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每天不一样
时光荏苒,见证芳华
转眼间,我们迎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光阴飞逝,在这片日夜生活的土地上
我们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变迁
70年,随州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为庆祝祖国70华诞,随州网特别策划
《穿越时光,看随州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随州属孝感专区,1979年,随县城关镇从随县划出,成立县级随州市,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70年来,随州从一个小县城成长为一个地级市,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实现了成倍的增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修编的《随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随州将按照“东进、西优、南拓、北联”的原则拓展。
城东,现代商住之城,与高新产业园区完美融合。城西,彰显编钟文化,启动编钟青铜古镇建设。城南,高铁小镇全面展开,打造会展、商住、金融等生态城南。城北,吾悦广场、专汽博览城等落地、建成,擦亮明珠新城。
在建设新城的同时,对老城区的改造也在同时进行中。铁树棚户区改造启动,东西护城河改造,老火车站片区、亚通社区、齿轮社区等棚户区改造,随州城区背街小巷集中改造……这些举措,优化了老城区的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质。
提到随州,就绕不开白云湖。白云湖的变迁伴随着随州的变迁。1995年,白云湖大坝开工建设,拦住府河水,形成白云湖。2010年,随州精心打造的一河两岸风光带,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曾经这里还是杂草丛生、乱石堆积的河渠,现在,一湖两岸高楼林立,一座座跨湖大桥已经建成,而白云湖将两岸风光连接起来。一排排的柳树,波光粼粼的湖面,白云湖成为随州人越来越喜欢的地方。
要说这几十年中,随州变化最小的地方,解放路想必得算一个,作为随州的主干道,一直是随州的商业聚集的地方。
现在的解放路依旧每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作为城市的主干道,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能一眼分辨出来。虽然现在随州的商业体越来越多,但是说到逛街,很多人第一时间还是会想到去解放路。
解放路是随州城区最繁华的路段之一,交通流量大,是主城区最严重的“堵点”。为缓解交通压力,随州市大十字街人行天桥于2012年10月7日正式动工。天桥桥下设计净空为5米,桥面宽度4.2米,横坡1%。天桥主体为钢架结构,四周分别设置梯道和混合梯坡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州的桥梁建设也飞速发展,我们常说的随州城区的几座桥也大变样,其中,?水一桥和涢水一桥去年都建设完工,桃园大桥也在建设中。
?水一桥开工于1967年,在缺资金、缺物资、缺技术、缺环境条件下,6000多人肩扛背驮,用一年多时间建起了总长度272.84米,宽7米的随州第一座“高桥”。
1969年,?水一桥开始服役,在服役的47年时间里,?水一桥承担了随西南乡镇及南郊等区域居民进城的重任,一直是随州的交通枢纽。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老?水一桥肩上的担子也变得越来越重,经专业桥梁机构检测,评定为危桥,无法再担当重任,2016年11月22日15时28分,4000多个炮眼灌上了700多公斤的炸药,20秒时间爆破完成。
2018年4月3日,历时16个月,备受市民关注的新?水一桥重新建成通车。新桥是一座双向6车道的蝴蝶兰斜拉索桥梁,设计灵感来源于我市市花---兰花。桥梁全长258米,桥宽32米,同时具有交通与景观的功能,是随州城市桥梁的“颜值担当”,它的建成极大的方便了南郊和城南片区群众的出行,成为随城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涢水一桥建成于1970年,位于曾都区南郊擂鼓墩大道上,连接城南白云大道与城北解放西路,横跨涢水河,全长420米。
涢水一桥原来日通行量为机动车13100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经过专家多次论证,涢水一桥的质量、承载力可以满足城市桥梁需要,且高大壮观,具有美感,市政府决定在老桥上游新建一座桥梁,与老桥合二为一。2016年11月2日,涢水一桥改造工程项目正式开工。
涢水一桥改造项目工程全线总长940米,包括桥梁长度415.3米,两端道路连接线长度524.7米,2018年6月6日上午9:00,涢水一桥再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随州的飞速发展与交通建设密不可分。爷爷辈的人说那时候出门,很多时候都靠步行,父母辈的人说他们出行时间耗时很长,可以坐班车,但是去远一点的地方要一天,2019年底,汉十高铁即将开通,随州将迈入“高铁”新时代。
随州火车站始建于1958年,1961年11月正式通车营运,1979年前称随县站,1980年7月改名随州站。
旧随州站位于随州老城区交通大道(老316国道)旁,初期设备简陋,面积420平方米,候车室面积300平方米,只能容纳旅客500余人。
2009年6月30日,随着汉丹铁路电气化复线工程完工,原汉丹铁路和随州老火车站将被废弃,随州新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新火车站位于随州市曾都区城东新区熊家村,处在双向十车道的迎宾大道的终端。
根据资料显示,新火车站设有1个侧式站台和1个岛式站台(3台面),2个地道,1座天桥,3条到发线,2条正线,1条货运线,站房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候车厅分两层,可同时容纳2000人候车。同时,站台采用无柱雨棚结构,长达500米,面积达2.8万平方米。
2010年底,车站空调安装完毕,旅客可以享受到更加温馨的候车环境,并在1楼候车厅设有动车组专用候车区域。
