然讨不上媳妇,樊老二打了一辈子的光棍。解放后樊老二从来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生产队根据他的情况,干脆把他五保起来。一身衣服只要上身,不穿破不下身,衣服从来不洗,一年四季不洗澡,蓬头垢面。生产队给他分的粮食,他背到街上卖钱,到餐馆换酒喝,如果没吃的他就再想别的办法,这顿饱了不管下顿。他看到哪家来了客人,主人出工去了,樊老二就溜进人家的家门。家里来了客,必然要弄几个好菜,他不慌不忙到别人家好吃好喝。有几次他吃饱喝足,被胀得屎滚尿流,他实在是憋不住了,就将屎尿屙到人家的灶屋里。
塆子里不可能天天有客来,樊老二饿得实在没办法,偶尔参加一些劳动,他看到塆子谁家做事或起房子,做红白喜事,他就混到哪家帮忙,必然别人碍于面子,单独给他好吃的,还给他酒喝,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是他改善生活的时候。
樊老二家途四壁,生产队帮他置办的锅、碗、瓢、盆,只要能值点钱的,他都拿到街上去换酒喝。
一到冬天,樊老二往往十天半月不出门。甚至小便他就懒得起床,原来农村有的是土板墙,墙上有眼,樊老二睡在床上侧上身子,就从墙眼上往外屙尿。他也懒得烧火,在家调生面吃,家里连水缸就没有,他就用半边烘笼在房前小坑里弄点水调面。别人问他生的怎么吃?樊老二说熟的也是粮食做的,生的还不是粮食做的,都一样,吃生的省事。古代人都是吃生的。黄瓜生着吃,西瓜生着吃,把西瓜煮熟还不好吃呢。
别人嘿嘿一笑:“樊老二还说得真有道理。”
夏季里瓜果飘香,樊老二的日子还好过点。他看到谁家的黄瓜、西瓜成熟了,他就到谁家地里去摘。一天,樊老二来到生产队桃园,桃子熟了,可看桃园的人不让樊老二摘。白天不让摘,樊老二晚上摸进桃园,光凭两手摘不了几个,他把裤脚一扎,裤子一解,将桃子装进裤筒里。桃子浑身是毛,樊老二痒的是可想而知,只要能把桃子弄回家,就有吃的了,管他痒不痒的。
两裤脚桃子有几十斤,樊老二在家天天吃着桃子,足足有十天没出家门,可在摘完桃子回家的路上,让树杈子将螺丝骨扎破,被感染了。樊老二在家螺丝骨肿胀,奇痒无比,他只好出门到大队医务室让赤脚医看。医生把他螺丝骨上的疤子揭开一看,把医生恶心的要吐,里面肥胖的蛆见了阳光,指往肉里钻。
樊老二一看说道:“怪不得里面那么痒哩。”
其实樊老二脑袋瓜子还很灵活 。只要吃的东西,他见了就要去拿,因为偷字在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概念。一天,他后屋里的房上晒有酱豆,樊老二瞅着后屋主人出工去了,他在人家灶屋里拿上碗,顺着梯子上房盛了一碗,他刚走出了别人的大门,后屋里的小主人回来了,樊老二脑瓜子一转,抢前说道:“哎!多谢你妈给了一碗酱豆。”
后屋的小主人以为是真,拿着东西就出门了。
晚上后屋小主人问他妈妈,是否给了樊老二酱豆?他妈妈说没有那回事。对樊老二这种人他们只有一笑了之。
樊老二不光懒、偷、脏,他自然不受人待见。有时他还讨人恨,别人在一起叙家常,说谁谁谁的后生聪明,有出息。
樊老二在一旁冷不叮的插嘴道:“出气的东西,谁说得上来,说不定晚上就起陡病。”
别人一听,真想打他,有几次还真挨了打。
挨打的樊老二还与别人理论,说他说的是实话,你凭什么打他?
樊老二就这样常使人讨厌。
樊老二一辈子没有讨上媳妇,他想不想女人呢?他肯定是想,他有个自我安慰法来安慰自已。有时他兄弟媳妇为了照顾哈他,送鞋他穿,给点他好吃的,他就在众人面前吹嘘,说他的兄弟媳妇向他献殷勤;别的女人同情他,给他一瓜半枣的,他就说别人想他。
说樊老二一辈子没沾女人是假,那次日本人让他当床,女人不赤条条地睡在他身上嘛。
樊老二的寿命还不短,活了近七十岁才死,也就是八十年代末;而不是自然老死的。
人要想活着,要生存下去,首先要解决的是肚子问题,人可以衣不遮体,没饭吃可不行。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樊老二一生最大的问题,让他最操心,最费神的事就是搞饱肚子。
八十年代正月初几,也是樊老二生命的最后一天。其实樊老二也盼过年,因为过年每家每户都有好吃的,而且他到每家别人都会给他好吃的。过年他再也不会为吃的操心发愁。
樊老二穿着集体给他制作的新棉衣,他到邻村去讨吃的,正月正是寒风呼啸,雪花纷飞,上冻结冰的季节。那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樊老二在别家吃完饭,说不定还喝了点小酒,在回家的路上,走到一个田埂上,樊老二一不小心,脚一滑,倒在了田沟里。田沟里的水并不深,刚过克膝。樊老二穿了一身棉衣,棉衣里进了水,再加上沟弦滑,任凭樊老二怎么努力,怎么也爬不起来,最后冻死、淹死在田沟里。第二天被人发现时,尸体早已僵硬。
樊老二肯定在沟里挣扎过,他可能恨过他这一身新棉衣,要不是棉衣进水,他会爬上沟的;他可能恨这新年,要不是过新年,到别人家不可能有这么多好吃的,没有好吃的,下这么大的雪他也不会出门,不出门怎么会掉进这该死的沟里哩;他恨这雪天,若不刮风下雪,说不定路上就会有人,有人路过,别人就会来救他;他恨他这张嘴好吃,不是好吃,自己怎么会出门呢?不出门怎么会掉进这沟里哩......
樊老二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新年里,他死了,而且是死在一个小田沟里,死时肯定很痛苦。
其实樊老二还有个大名,因时间长了没人叫,大家忘了。他还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外号,只有人们心情好的时候叫,名字叫樊二先。因为他读书多,是当之无愧的樊二先生。
作者简介:杨仁才,复转军人,一个具有文学情怀的知名企业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晗 审核:杨仁才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