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罗爱玉|欧阳修:随州地域文化濡养的廉官

小雨
2022/05/27 18:57:21
  欧阳修一生坎坷多难,官宦生涯,三起三落。他是北宋名满天下的文坛领袖,是戒奢崇俭、清廉为官、忠直敢谏的朝廷重臣,也是世人立身行事的光辉典范。


  宋神宗曾赞曰:“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万事师。”意思是,欧阳修历经三朝为相,功名事业成就斐然,他的道德和文章,足以让世人学习。


  一个人思想性格的形成,大多和家风家教、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密不可分,欧阳修亦是。


  “是随州给予了他以传统文化哺育、滋润和启迪。随州被称其为第二故乡一点也不过分……”随州作协副主席、地域文化专家蒋天径先生在《欧阳修的咏叹调》一文中也剖析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地域文化影响一方人。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在此诞生,开创5000年华夏农耕文明;擂鼓墩出土的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地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间,环境幽静,乡邻和睦,民风质朴,因北方文化(黄河流域)与南方文化(长江流域)在此汇融,所以随州人既有北方人的耿直豪爽、敢作敢为,又有南方人的温婉细腻。


  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投奔在随州任推官的叔叔欧阳晔。随州给了欧阳修成长的优渥土壤,年幼的他在这里正好是一个学习成长,汲取营养的阶段,他的才学、性格、品质的底子都是在随州形成的。


  欧阳修在随州生活了二十年,直至二十三岁考中进士入朝做官。


  小时候家贫,母亲在涢水河边洗衣服时折些芦苇秆,以荻画地,教他写字,并把父亲生前为官的“廉”、为政的“仁”讲给欧阳修听,父亲责任感很强,常夜烛处理官府文件,父亲逝时,家无一间房、一垄地。父亲和叔叔忠诚正直、廉洁自律的高大形象在欧阳修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性格发展。


  治平三年(1066),“濮议之争”中,欧阳修因敢于直言,成为了“台谏派”的打击对象,被“台谏派”指斥为“佞臣”。“濮议之争”一结束,欧阳修请求离开中书,未获英宗允许。治平四年(1067)春天,欧阳修做梦都没料到自己会被无端卷入一场“丑闻”,而制造这奇耻大辱的竟是欧阳修夫人薛氏的堂弟薛良孺。


  神宗登基时,大赦天下,欧阳修当时在中书执政,薛良孺曾因举官出事被弹劾,他本以为姐夫会帮他赦免,谁知坚持原则、直内方外的欧阳修不徇私情地说:“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不要因为我和薛良孺是姻亲就赦免他。”薛良孺因此被罢官,对不为亲戚谋私利的姐夫欧阳修怀恨在心,编了谣言,四处散布欧阳修与长媳关系暧昧,正好被“濮议之争”中仇视欧阳修的彭思永等政敌抓住了“机会”。


  为让查办此案的官吏秉公办案,身为高官的欧阳修意欲避嫌,便上书朝廷请求罢免自己的职务,然后便在家中等候处理。





  严于律己的欧阳修,所体现出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既与家风家教的熏陶有关,也与沉淀在他骨子里的随州地域文化有关。


  欧阳修是深爱随州的。有怀乡情结的文人,愈是写故乡的贫脊,愈是对故乡爱之深,欧阳修尤是如此,他虽然祖籍江西,心中早已经把随州当成了故乡。《李秀才东园亭记》就是这样一篇最具乡愁感的文章。欧阳修叔叔的工作调来调去,游宦远方,家属始终没有搬离随州,欧阳修和母亲也住在随州。一个人,调离随州后还久久不愿离开,把家长期安在随州,由此可见,欧阳修和他的叔叔都是偏爱随州的。


  山水风物最能涵养人的品格和政治态度,随州山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欧阳修在随州生活了二十年,这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断滋养,他的艺术才华和君子风范已崭露头角。涢水发源地,被高祖皇帝、神宗皇帝赐名有着天然灵气的大洪山,他一直有着崇拜敬畏之心;叔叔欧阳晔在大洪山拒绝僧人行贿、让僧人把粮食拿出来赈济百姓的事,他也牢记在心。做官多年,他始终把廉洁自律当作自己的常修课,清廉已成为他骨髓里的一种品质。


  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冯道传论》曰:“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廉洁就会没有不想拿的东西,一个人没有羞耻心就会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言必信,行必果,欧阳修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要求侄子守廉明耻。


  皇祐四年(1052),南方少数民族侬智高反宋,欧阳修的侄子欧阳通理时任象州司理,象州和侬兵侵扰的地方接壤。欧阳修十分担心侄儿,给侄子写了一封信:“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吾今又蒙荣显,致汝等并列官裳,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神明亦自祐汝,慎不可思避事也。”


  《与十二侄通理》这封家书中,欧阳修鼓励侄子国难当头,要报效朝廷,不得怕死避事,哪怕为国而死,也是非常光荣的。


  信中又提到侄儿想买当地土特产朱砂送给欧阳修一事,欧阳修立即回信拒绝:“汝于官下宜守廉,何得买官下物。吾在官所,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汝可安此为戒也。”欧阳修告诫侄儿为官一方,不要买当地的物品,一旦知道官员要买,商人为套关系便会贱卖,这样容易造成行贿受贿之风。





  这个严慈的叔叔对家族中其他侄儿也是殷殷教导。


  “每事当思爱惜,守廉、守贫、慎行刑,保此寸禄而已。”在与《与十三侄奉职》家书中,欧阳修也不忘给他传授为官之道,廉洁自守,才能保住俸禄!这些纸短情长的肺腑之言,无不体现着人间亲情和家国情怀。


  在随州山水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熏陶下,欧阳修长知识、增智慧,也有了随州人热心耿直、为朋友挺身而出的正义感。欧阳修一生三次被贬,其中两次都是为了知己好友范仲淹。范仲淹刚正不阿,多次被排挤打压,欧阳修为他打抱不平,慷慨陈词,写下脍炙人口的《与高司谏书》一文,痛骂高若讷,欧阳修因力挺范仲淹而惹祸上身,被贬至夷陵(今湖北宜昌)。


  康定元年(1041)宋朝边境又燃起了战火,朝廷重新启用文武兼备的范仲淹。范仲淹一接到任命,立即写了一封信《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状》,想举荐欧阳修,欧阳修却婉拒,放弃了升官机会。欧阳修对好友梅尧臣说:“我当年支持范仲淹,不是为了谋私利,我愿意‘同其退而不同其进’”。


  这是何等高尚的品质!


  当然欧阳修谢绝范仲淹的提携,也还有一个原因,担心又被奸人作“朋党”,影响好友范仲淹的前程。


  没有水土的滋养,文化便会缺少根源。水,润泽万物,悄无声息。水,可以养心,也可以养性,随州缓缓流淌的涢水哺育了欧阳修的官德和人品,融化成了他血液中的气质。


  为人、为官、为学,欧阳修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以欧阳修为榜样,坚守信念、勤政廉洁,襟怀坦荡,我们才能不为物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


  如果在随州建立欧阳修纪念馆,把廉政教育融入其中,拓宽教育对象,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这对反腐倡廉,势必会起到一定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