汉十高铁,在随州境内有随州南站和随县站两个高铁站,其中随州南站于2015年2月动工。新的高铁随县站2016年1月1日,正式开建。
交通建设的逐步完善,交通工具也在逐步变更,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过去出行自行车,现在出行公交、共享单车、网约车、出租车、私家车...大大方便了随州市民出行,在出行体验上也变得更加舒适。
骑自行车出行的随州人
随州公交始建于1975年,2004年改制成立随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公交车经历了柴油、燃气、混合动力等多个阶段。从柴油车时代到2014年6月,随州引进了第一批新能源公交车,随州公交向“绿色公交”的方向发展。
过去的随州公交车
2016年9月10日,随州城区120台纯电动公交车全部投入运营,加上以往投入的燃气、混合气电公交车,随州市公交车进入低碳环保新时代。
除了公交车的变迁,其他的交通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17年10月29日,哈罗单车在新世纪购物中心水西门亮相。2018年3月17日左右,正式在随州城区投放。
2018年4月3日,随州市发出首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2019年7月14日,公交车手机扫码支付正式上线。
从投币到刷卡到手机支付,从两轮到机动车到四轮,从冒“黑烟”出行到空调车出行冬暖夏凉,各种车辆从无到有,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随州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都离不开这些关系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它们的变迁是这几十年来随州发展的必然结果。
老棉纺厂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拥有职工一万多人,为随州的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也曾经在随州辉煌了很多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到本世纪初,老棉纺厂终于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最终,旧的厂房被拆除。
2013年12月,大润发正式入驻齐星花园,其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模式,也为随州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为了缓解烈山大道大润发的交通压力,2018年12月8日,大润发天桥正式启动地下管线勘察,计划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图纸审查和预算编制,2019年1月完成财政评审、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开始桩基施工。
按照规划,大润发新建天桥为圆形,主体为钢结构,周长为212.296米,半径为33.8米,天桥通道宽4.2米。主桥四周配以梯坡道,道口进行了渠化处理方便行人上下。圆环主桥与周边建筑距离较远,形成了较好景观效果,建成后的桥体整体犹如四手捧玉璧,莹莹立于市,聚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
1904年,英国牧师李春华夫妇在县城福音堂设立药房兼诊所;1928年,在福音堂筹建了“随县普爱医院”;1949年10月在此基础上组建“随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60年2月更名为“随县人民医院”;
1984年,随州县、市合并,更名为“随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00年随着地级随州市的设立,再次更名为随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被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授予“三级甲等医院”。
2019年3月15日,历时五年建设,随州市中心医院文帝院区正式投入使用。70年来,随州市中心医院传承神农医道,六更其名,五移其址,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医院整体规模从几间平房发展到拥有3个直属院区(龙门院区、季梁院区、文帝院区)和3个非直属院区(慈恩院区、炎帝院区、编钟院区)。
1966年,湖北齿轮厂破士动工,并于1970年建成投产,随州齿轮厂作为省直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民用和出口,齿轮箱等产品,带动了整个随州地区机械工业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为随州市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以后,随着国企改革,这批三线老工业基地大多处于停产闲置状态,不少已经被拆除。直到2003年后,湖北齿轮厂破产改制。而今,厂区一切都与过去比褪色了很多,甚至略显苍凉,但厂房墙上的老标语还如此清晰!
2018年5月11日,市建投公司已与浙江绿城达成合作,在齿轮社区共同建设桃李春风时光记忆小镇。目前,桃李春风时光记忆小镇一期供地基本完成,房屋征迁、坟墓迁移、杆线迁改等工作已接近尾声,即将启动棚改安置房、项目一期工程建设。
后记
70年来,随州的发展日新月异
这其中离不开
许许多多建设者的辛勤付出
本篇文章中,小编只是选取了部分
来反映随州的变迁
每个人心中的随州变化都不一样
欢迎大家在底部留言告诉我们
你眼中的随州变化
当然,随州的发展绝不会止步于此
随州网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坚信:未来可期
家装活动
- 家装攻略 | 装饰你美丽的卫生间05-26
- 家装攻略 | 高层住宅几层最好 <四>05-27
- 家装攻略 | 你家的庭院也可以这样設計噢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