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0|回复: 0
收起左侧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7 19: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随县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城乡融合启新局


——曾都区建设城乡融合样板区的探索与实践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张家华 宋成刚


  日前,记者来到曾都区万店镇小河沟村,宛如走进了一幅神农水墨画:一排排徽派小楼间,错落有致的樟树、桂花、红叶石楠等景观树木,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格外亮丽。文化广场、卫生室、超市、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既有着城市小区的所有功能,又有着现代乡村的恬淡惬意。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曾都区,城乡融合,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基础设施



  近年来,曾都区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为目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培育特色小镇、打造宜居乡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好乡村振兴“先手棋”,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壮大特色产业促进融合发展
  着力做响品牌农业、做强科技农业、做活绿色农业、做精质量农业,是曾都农业的突围之道。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曾都建成高标准农田3.36万亩,发展优质稻种植20万亩,全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万吨以上,生猪年出栏达到55.1万头。
  2020年,疫后重振,曾都迅速组织农村主导产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20亿元,外贸出口2.6亿美元。发展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4家,新增“三品一标”产品10个、“荆楚好粮油”品牌2个。
  66个行政村发展了村级主导产业。洛阳、何店、万店镇香菇产业持续发展,年生产香菇3763万棒。万店蔬菜产业基地年生产蔬菜0.288万吨,南郊、北郊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成为市民休闲观光好去处,洛阳千年银杏谷等乡村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何店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录。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美丽乡村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曾都区,城乡融合,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基础设施



  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破题乡村振兴?
  曾都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2020年,投资1.69亿元,新建通村公路45.4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80公里,县乡道改造97.5公里。
  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三大行动,三年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25767座,占计划24808座的103.9%,新建各类公厕258座,拆除旱厕8000余座,卫生厕所整村推进率达到85%以上;禁捕退捕工作取得成效,收缴“三无”船只339条,库区渔民完成转产就业。完成34条镇级河流、80个小型水库及灌区、3座水电站划界确权,涢水国控断面水质均值达标,获评全省河湖长制示范区;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制砂,取缔非法囤砂点10个,完成精准灭荒1304亩、森林抚育3500亩,获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县建设支持创建单位。
  曾都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组织实施“强镇兴村富民”工程。将洛阳镇列为整镇推进示范镇,集中资源、资金打造何店、洛阳、府河环千年银杏谷美丽乡村示范带,连片成串建设宜居、宜游、宜农美丽乡村,共打造9个示范村、36个整治村,被评为“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
   瞄准工作重心破题乡村振兴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曾都区,城乡融合,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基础设施


  聚焦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曾都区有效整合城市与农村资源,发挥彼此优势,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
  坚持“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共建共享”原则,曾都按照“点位高标准、沿线重点推、片区全覆盖”的工作思路,引导各地立足资源禀赋、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功能定位、确立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一镇一业、一业一链”发展格局。曾都经济开发区扛起“工业强区主战场、县域经济主力军”的重任,以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擦亮“专汽之都核心区”金字招牌。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发挥主城区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建设“现代商贸服务业示范街区”。南郊街道以柳树淌工业园为依托,冲刺“全市首强镇街”。北郊街道与曾都经济开发区联动发展,争当“城乡融合发展排头兵”。
  大力实施富民兴村产业,统筹推动样板区农业产业发展。曾都以万店镇优质蔬菜为主导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洛阳镇聚焦金色银杏、红色文化、古色村落、绿色生态,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和文化历史底蕴,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画廊、红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三条旅游线路,将景区打造成为全市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先行区。
  把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曾都区将农村公共服务提升作为城乡平衡发展的着力点,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已完成每个镇1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村1个文化活动室、1个文体广场建设,向乡村配送室内文体活动器材157套,全民健身器材30套,新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个,实现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聚焦跨越发展再绘新的篇章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曾都区,城乡融合,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基础设施


  “十四五”是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曾都区着力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走出一条具有曾都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在提档升级洛阳千年银杏谷、府洛路美丽乡村示范带的基础上,再创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9个整治村。
  从产业入手,做好发展衔接,守好“扶贫产业”这块金字招牌,增强发展后劲;从机制入手,做好政策衔接,丰富和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激发主体和要素活力。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资源、增加投入、选派干部、硬性考核,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曾都区不断从制度供给端挖潜,在激活生产要素上着墨,广泛汇聚优势资源、优良环境、优惠政策、优秀人才,为建设“汉裹肱骨、神韵随州”作出曾都奉献。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曾都区,城乡融合,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基础设施


全民共织“平安网”


