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资料
- 主题:
- 积分:3252
- 帖子:0
- 金币:
- 精华:
- 关注:
- 粉丝:
|
据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显示,自主品牌2014年总体新车质量平均为131个PP100,与2013年(155个PP100)相比减少了24个PP100。国际品牌则从2013年的104个PP100减至2014年的95个PP100。
在新车质量方面,自主品牌正在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品牌间的差距,这一趋势自2011年起已持续四年,并于今年缩小至36个PP100。按照目前增速,J.D. Power预计到2018年,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将追平国际品牌。
按照一般规律,品质的提升伴随销量上涨,但从中国自主品牌此前12连降的市场表现来看,这样的规律似乎并未得到印证。据此,搜狐汽车专访J.D. Power亚太公司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解读自主12连降背后缘由及其未来空间。
质量提升与份额连降:一次把事情做好很重要
针对自主身上质量与市场份额提升的不同步,梅松林解释,车辆的质量评价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初期质量、可靠性质量和魅力质量。此次发布的新车质量属于初期质量,指的是买车六个月以内的质量情况。随着车辆使用时间越来越长,可靠性质量会被消费者检验。而魅力质量指的是产品不仅不出现质量问题,还能让消费者喜欢它。在车辆的质量评价中,另外两个指标也非常重要。目前自主品牌虽然在初期质量上大幅提升,但在余下两个方面与合资品牌及国际品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质量分为真实质量和想象质量,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延迟和差距。梅松林指出,自主品牌虽然真实质量在提升,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想象质量没有跟上来,要改变印象需要很长时间。“这是很可怕的,因为潜在消费者只有认同你的产品才会购买。所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非常重要。”
忠诚度全球垫底:前景堪忧但属正常
自主之殇,不止于市场份额下滑。近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5%的车主计划在换车时更换品牌,这一比例在全球主要汽车市场中最高,其中国内自主品牌的忠诚度只有17%。同时,J.D. Power的研究数据也显示,自主品牌潜在用户购买意向正一路下降,在五年左右时间里从25%下降到17%。“这是很可怕的。品牌的发展要看未来空间,从目前来看非常堪忧。”梅松林对此评价。
但他同时表示,现阶段自主品牌忠诚度低是正常情况。“中国消费者78%是第一次买车。买第一辆车的消费者对品牌认识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对品牌忠诚是很难的事情。就像我们周围如果有四家餐馆,我们一般会把四家都吃一遍,然后才固定去一、两家。”
就像前文所提,按目前增速估计,到2018年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有望追平国际品牌。但相比之下,与忠诚度相关性更高的品牌力方面,自主与国际品牌之间的“汇合点”恐怕远不止这个时间。梅松林指出,要改变消费者的品牌印象,自主品牌产品的可靠性质量和魅力质量需要提升上来。乐观估计自主在品牌力上赶上国际品牌需要两代车左右的时间,也就是8—10年。
针对近期引发热议的速腾召回事件,梅松林表示,任何品牌、任何产品都会有问题,这个市场不存在神车。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也不需要将评价打到谷底,夸大问题。但由这个问题,也折射出自主与诸如大众这样的国际品牌之间,在品牌印象上的差距。
经销商盈利:今年超30%经销商赔钱
作为汽车品牌发展的重要支撑,梅松林在采访中表达了对经销商盈利能力的担忧。
据相关数据,2012年中国38%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2013年稍好一点,为30%。其中表现最好的德系品牌,比较差的是自主和日系品牌。“十个经销商中有三个在亏损,这个比例在国际上很难想象。国际市场即便是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不会达到20%,正常情况下都是个位数。”梅松林说。同时,他预测今年中国的经销商亏损比例肯定将高于去年。
究其原因,梅松林认为,虽然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较快,但厂家预期远高于市场情况,制定的目标超出现实,导致供过于求。
支招自主:最大的问题是发展速度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梅松林认为对其前途不必太过悲观,“只要把质量做好,并抓住消费者口味,还是有成功的可能。”
而在另一面,他期望自主品牌在各方面继续提速。“现在自主的发展速度虽然已经够快了,但我们希望能更快一点,特别是在目前所欠缺的可靠性质量和魅力质量两方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质量的可靠是再次购买非常重要的指标。”
而对于自主品牌的未来,梅松林认为会出现两极分化。“一直沿着好的方向走的自主品牌会有未来。现在自主品牌太多了,会淘汰掉一些。”
据梅松林预测,自主品牌出现两极分化的时间点决定于三方面因素:一、国家对汽车安全、排放是否严格标准和管理,市场准入门槛是否增加;二、市场增速;三、经销商盈利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