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随县网_随县论坛_随州随县论坛网

【奋进20年品质新随州】市民眼中的20年(持续更新中)

言笑言言
2020/07/03 09:41:56
6、便捷交通,打开农产品市场

   


    讲述人:曹亮(随州80后农村经纪人、随县万和镇富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记录整理: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巧玲



  我出生于随县万和镇。20年前,我还是一名在校学生,我的父亲在当地从事香菇、木耳等农产品销售生意。万和镇境内多山区,那时候还没有“村村通”,通往各个村都是弯弯曲曲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成泥潭,有些地方连路都没有了。放假时,父亲时常带我一起去周边村民家里收货,骑着摩托车一路颠簸的印象十分深刻。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十分闭塞,父亲的农产品收购生意仅限于镇周边的几个村,销售渠道只能等待外地客商上门收购转卖,本地的好东西卖不上好价、还不稳定。
  地级随州市成立后,随州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公路覆盖越来越多的乡镇,农村通村、通组公路一条条被修通……上学期间,我每次回家乡,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随州越来越好,万和也越来越美。路修通了,村民出行更方便,农产品运输也更快捷了。那些年,父亲的农产品销售生意也越做越广,从万和镇向周边乡镇拓展,甚至跨到河南边境的村镇。
  随州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我觉得未来农村市场将大有可为。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乡创业,从最初的收购农产品的小贩,一步步成长为跑销路、走市场、联系销售客户的农村经纪人。不用像父亲当年那样挑晴天好日子骑摩托车翻山越岭忙收购,我开着汽车可以随时随地走村入户,逐步建立起更为广泛的供销客户群。2011年5月,我筹备建立了随县万和镇富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加入的农户从最初700多户发展到如今的1.3万多户,村民们的香菇、木耳等农产品销售有了保证,还有效地带动了周边贫困户增收致富。
  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随州物流业也飞速发展,快递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2012年起,我一方面在全国各地跑农贸市场找销路,另一方面尝试利用互联网发布产品信息拓展销路。这些年,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逐年增长,产品收购销售不再局限于随州,甚至拓展到东北等其他地区,实现“买全国、卖全国”。今年,我们还积极寻求合作成立了一家新的物流公司,让地方各类货物实现更快集散中转。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我们单日线上农产品销售就超过8000单。产品在万和镇发货,当天即可运到武汉集散地并发往全国各地……
  随州建市20年,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不仅方便了大家的出行,更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便利的交通运输,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随州年轻人会选择回乡创业就业、实现梦想。


5、我亲历·我见证·我自豪


    讲述人:市政协老领导 胡清兰
    记者整理: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许享红 伍雅兮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随州设立地级市,掀开了随州发展史上崭新一页。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今天,地级随州市迎来了风华正茂的二十岁!20年来,随州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开拓创新,从建市之初的“百业待兴”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建市”初衷。作为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为随州高质量发展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
  地级随州市应运而生,肩负起增强区域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历史重任。当时,市委市政府结合国情、省情和市情,提出“兴工富市”战略。到2006年,随州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提出奋力打造“特色、开放、文化、和谐随州”。那一年,汉十高速建成通车,打开了随州“南大门”;府河大桥连通两岸,碧桂园等大项目入驻;我市在白云湖下游再建一座大坝,高标准建设“一河两岸”,城市建设围绕山水生态做文章,拉开了随州城区近百平方公里的建设版图。
  那一年,市政协将专用汽车作为随州市主导产业的提案被采纳。在“特色随州”发展战略引领下,专用汽车、食用菌(香菇)、风机等随州特色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2007年,随州获得了“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命名,形成了专汽制造、配套、人才和市场等产业要素的高度集聚优势,全国著名企业纷纷抢滩随州,对本土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创造了混合所有制改造的“随州模式”。
  经过20年的“特色发展”,香菇产业已成长为随州最富民、外向度最高的特色产业之一,创造了外贸出口的“随州现象”。专汽和香菇两大产业,推动了随州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培育了一批本土民营企业家和骨干企业,为随州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炎帝和编钟是随州最响亮的两张“文化名片”,也是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2009年随州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十几年来,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成为国家免审、省部联办、促进两岸交流、辐射影响全球的重大文化活动。随州编钟也作为国之礼乐重器,跟随习主席频频亮相重大外交场合,成为增进中外友谊的文化“特使”。
  2012年,我市“建设圣地车都”的发展战略确立后,进一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专汽产业集群化发展,一业兴带百业旺。
  2019年初,我市提出“建设品质随州”的发展战略,通过打造产业新城、文旅名城、生态绿城,建设“四大产业基地”,战略引领更加科学和前瞻。
  20岁青春之随州,风景如画,光彩夺目,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国家级命名,让258万随州人民,自信满满,自豪满满。
  我作为一名盼望者,期待大家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主动把随州发展融入国家和省级战略的大平台,抢抓黄金机遇期,加大招商引资,加快推动疫后重振,进一步打造“四大产业基地”,进一步改善教育、卫生、就业,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寻找随州发展的新坐标,奋力谱写新时代随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4、我的青春我的城


