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曾都区洛阳镇大学生杨晗回乡创业记

花儿
2020/08/25 09:28:17
青春挥洒在田野


——曾都区洛阳镇大学生杨晗回乡创业记



  随州日报见习记者 杨仪凡 通讯员 尚佳
  8月中旬,在曾都区洛阳镇王家桥村2组稻田上空,一架大型无人机在无线装置的遥控下,变换着速度与方向低空飞行。洛阳镇稻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晗正指挥技术员利用无人机装置为稻谷喷洒防虫剂。
  “使用无人机作业一天大概可以喷洒150亩稻田,如果全部靠人工打药的话,一人一天最多能完成10亩地。人工防治一亩地费用需20多元,而无人机作业每亩只需要10元,大大节省了成本。”杨晗笑着说。
  杨晗2009年大学毕业后在武汉上班。2010年春节回家,看到村里年轻人几乎都在外务工,农田大面积抛荒,父亲杨明星开的旋耕机处于“休眠”状态。爱上网的杨晗灵机一动,在网上搜索了解机械种田,见市场前景广,便瞅准机械种田行业,决定回乡创业。杨晗找亲戚朋友借了4万多块钱,买了插秧机和收割机,成立合作社,当年从村民手里流转96亩农田,种植水稻,纯收入达10万元。
  如今,经过10年的摸爬滚打,稻星合作社网罗社员200多户,流转农田1200多亩,请了2名农机手和3名田管人员。杨晗逐步实现机械耕田、机械收割、飞机植保的现代化农业梦想。
  杨晗在发展水稻、小麦种植的同时,也在谋划香菇种植业,去年种植了8万棒香菇。该镇珠宝山村4组贫困户杨光兵在杨晗的香菇大棚里务工,见到他时,他正忙着与村民一起给新建的大棚盖上遮阳棚。杨光兵说:“我每天来大棚里干活,一天工资100元,能够补贴家用,离家又近,挺好的。”
  杨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8万棒香菇还是卖了60多万元,纯利润有30多万元。
  针对去年收入情况和今年疫情对农产品的影响,杨晗结合实际对种植产业结构做出了调整。去年种了1770亩地,除了10多亩地种植香菇,其余都是水稻和小麦。今年,杨晗计划减少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扩大香菇种植面积,投入60多万元新建34个香菇大棚。同时,种植香瓜6亩,西瓜12亩。
  杨晗根据多年种植经验分析道:“香菇点菌种有季节性,今年疫情期间不少菇农点菌种比往年少,种植数量少了,价格应该会提上去,所以今年计划扩大香菇种植规模。”
  有了规划和目标,杨晗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接下来一段时间,他要晾晒整理小麦准备出售,对插上秧的田块和香菇大棚加强管理,确保有个好收成。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