———曾都区建设社会治理示范区侧记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汪鑫 熊雪峰 侯静


  织一张网,非一日之功。织一张社会平安网,更是全民日复一日的坚守。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曾都区,城乡融合,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基础设施



  近年来,曾都区委政法委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以打造“社会治理示范区”为目标,积极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创新,抓住重点、解决难点、做精亮点,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曾都落地生根。
  如今,一张密不可摧的“平安网”正在曾都大地徐徐铺开。
   着眼基层创新社会治理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曾都区,城乡融合,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基础设施



  曾都区不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上,从而凝集起维稳创安的磅礴力量。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10个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定社会治理创新亮点计划,并积极推动各平安项目落地实施。全区镇、村(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已建成规范化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综治中心10个,村(社区)综治中心153个。
  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十户联防”“夜间巡逻”“村规民约”等群防群治工作在全区常态化开展。西城街道办事处十个社区均建立“家常点”,洛阳镇“双联双传双发挥”和“五家建设”平安建设机制发挥作用;万店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夜间治安巡防和治砂巡逻行动,周末和节假日不中断,保证连续性和效果。
  持续推进平安曾都建设。开展“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升级联网工作。积极建设平安智慧小区,不断提升小区防控智能化水平。开展日常重点时段及夜间巡逻工作,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依托“逢事说事”化解群众矛盾。在全区范围内再次组织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依托这些信息织密织牢维稳大数据库,切实做到矛盾纠纷从源头上排查、从萌芽中化解。
   守住底线严防重大风险

庆祝建党100周年——曾都社会发展篇曾都区,城乡融合,农村振兴,特色产业,基础设施


  曾都区始终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及时将舆情反馈给相关单位,采取措施,回应民情。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守牢金融风险防线。全力摸排(涉嫌)涉众涉稳金融风险,采取必要措施对相关责任人重点监控、稳控,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日常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守牢公共安全屏障。提升信访矛盾化解成效。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实施校园安保提升工程,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开展重点区域专项行动。禁毒大队联合区卫健局等相关部门举行禁毒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社区居民咨询,进一步加深了辖区群众对毒品危险性的认识。
   下沉社区激发治理活力
  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以来,曾都区高度重视,积极上下沟通协调,主动搭建服务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换为助推社区发展建设的内生动力,帮助居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激发出治理活力。
  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两个作用”。注重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的龙头作用和社区党组织管理调度的引领作用,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工作上下一盘棋。
  统筹整合力量,建强“两支队伍”。统筹下沉党员干部力量,建强社区工作队和志愿服务队。所有组织派遣的党员干部全部编入38个社区工作队,并将所有报到的居住地党员编入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居住地党员干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科学设岗定责,落实“两个清单”。社区广泛征求居民意愿和诉求,建立需求清单。所有下沉党员干部认领服务岗位,接受居民点单和社区派单,建立服务清单,履行岗位责任。
  紧密联系实际,做好“两个结合”。注重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和下沉社区工作相结合、平时工作和战时工作相结合,既避免党员干部扎堆进社区,又确保单位日常工作正常运转。
  推动共建融合,确保“两个成效”。推动联系单位和社区结对共建,激发基层组织活力,让下沉党员干部受到教育,确保在社区治理上水平、居民群众得实惠等方面取得实效。
   破浪前行深化司法改革
  全区政法系统破浪前行,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导向,推进司法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成立案管中心,对案件集中审核管理,深化受立案改革运行机制;严格执法功能区管理使用,出台规范管理规定,落实执法功能区“专管员”,搭建全局执法功能区巡察监督信息平台;建设规范的涉案财物管理。
  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积极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主动融入基层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完善诉前多元解纷联动衔接机制,开通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了网上在线音视频调解。按照省法院统一部署,已基本完成“1234”工程专项建设。全面应用中国移动微法院,提供网上立案、查询、阅卷、材料提交、联系法官、证据交换、调解、开庭、代理申诉、申请执行等服务,实现了网上、跨域立案,送达平台已成功与办案系统对接。
  加强办案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化和智慧办案系统建设,区检察院“三远一网”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远程提讯、远程庭审、远程接访系统并已投入使用。坚持一手抓司法办案,一手抓监督管理,狠抓瑕疵案件整改。全面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被人民法院采纳率达到100%。
  发展公共法律服务。深入推进烈山公证处规范化整改,积极开展公证公益活动,义务为现役军人办理公证。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曾都区政法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让公平正义成为新时代的鲜亮底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入职
隐私保护
薪资透明
信息可靠
手机找工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