   讲述人:曾都医院功能科主任邹智晶
  记录整理: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徐斌
  地级随州市成立那年,刚好是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
  我高中是在随州一中读的,是随州一中老校区(现在曾都区实验中学)的最后一届学生。我们的活动范围就在老礼堂这一块,也就是现在神农大剧院周边,感觉那时候随州城区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就是这里,有电玩室、台球室和书店,还有个灯光球场,当年随州第一届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就在那里举行的。
  后来我复读了一年,就到随州一中新校区去了,就是现在的随州一中。那时候那边很偏僻,过了二桥没什么房子,基本上都是菜地。感觉那时候随州城区的范围就是清河路-沿河大道-汉东路-交通大道围起来的这片。
  2000年9月我去武汉上大学,5年时间每次回随州都能感觉到新变化,文峰都市花园小区建起来了,驰乐搬迁,香港街开建,解放路改造了,购物中心、中百仓储也开了。
  2005年毕业后我回到随州,在曾都医院上班。2006年吧,神农公园开始改造,我爷爷奶奶在那的房子拆迁,还建房在居家花园,2008年我就是在居家花园的房子里结的婚。
  结婚后就有了三个家:夫妻二人的新家,父母在曾都医院的家,还有岳父岳母在明珠广场附近的家,特别是孩子出生后,就在这三点之间往来。这几年随州城市的空间也在不断扩大,2014年我们在碧桂园买了一套房,因为那边新建了白云湖学校,孩子上一年级后我们就从居家花园搬到碧桂园了,白天进城上班,下班出城回家。
  二胎放开后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两边的爸妈帮忙带孩子,所以我们每天的活动范围经常就是围着城区转一圈。这在读高中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香江这边都是好遥远的地方。
  我喜欢骑自行车,天气好的时候也会骑自行车上下班,晚饭后也经常骑自行车沿着白云湖绕上一圈,欣赏了一河两岸的风景,也锻炼了身体。
  我很多同学去外地大城市发展了,当时有人对我回随州上班的选择感到惋惜,现在我们视频聊天,他们看到随州的城市发展,倒羡慕起我来了。




3、喜看“三农”巨变


    讲述人: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市首席植保专家张祥龙
  记录整理:随州日报全媒记者包东流
  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就回家乡从事农业农村工作,一晃将近40年。在地级随州市成立的20年间,我见证了随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村脏乱差向洁净美的变化、农民收入逐年上升的变化。
  2000年,大部分农民基本都是以种田为主,每年还要上交“三提五统”,记得最高时一亩地要交300元,负担相当重。种田不挣钱,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来维持家庭生活。
  直到2006年,在我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全面取消农业税,种田不仅不收钱,国家还给农民补贴,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后来随着进城务工潮的兴起,大片土地抛荒,我市开始通过鼓励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承包土地,对土地资源进行集中开发、规模经营,建起了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有效解决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就业不充分等长期制约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难题,促进农村土地效益增加。现在做得最好的是随县安居镇,土地流转面积达70%以上,农民不仅有流转费用,还能去基地打工,额外获得一份收入。
  机械化程度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农民都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人工栽插、打药、收割,费时费力。2004年国家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启了农机发展政策引导、市场主导、依法推进时期,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始深入发展。现在我市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插秧播种也是全部机械化作业,植保用上无人机,2分钟能完成一亩地的施药,而过去一人一天才能施3亩多地的药。
  农业变化还有很多,比如以前追求产量,化肥用量高,现在测土配方,不仅减少了购买化肥的资金,也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品种上,以前追求高产品种,现在选优质品种;养殖业,现在生猪一年能出栏300万头,是2000年的五六倍……
  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成了美丽家园,通村路从土路变成水泥路、沥青路,破旧土房变成了砖瓦房甚至小别墅,以前农村到处动物粪便、房前屋后脏乱差,现在一个比一个整齐干净。同时,农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以前工作下乡时,在乡间小路看到摩托车都很稀奇,现在的农村,小汽车都是寻常物件了,更别提电视、冰箱这些家用电器了。
  20年间,“三农”巨变。现在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一定会让随州“三农”的明天更美好。

