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在线访谈】市气象局: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地方发展

随州城事
2022/11/19 21:46:20
守护百姓冷暖 服务地方发展


——随州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雷涛做客市政府网在线访谈节目








  主持人:关注民生,解读政策,您关心的“在线访谈”为您解答。大家好!这里是随州市政府网、随州新闻网“在线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皓月。今天,我们邀的嘉宾是随州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雷涛,在接下来的节目中,雷局长将为大家介绍我市气象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相关情况。雷局长,欢迎您!




  雷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随州新闻网提供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见面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一直以来对气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天气预报,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信息。请雷局长介绍一下气象部门主要是做什么的?
  雷涛:在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气象部门的工作除了大家熟知的天气预报,主要有8方面的法定职责:
  (1)制定、实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2)参与政府气象防灾减灾决策;
  (3)天气预报预警的发布和刊播;
  (4)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5)重大项目、规划气象条件评价和论证;
  (6)人工影响天气、防雷,施放气球等工作管理和指导;
  (7)气象法规的实施和执法;
  (8)气象知识和气象法制普及宣传。

  主持人:观云测天是气象部门的核心工作,这些年我们做了哪些工作让观云测天更加准确呢?
  雷涛: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精密监测、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重要批示精神,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升预报水平:
  一是优化精密监测设备。建成华中区域首部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联合武汉暴雨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和湖北文旅随州集团,在不同高度布设相控阵气象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国内先进设备,共建大洪山暴雨试验基地。开展乡镇应急补短板建设,全市乡镇自动气象站覆盖率100%,标准化率100%。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局和人才优先战略,气象人才水平显著提升,业务科研能力显著增强。近两年先后招聘、引进青年人才11人,截至目前,全市气象部门在编在职职工47人,年龄在35岁以下占6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4%,高级职称6人,在事业人员中占比20%。先后5人获评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入选湖北省气象高层次人才。

  主持人: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气象服务。我们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有哪些典型做法?
  雷涛:我们立足气象主责主业和随州实际,主要从趋利和避害两个方面开展气象服务。
  在“趋利”方面: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向“农工旅”三大产业实施“气象+”全方位赋能行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推动“气象+”赋能乡村振兴。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联合华农大、农业农村局联合打造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展香菇、香稻、泡泡青等特色产品全链条气象服务。积极参与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湖北基地建设,基于作业飞机、高山烟炉、固定炮点、流动作业车,构建立体人影作业体系,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护航农业生产。
  二是推动“气象+”赋能新能源。2016年以来,市气象局为华润、华能等公司提供新能源风功率预测服务和基于位置的运维气象保障服务,为发电场(站)获得持续稳定的发电效益提供了保障;提供暴雨、雷电等气象灾害鉴定评估服务,为新能源公司保险理赔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推动“气象+”赋能文旅产业。在共建大洪山暴雨试验基地的基础上,开发云海雨雾等气象景观和花期黄叶等物候景观预报,推动“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品牌创建。联合打造湖北首个以气象为特色的科普研学基地和气象公园,以气象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共同探索“气象+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避害方面:通过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推动随州智慧气象服务系统落地应用。该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分钟级更新”、天气演变“智能跟踪”、重要信息“靶向推送”,今年汛期部署到46个乡镇和水利、水文、地质等部门,在今年的几次大暴雨中为1300余人提前转移提供科学支撑。
  二是推动全域气象科普。创新打造“G0722气象先行号”科普直通车,设置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部队六个直通车“站点”,通过基地、媒体、人才、活动等方面建设,形成“全地域覆盖、全媒体融入、全行业共建、全社会参与”的全域气象科普工作新格局。一批科普基地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一人被省政府评为“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

  主持人:今年,随州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的称号,请问雷局长,我们气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这张名片可以给随州带来什么?
  雷涛: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是国家气候标志,争创国家级气候宜居品牌,旨在充分挖掘并发挥地方气候资源优势,助推美丽中国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气象部门服务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气象部门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配合地方政府,争取上级气象部门支持。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创建工作,市气象局在市领导带领下,多次前往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争取支持随州创建。
  另一方面加强部门沟通,为申报创建创造便利条件。市气象局加强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保局、市水利和湖泊局等10余个部门协作共创,完成评估资料收集与准备。
  2021年5月,随州市政府向国家气候中心提交“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申报书。12月10日,随州被认定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成为我省第三个、也是鄂北区域第一个创建成功的城市。
  “中国气候宜居城市”这张国家级“金名片”,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
  有效彰显我市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有利于本地特色气候资源持续开发,我市良好的生态气候环境有力彰显,进一步提升了随州知名度和城市影响力。
  有助于推动我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高质量地发掘气候旅游资源,有利于完善全域旅游格局、丰富旅游业态,促进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持续提升我市旅游品牌效应。
  对美丽城市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从气候方面对城市“宜居性”进行权威评定认可,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魅力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主持人:这些年,我们气象部门塑造了哪些富有成效的工作品牌?
  雷涛:近年来,气象部门主要围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台站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打造市县一体“三朵云”党建品牌。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到准确定位。经过近几年实践和探索,以“红色党建引,蓝色气象发力,服务绿色发展”为融合路径,形成了“擎云”、“翔云”和“耕云”市县一体各具特色的“三朵云”党建与业务融合品牌体系。“三朵云”倾心织就红蓝绿“三色锦”,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双提升,助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为随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气象智慧和力量。2022年,随州市气象局机关党支部先后获得“全国气象部门先进基层党组织”、随州市“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二是打造“全省强基工程示范单位”。广水气象局完成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灾害预警中心等基础设施提档,推动气象业务平台气象科普基地等服务能力升级,实现全省倒数到全省领先的华丽转身,获评全省“强基工程示范单位”;随县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进入尾声,国家气象观测站建设稳步推进,各项工作高位推进,力争“建成即示范”。

  主持人: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我们气象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推动精神落地落实,更好地造福人民?
  雷涛: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我们要对标《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将气象现代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以气象高质量发展助力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加速大洪山暴雨科学试验基地和大洪山气象公园建设,组建鄂北新能源气象服务联盟和鄂北生态气象服务创新团队,打造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完善“揭榜挂帅”制度和“五有”考核标准等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落地。
  坚持需求牵引,坚决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科学加密气象探测设施优化观测布局,推广应用全国首个面向乡镇暴雨应用场景的地市级智慧气象服务系统,以“三大行动”推进全域气象科普,以“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市县协调发展。
  坚持多方协同,为鄂北生态屏障贡献气象力量。通过“中国气候宜居城市”、“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创建,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产业价值实现机制;联合打造“星—地—空”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继续探索“气象+文旅”、“气象+水库群”等融合发展模式,赋能地方行业领域发展。

  主持人:通过雷局长的介绍,对我市气象工作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气象工作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守护百姓冷暖,服务地方发展,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感谢雷局长做客我们的在线访谈节目。
  雷涛: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对市气象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访谈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