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黄天骥:探索菌物世界

一年级学生
2023/06/03 07:22:10
黄天骥:探索菌物世界

(讲述·弘扬科研人员精神)

通讯员  刘  毓   石守京

                






人物名片


黄天骥:1985年11日生,湖北应城市人。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技术员,主要从食用菌菌种研究,承办“国家级农业标准化万吨食用菌示范企业基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随州试验示范基地”、“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鄂西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国硒中心—富有机硒香菇种植示范基地”、“湖北随县食用菌科技小院(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担任湖北省重大专项“食用菌精细栽培智能化装备研发与应用”、“香菇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随州地区香菇栽培菌株杂交新组合的开发”、“香菇栽培菌株保藏方法以及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香菇新品种示范推广”等多个科研项目,获“随州市青年科技创新奖”、湖北省劳动模范。  


又是一个深夜,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一间简朴的菌种研究室里,黄天骥时而快速打开菌种保温箱,记下相关数据参数,时而翻阅有关资科,盯着书中的理论凝神思考,寻求解决菌种筛选、培育、保藏的答案。菌种研发和生产是食用菌产业的生命,是一个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研究领域”。


黄天骥虽然出生在城市,但农民出身的父母亲希望他学农。2007年,填报高考志愿时,黄天骥对华中农业微生物学专业非常感兴趣,填报并成功被录取。开学第一课,当看到老师用自主研制的高速微生物显像机的视频时,黄天骥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进对门、入对行了,一定要像前辈们一样干出一番事业来!”黄天骥暗下决心。大学4年,他除了去自习室学习,就泡在实验室。他不满足于掌握一个个知识点,而是下功夫梳理了学科的知识体系。后来,黄天骥攻读硕士时,开始接触“微生物”这一重要学科,“微生物科学是各个学科的交汇点,是一个蕴含着无限可能的研究领域。”


相较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对任意菌珠在活体条件下进行连续追踪,对于生物菌种研究意义重大。但长久以来,国家专业的菌种研究相对薄弱。


为了突破“阿贝极限,”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天骥放弃了大城市安逸的工作,毅然选择了中国香菇之乡随县三里岗镇民营企业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进行香菇品种和技术研发。 


“搞科研不能单打独斗,需要科学家们合力攻关”。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边银丙教授团队和上海市农科院谭琦研究员团队合作,建起了“随州市三里岗食用菌科研中心”。在座十几年冷板凳菌种研究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脑。


近年来,黄天骥参与完成了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香菇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试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香菇栽培新基质的开发试验”、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食用菌新型栽培基质开发与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湖北省重大专项“食用菌精细栽培智能化装备研发与应用”、“香菇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随州地区香菇栽培菌株杂交新组合的开发”、“香菇栽培菌株保藏方法以及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香菇新品种示范推广”等多个科研项目,选育和示范推广了“久香秋7”、“秋香607”、“久香401”、“久香3号”、“申香1501”、“申香1504”“申香1513”等多个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香菇新品种,其中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的两个香菇新品种“久香秋7”和“秋香607”通过了湖北省品种认定,开创了湖北省认定香菇新品种的先河。与此同时,黄天骥“竹屑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度法筛选香菇栽培料中柠条屑添加量”等多篇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


菌种研究相对冷门,很多人中途改行了,但黄天骥选择了坚守,他想让菇农尽早用上优质菌种。


走进黄天骥的实验室,只见一排排专用冷藏箱里,存放菌株的玻璃试管整齐码放,共有300多个食用菌种质资源菌株在生长发育,隐约可见白色的菌丝;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4个,每年开展的香菇新品种试验菌株超过30个。可日产菌种6万袋、栽培菌包3万袋。  


星期天回不回?回不了!要做试验?这是黄天骥和爱人在周末时常有的通话。黄天骥以攀登珠峰作比方:“时间不我待,进入菌物世界只是刚刚出发,想到达登顶科学高峰的大本营,还有许多路要走。”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