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泪别袁隆平院士!追忆袁老与随州香稻…

安居夏三
2021/05/23 08:18:06
来源:随州


国士无双,巨星陨落!

5月22日,湖南长沙

袁隆平院士逝世


享年91岁




今日的长沙街头

悲痛、肃穆


一声声“袁爷爷,一路走好!”


让人听了心碎不已


人们的脸上


都布满了泪痕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

与随州有着不解之缘

留下了许多难以磨灭的印记


与随州渊源深厚,曾专程到随县均川镇考察水稻高产攻关片


2016年8月,当代“神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到随州调研,他说:“随州的土质好、气候好、水源好、栽培技术一流,是中籼稻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里的中稻产量高、米质好。”


“(亩产)超1000公斤肯定没问题,希望更上一层楼,每公顷上16吨!”2016年8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来到随县均川镇幸福居委会超级杂交稻百亩高产攻关片,现场考察水稻种植的喜人成果,做出了令人振奋的判断。





在幸福居委会百亩超级稻攻关片,一眼望去,翠绿的秧苗结满了金黄的稻穗,籽粒饱满,长势喜人,茎秆高挑笔挺,明显高于周边普通田块的稻株。





86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在时任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冯茂东等的陪同下,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水稻的长势。行走在田埂上,袁隆平一边听取农技人员关于技术栽培、病虫害防治及田间管理方面情况的介绍,一边亲手“拿捏”稻穗的成色和分量。看到示范片大面积平衡生长,稻穗整齐一致,长势茂盛,株叶形态优良,田间无病虫危害,他频频点头称赞。




在精心栽培和管理下,攻关片超级稻每穗总粒313.27,结实率达到92.8%-93.5%,千粒重27克,理论单产可达1094.7公斤。他让工作人员现场算了一下账,该攻关片产量每公顷打9折仍可达16吨以上。袁隆平非常高兴,赞叹说:“好得很,不得了!”


听说在不久前的大风暴雨天气中,超级稻岿然不动,他抚摸着饱满的稻穗,乐呵呵地说:“这是抗倒伏能力强的水稻,是水稻中的仪仗队!”





袁隆平在田埂上走走停停,弯腰取样,仔细查看稻穗生长情况。“水稻怕稻飞虱,一定要预防病虫害。”他叮嘱技术人员加强水稻后期管理,为夺取高产丰收创造有利条件,对水稻生长后期有效穗、结实率等参数进行更精确地摸底,届时他将通过农业部、科技部,组织专家到现场验收。





袁隆平说,28度左右是适宜的气温,再加上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水稻病虫害少,十分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他认为,后期若无重大气候灾害及病虫害,今年基地超级稻可确保超过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看到丰收已成定局,袁隆平心里充满喜悦,他说,随州是水稻主产区,位于南北交界处,生态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海拔、气候、温度等很适合水稻生长。“随州这个点没选错,去年百亩片亩产过了1000公斤。今天在现场参观了,长势非常好,没有病虫害,穗大,结实率也很高,超千公斤肯定没问题,希望再上一层楼,每公顷上16吨,我们翘首以待,等9月中旬验收的时候再来见证!”袁隆平说。


受邀为“随州香稻”题字,助推随州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欣然题词:“随州香稻”。袁老给随州香稻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使命。我市在做强“随州香稻”品牌上频频发力,2020年随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大做强香稻产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让‘随州香稻’走向全国。”2020年全市种香稻45.6万亩,比2019年增加10倍。


2019年9月23日,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随州市农业农村局带领市稻米产业协会一行奔赴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程拜会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随州一行向袁隆平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表示了祝贺,并向其赠送了“炎帝神农”铜质雕像,对他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随州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





袁隆平院士在家中接见了市农业农村局及稻米产业协会一行人员,他详细询问了随州超级杂交稻攻关推广情况。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袁隆平院士对随州稻米产业发展高度关注。在袁隆平90岁生日之际,他在百忙之中受邀为“随州香稻”题字,助推随州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袁隆平院士对随州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鞭策与鼓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学斌说,“随州香稻”是我市继“随州香菇”后打造的又一张特色农业产业名片。


袁隆平院士团队在曾都开展水稻高产攻关实验



“喷水稍微高一点,撒土低一点,不要有扬尘……”2020年4月21日,在曾都经济开发区新春村10组的农田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稻栽培专家、袁隆平院士特聘研究员闻蔚宏和高级技术员张鹏,一边教农户下种,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各种数据。

  




谷雨过后,曾都区中稻育秧迎来繁忙时节。2020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水稻超高产攻关试验项目,由中植集团中植同惠生物工程(湖北)有限公司承担技术服务、物资准备、联络协调等工作,与随州市、曾都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同负责实施。

  

该项目自2019年启动,中植同惠生物公司运用餐厨垃圾、淤泥、污泥做成有机质,对土壤进行改良。2020年引进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水稻“湘两优900”,计划在新春村种植44亩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田,争取实现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亩产1200公斤的目标。

  

该项目育秧过程非常严格,对水、肥、土、种要求很高。一大早,在闻蔚宏和张鹏的指导下,20余名农户在育秧现场忙碌着,撒种、撒有机物、喷水、盖种、盖膜保温……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实施精细化管理。

  

为何选中新春村为实验点?中植同惠生物公司董事长助理周中华介绍,新春村的水田为“猪油型”土壤,比较适合水稻种植,气候、水源较为合适,交通也便利。

  

据了解,此次育秧面积共2.2亩,采用旱育秧方式进行,秧苗成活后可供44亩示范基地插种。


2020年4月15日,闻蔚宏和张鹏来到随州,将一直工作到水稻收割完毕。他们每天到田间观察记录秧苗、水稻生产情况,记录气象条件等,指导农户开展田间管理,如遇到温度过高、缺水等情况,将指导开展人工降温、人工灌溉等工作。



“目前,曾都的水稻多为一年一季,亩产一般为600至700公斤,我们将不断努力,将每个环节做好,争取达到袁隆平院士的目标,圆满完成示范工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闻蔚宏介绍。





功勋写在大地上,留下人间稻满仓。

袁爷爷,一路走好!




来源:人民日报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刘诗诗  

编审:许享红

编辑:伍雅兮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