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8|回复: 2
收起左侧

宜州平南县武林镇出妙招治污染 废品也能变成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6 18: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南国早报记者 张文卉
看似小小蚕粪,大量堆积带来的是环境的污染;一个小小的塑料袋,带来的可能是绵延几百年的环境“祸害”;滥用农药,直接影响广大市民的餐桌食品安全。如何破解这些困境,在全区开展“美丽乡村·清洁田园”的活动中,各地出现了不少治理污染的妙招。
9月22~26日,受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邀请,记者参加了全区和中央媒体对广西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报道组,到全区各地清洁田园示范区,感受生态环境的新变化。
蚕沙变废为宝
消除了污染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借助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宜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种桑养蚕基地。养蚕所带来的丰收收入,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矛盾。在宜州市刘三姐乡田底屯,村边的一条小河自上而下贯穿几个社区,然而由于养蚕户直接将蚕沙倒入河中,使水源、田园及生活环境受到污染。
据悉,刘三姐乡是宜州市种桑养蚕大乡,2014年桑园面积达2.4万亩,全乡年产生蚕沙2.8万吨左右,其中田底屯有57户蚕户,现有桑园面积290亩,每批养蚕60张,年产蚕沙约350吨。为了解决蚕沙处理带来的问题,当地政府曾号召蚕农建立家庭型封闭式蚕沙池,但蚕沙的大量堆沤,使得周边恶臭连连,附近的村民因此抱怨。
为此,田底屯开始探索蚕沙治理新模式,2014年4月,在政府补助1.5万元的基础上,田底屯与广西三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起了一个200平米的蚕沙池,由公司无偿提供核心菌种,对蚕沙进行除臭和无害化处理后,公司定期将蚕沙运到厂房制成有机肥。如此一来,就可彻底解决蚕沙污染问题。同时,公司按每立方米蚕沙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目前,当地已建立起30多个蚕沙池,覆盖13个村屯。
链式管理
有偿回收农资包装废弃物
9月23日,在平南县武林镇农资废弃物回收点,该镇新联村五屯村民李建宏手拎6个空农药瓶来到这里,顺手放进了该店角落里的农资废弃包装物回收桶里,然后从店主那领到了3元的废弃物回收补助资金。
在该回收点,记者发现了一沓登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回收的废旧瓶数量。店主陈信发介绍,目前经他的手回收的小瓶9000多个,大瓶1.3万多个,废弃袋5.3万多个,兑换金额7000元。
这是平南县“链式管理”的一个缩影。农户对农资废弃物进行清洗后,按照瓶、袋、针剂等类别分类收集。经销点张贴回收公告,公布回收价格,按“定点定人、按件计价、分期集中、统一处理”的模式进行回收。
据了解,平南县已经建立了武林镇、思界乡、平山镇3个农资废弃物回收试点乡镇。
统防统治
让农民种植更省心
眼下正值为水稻喷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间,然而,武林镇的农民此时却清闲了起来,很少见到他们稻田里干活。
  
不过,有这样一群人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着装统一,使用专业的设备,在稻田里给水稻喷药,看起来技术很娴熟。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人是平南县保得丰植保农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一共45人。
武林镇相关人员介绍,村民与农业公司签订了有偿服务合同,实行“统防统治”管理模式,当地村民生产所需农药全部由他们统一提供、统一施药、统一验收,每亩85元,达不到效果则退款。
自武林镇推广“统防统治”以来,村民们便将水稻、甘蔗、桑叶等防病治虫的活交给了专业的防治队伍,管理显得越来越轻松。同时,减少了滥用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作者:张文卉
发表于 2014-10-6 18: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发表于 2014-10-9 09: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速度,火钳刘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