2、我与公司共成长


    讲述人:青岛啤酒随州公司总经理助理、酿造部部长李菊
  记录整理:随州日报全媒记者陈云
  1996年,中专发酵工艺专业毕业后,我进入原随州啤酒厂工作,成为酿造部一名普通的操作工。2001年,地级随州市成立的第二年,随州经济开发区设立。也是在那一年,青岛啤酒在全市招商引资的潮流中进驻随州,对原啤酒厂进行收购重组,成立了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
  青啤随州公司成立之时,我刚成为酿造部工艺员约两年。之前,原啤酒厂效益一直不好。为了快速扭亏为盈,青啤随州公司苦练内功,把品质提升放在首位。我所在的酿造部,便是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部门之一。青啤进驻随州,带来了丰富的员工培训资源和科学的员工管理晋升体制。我比较好学,结合专业基础学习青啤先进的酿造技术,我的专业技能也逐渐得到了公司领导肯定。两年多后,我成为酿造部工艺主管。
  在公司,我算是历经部门比较多的员工,也是成长比较快的。2006年,我被选为酿造部部长助理,走上管理岗位。之后数年,我先后任公司品管部部长、酿造部部长、生产部部长等。2014年,在公司的政策鼓励和奖励补助下,我也通过自学取得了西南大学的本科专业学历。我出生在随县唐县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看着我由一名基层员工一步步成长,家人由衷地为我感到高兴。
  青啤随州公司老厂在交通大道上,位于现在的移动公司旁边。刚成立时,公司周边都是农田。那一片除了我们公司,就只有斜对面的大众汽车维修部这一楼房建筑。那时我住在老城区,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随着工资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2007年我买了第一辆电动车,2014年添置了小汽车。现在公司大多数员工都是自己开车上下班。那时一个部门配1-2台办公电脑,现在公司人手配一台电脑。
  经过前期提品质、拓市场,青啤随州公司在2012年迎来一次“爆发”。当年6月,单月产量突破5000千升,刷新了建厂以来的历史记录。同年,公司“量身定制”了符合随州本地消费者口味的啤酒,一举打开了多个市场,啤酒的销量成倍增长。2014年首次实现产值过亿元。作为老职工,参与公司建设一路走来,看着公司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感到欣慰又充满斗志。我知道,公司的军功章,有着每一名员工的一份力。
  2015年,随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跻身国家高新区行列。也是在这一年,为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公司设计生产能力为40万吨/年的搬迁扩能项目正式动工建设,2016年底投料生产。位于青年东路与新316国道交界路口的新厂,花园式的厂区,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我们的工作环境更好了。
  最为核心的是,新厂引进了先进的工艺设备,实现了生产全自动化。以前的老随州啤酒厂,生产过程中每个设备的阀门都需要手动开关。青啤随州公司旧厂时期达到了半自动化,现在只需要在控制室对着电脑点击鼠标,就能完成啤酒酿造生产的全过程。
  如今的青啤随州公司,是青啤集团在湖北地区的最大制造工厂。这些年,在搬迁扩建奠定的硬件基础和良好的管理体制机制下,公司奋力建成青岛啤酒“配置最省、成本最低、管理最优、效益最大”的标杆工厂。我也在公司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和经济上的收益。这些年,我感到充实、踏实,觉得青春没有虚度。
  青啤随州公司与随州市、高新区同发展,如今已升任总经理助理的我则与公司共成长。




1、周家寨村的变迁



  讲述人:钦春兰 省人大代表,随州市曾都经济开发区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记录整理: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我家住在曾都经济开发区周家寨村五组。20年前,我在周家寨村小学任教,每天骑自行车带着两个女儿去上学。那时村里没有企业,没有楼房,全村耕地面积只有1900亩,2800余村民依靠农业收入为主,过着靠天收的日子,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低矮的人字房。村民家里很穷,没有自来水,没有煤气灶,吃水要到村头大井里去挑,做饭用的是煤炉子,生活条件很艰苦。上学走的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家叫苦不迭。
  地级随州市成立后,周家寨村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要想富,先修路。武襄铁路、季梁大道、周家寨一路贯穿我村,北外环、烟化路、星光五路、星光六路、桃园路、七里塔路、明珠路等两竖七横相继建成,组组通硬化路,湾湾通大道,纵横交错。
  路通了,心畅了。村两委会着力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环境品位,推进了城乡均衡发展,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新型村。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全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打造洁美乡村,让老百姓共享美好家园。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经过多年发展,周家寨村项目建设遍地开花,落户企业达到15家,曾投景园、五丰学校、高标准的还建房等拔地而起。
  发展为了民生。20年后的今天,村民的吃穿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周家寨村家家住楼房,户户开小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自来水、天然气直通到户。村里还兴建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居民工作之余,娱乐健身,其乐融融,被授予“省级文明村”。村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4000余元增长到1.8万余元,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增强,文明素质不断地提高,
  未来的周家寨村,踏着新时代的强劲节拍,工业发展步伐会进一步加快,群众生活会越来越富裕,更值得人们期待。



家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