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3828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随县县情简介随县,是中国最年轻的县。随县建制最早始于战国末期,有2300多年的建县史。2000年6月设立地级随州市,原随县区划范围内设立市辖曾都区,200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从曾都区划出部分乡镇重新设立随县。全县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图大县,辖19个镇(场)、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97.35万。
文化事业兴旺发达。随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炎帝文化庙会,被授予“省级文化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建县五年来,开展“三下乡”演出260余场,观众总人数达120万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0000余场。配合开展各类大中型文化主题活动20余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县图书馆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建设完成10个乡镇文体活动广场,11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0个健身路径。完成了1890个自然湾的“村村通”工程。“村村响”和“户户通”工程将于今年正式启动。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正在逐步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境内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安居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0处,已登记在册县级文物保护点1022处。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炎帝神农的传说、炎帝祭典(炎帝神农祭典);省级3项:打锣鼓、义阳大鼓、洪山葛粉制作技艺;市级19项。积极保护并引导非遗项目走向市场,全县现有10个生产性非遗保护项目,年产值超过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洪山二月风葛粉、均川李廷广麻酥饼、厉山腐乳等均成为年产值千万元的规模企业。新县城和工业园区建设全面融入炎帝文化元素,旅游设施日臻完善,生态文化旅游呈蓬勃发展之势。
区位优越,资源丰富。随县地处“两圈节点”,是“西圈门户”,居“荆楚要冲”,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境内汉丹、西宁两条铁路,汉十、随岳、麻竹三条高速公路,312、316两条国道及四条省道交织成网。境内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达54%,活立木积蓄量近千万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二十分之一,是天然氧吧;水源充足,有大中小型水库390余座,年有效储水量12亿立方米。境内旅游景点多达300余处,拥有炎帝故里风景区、玉龙温泉欢乐谷、明玉珍故里三个国家4A级景区、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和一个省级地质公园;林泉生态园、七尖峰、桐柏山、西游记漂流等人文自然景观令人流连忘返。随县生态良好,城乡靓丽,是宜居福地、创业宝地。
特色鲜明,发展迅猛。随县传统农业发达,是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著名的香菇之乡、兰花之乡,粮、棉、油及林业、畜牧、水产等均在全省占据重要位置,食用菌、蜜枣、油桃、银杏、茶叶、兰草、三黄鸡等特色农产品驰名中外。香菇产业跻身全省90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规模企业年产食用菌6.5万吨以上,产值51.58亿元,出口创汇3.7亿美元,居全省之首、全国前列。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矿产石材及建材、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旅游“八大产业”。着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切实做好“改革创新、特色发展、艰苦创业”三篇文章,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三农’发展先进县”、“全省平安县”、“全省南水北调移民工作先进县”、“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全省绿化模范县”、“全省金融信用县”等荣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